劳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h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自身的其他能力也都能获得提升。为此,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积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积极进行学科整合,在劳技实践活动当中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下劳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学科融合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劳技;创新;生活化;多维
  引言: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劳技实践活动决定了其活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改变活动方式的做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实践,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而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劳技实践活动与语文知识的结合策略进行展开说明。
  一、将劳技活动与语文写作结合在一起
  劳技实践课要求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体验。因此教师可以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主题安排劳技实践活动内容,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由于语文教材当中并没有给定明确的活动内容,因此教师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教材内容[1]。在决定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活动形式进行变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劳技课与语文知识结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考虑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在活动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小的活动内容,避免意外受伤情况发生。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第二课时《腊八粥》为例,教材内容主要是描述在腊八节的一次煮粥的经历。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安排一次特色节日的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艰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勞。在活动结束之后自拟题目说明自身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因此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合当地民俗特点的活动,例如包饺子。结合东北地区风俗特点,在劳技实践活动中由教师带领所有学生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使用各种颜色的面团,丰富视觉感受,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体会擀皮和包饺子的感受,在饺子上做好相应的标记,通过标记辨识哪些是自己的饺子,在吃自己包的饺子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这次的活动内容写一篇文章,文章内容和题目自拟,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作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生活,而与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文章才能够渗透出真实情感[2]。将写作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将教学内容与劳技课程结合在一起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日常生活规律的认知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为了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可以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将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内容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正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通过动手将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的记忆印象更加深刻。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二中《曹冲称象》的故事为例,由于现在市场上电子秤居多,很难再见到秤砣这种重量测量工具,因此即便小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通过这种这种工具进行测重,而利用水的浮力进行称重的方式也由于缺少对事物的观察经验而难以理解其中原理。因此在劳技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以以重量为主题,以跷跷板的起伏原理教导学生秤砣的使用方法和测重原理,再通过实际测重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秤砣的使用方法。在利用水池和水盆,引导他们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的方式理解称象的过程,再重复这一过程,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浮力的作用,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依靠实践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认知,使其对事物现象和课文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能力相关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3]。
  三、在语言互动中理解他人意见完成合作
  文字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将人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小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口语叙述能力,如何让这种能力得到发展,帮助他们能够融入到社会当中并正常的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可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画杨桃》为例,文章说明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极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沟通情境,让他们在沟通中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陶土捏制的方式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内容通过手工艺品的方式表达出来,之后再安排上台展示活动,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陶泥雕塑介绍其创作理念、形象来源、各种形态代表的意象,帮助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使其言谈举止、文化素养、语言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与劳技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实践,抓住教材特点与劳技实践活动课的学科交叉内容,充分发挥劳技课的辅助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使他们的学习素养得到提升,从而完成资源的整合,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宏喜.统编语文教材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20(32):36-39.
  [2]蒋晓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4-8.
  [3]钟慧萍.充分挖掘文本内涵 有效渗透劳动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2):134-137.
  [4]商曼.论教科书中的劳动精神渗透——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1):54-60.
其他文献
摘要:从高中生物学教材“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节内容的知识逻辑顺序、表述方式、教学用插图、多个栏目的更新、完善以及本章小结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感悟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作为2017年版课标的载体,对比于2004年版旧教材更加突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念。并从教材的變化中思考总结,为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教学时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相应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旧教材对比;高中生物学;组成
期刊
目的对2010年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以2010年以来中山全科基地招录的67名全科住院医师为对象,回顾性分析3年内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评估方法及培训管理。结果67名全科住院医师的院内考核通过率均为100%(67/67);2010年的19名住院医师中16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和结业考核并已完成培训计划,3人因未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而延长培训计划1年,其
摘要:体育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适合现代学生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为现代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技术支持作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改革是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互联网+”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进行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
期刊
摘要:教学和学习大环境在教书育人方面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在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方面,学校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如何通过构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增强校园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思考方向和目标朝向。本文在充分研究了校园环境对学生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主要展开了对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育人
期刊
摘要:提高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质量能够为各领域培养出素质型、技术型、应用型及综合型机械设计人才,以满足各种机械生产需求,促进社会生产力提升及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提高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而构建情境课堂则能够增加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趣味性,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其教学体系,促进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教育发展,故必须在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中构建情境课堂。  关键词:机械
期刊
摘要:在现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化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比较难理解的自然科学,在高考中成绩的占比也是相对较重的。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一般都是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很少注重化学实验的课程。但是化学这门课程就是离不开实验的,如果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在新课标的发展下,目前老师们已经开始注重学生们高中化学实验的课程,只有将化学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化学科目的核心
期刊
摘要:在教育界当中,西方学者布鲁斯将其教学目标分为了六个种类,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按照从小到大来看,识记和理解仅仅处于第一阶段,是一种浅层学习的状态,学习者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对于所教授知识的单纯复制,是不够求实的。后面四个阶段对应着深层次的学习,能够拥有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批判性的获取知识,在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组成自己的知识网体系,其中知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极大提升,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工作。学前教育作为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起始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访谈法,围绕了如何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以合肥市部分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家园合作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总结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幼儿早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助力。  关键
期刊
摘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可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彰显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但是基于文化自信视角,大学生思政教育基础较差,内容缺乏时代性,且不重视思政教育内容的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应将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深度融合,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而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文化自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
期刊
摘要:正确识读与表达进度前锋线为工期的优化调整提供帮助,前锋线能明显地反映出检查日有关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关系,表达方法是在原时标网络计划中,从检查日期位置用点画线依次连接在检查日期各项工作实际达到的位置,形成一条折线。  关键词:前锋线识读表达  在学习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开展进度前锋线的学习,了解其意义、作用及识读与表达是网络计划的实际应用之一。  一、进度前锋线的识读  进度前锋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