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重视学生积极、活泼、主动学习的典型,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课改典型,引起强烈反响。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运动变化之中,课改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好的成功案例需要不断的推广应用,需要在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总结,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一些东西,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从这个角度讲,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尽头。
  课改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有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河北衡水二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堂改革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模式;江苏省南京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课改模式;福建省“课程理念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的深化研究”的试验等。在全国课改大潮推动下,我校在总结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我校教改“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校推广。
  正是在进行这些课堂教改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和想法也随之而来:第一,一种课堂模式的形成,实际上是对长期课堂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否意味着,一旦模式形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模式来设计进行?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模式是教改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具有理论指导的价值,但它不是理论的终点,更不是课改的终点。如果我们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缚,课改活动就失去了继续发展下去的活力,这样的课改是没有出路的,所以笔者开篇就说:课改在路上。這也是我这次选题的原因之一:成功模式指导下的课改,如何继续新的征程——继续深入推进我校的课堂改革,不断完善理论创新。
  其次,成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不允许模式以外的新的东西的出现?模式是对以往经验和课改活动的总结,但课堂活动千变万化,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课改中出现而模式中又无现成答案的新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所以模式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课改;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不断变化的课堂。
  再次,在一种成功的课堂模式指导下,所有学科的课堂模式是否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否则的话,是否意味着对原有模式的背叛?作为语文学科,内容永远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的形式由过去的主讲转变为目前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如何才算做是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上,都没有硬性的标准可以参考,这些都需要在课改中找到答案,而且答案绝对不止一个。相同的内容,不一样的课堂模式,共同的大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语文学科课堂模式的应有之义。兼容并包,不以一种成功模式之偏而否定多元模式之全,也是课改的应有之义。
  另外,翻开新的课程标准,是否每一门学科的设置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答案肯定是小同而大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同一种教学模式?我们不禁会问,真的有这么一种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上面我们提到的诸多名校的成功课改模式了。所以,学科有差异,在课堂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不必保持高度的一致,只要能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皆可以为我所用。彰显学科特色,深入挖掘语文课堂高效模式,使课改模式在学科内向纵深方向发展,更值得我们重视。
  附带着说一下,之前的语文教学研究着眼于语文学科整体,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而缺少微观的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我们都清楚,面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不同体裁的课文,我们选择的具体教学环节绝对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模式便会有所不同。因此,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诗和现代诗)、古文(不分体裁)、单元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几个模块来进行纵深研究便是我们今后教改的选择,它既便于突出不同问题的模式特点,也便于教学方面的操作,不致于因固定模式而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束缚。
  语文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究和创新,决不允许以一种固定的模式而阻止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其它的高效模式,凡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633。]
  王勃,甘肃平凉市第四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精彩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前精心准备,做到了然于胸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先准备的重要性。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并结
期刊
微课最早的时候诞生于美国,早在上个世纪末期,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就提出了60秒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微课则是在2008年的时候由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David Penrose所提出来的。所谓的微课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视频的长度也不能过长,一般需要控制在10分钟之内。目前阶段,虽然微课在我国教育领域当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期刊
孔子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是为学之本,启思是为教之本。课堂设疑是启思引智、激趣解惑的必要环节,教师基于教学目标的巧妙设疑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讨论、辨析和解疑,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亲自解惑的快乐和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培养独立学习时提疑、思疑和解疑的能力,也让语文课堂活力蓬生、魅力无限。  一、疑境导入,悬念启思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期刊
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且走且近。但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下仅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赘述之余仅作抛砖引玉。  一、针对教材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也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不分教材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程式化,而且会忽略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被应用在教学当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微课来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创设出情境,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和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一、当前高中语文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不再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教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概述  微课指的是借助微型教学视频,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或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
期刊
课堂提问环节具有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功能。提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设置提问环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巧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探究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教师板书课题,并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黄山奇石“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