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本文阐述了音乐美育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方法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审美的基本途径是运用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善、美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怎样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了解歌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开始。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内容,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丰富矿藏。充分利用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在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而不完整的,课堂也不会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这样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三)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用讲故事、讨论、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四)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作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盎然。
  二、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
  三、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可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这样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音乐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布置、音响设备、周边环境等。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音响设备主要体现的是音响美,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在音乐教学中,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地一声中断播放,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迭出的口琴等。
  四、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是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必须注重仪表美和语言美;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要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开心地掌握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投其所好,以“趣”为径,化“乐”为本,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兴趣”——快乐音乐的原动力。  关键词:培养
期刊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堂好的美术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对所在临近的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入学前的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只有91%;到小学六年级仅有74%;
期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尤其突出,特别是竞技体育根本离不开人的意志参与,体育活动就是培养人的意志的最好手段。因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期刊
摘 要: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关键词:情感体验;学生兴趣;想象力  【Abstract】Strengthens appraisal which ordinary day reads aloud to the student, encourages the student to read aloud, increases in re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实用性。本文论述了怎样通过信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维;能力;主动性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要更新观念,培养创
期刊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进程中,音乐课如何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正确审美观的形成呢?作者认为: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情景、发展情趣、培养情感。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音乐如何在教学中优化审美效应,提高育人的效率与质量呢?我的体会是: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提问,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自然生动,更活泼多样。然而,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在自己的初中美术课教学实践和多次参与一些教学交流活动之后,我觉得对照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初中美术课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必要就课堂提问提出一些问题与同行们商榷的。  一、课堂提问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分析体育课堂中学生“厌学”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有效对策,力图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关键词:厌学原因;对策;转变学生态度  体育运动[1],即增强身体素质的各种活动。它内容丰富,是一门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生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本文就中学生体育课堂中“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提出了一
期刊
后进生常表现为学习基础差而且又不努力,是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比较头疼的问题。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怎样帮助那些后进生,使他们迎头赶上呢?下面是我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  一、要充满爱心  营造充满“爱心”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互爱、生生互爱的和谐氛围中民主、平等、愉快地交流。使每个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情感得以表达,智力活动的渠道得以畅通的必要条件。努
期刊
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存在的缺位现象已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改变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缺位现象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是语言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本质要求,是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无疑,给泛读教学一个恰当的定位,课时保证,以完成《阅读训练》教材为基础,扩大阅读量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缺位现象;思考;对策  高中英语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