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被一年四季的歌声滋养着。天上飞的,地上行走的,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生灵们,从苍穹上、泥土里、草丛中、树林间、河道边一路演唱而来。它们以通俗、摇滚、美声、民族和童声等多种唱法,加之无伴奏、无指挥的独唱、联唱、合唱,乃至多声部演唱,响遏行云,震撼山岳。村庄,这位地球上生长的泥者,幸福地徜徉在歌声时光里。
对歌声的认识,我小时候就受父母的启蒙。父亲吼一嗓门野调便逗得我破涕为笑,母亲幽幽哼几句歌谣就能哄我入睡。幼小心灵微微略知,从父母嘴里发出的声音,既可以逗乐,又能催眠。到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一次在家里做作业,又聆听到母亲的话:“娃儿,村里村外歌遍地是,这村得歌养着,不然会没得呢。”母亲的这番话,活像一把尖刀刺进我心里隐隐作痛。乃至后来我跳出农门当了兵,又转业回乡在县城工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往事如烟,但母亲当年的话仍然敲打着我的心鼓。深知山里生灵们每一天说的话,唱的歌,都为村庄出诊、疗伤!
生灵们的歌唱,按时序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春的部分,是生灵们演唱的序幕。当春天使者拉开大幕,春天演唱的歌手踏着节拍,从四面八方唱着通俗歌曲向村庄走来。最撩拨心弦的是从泥土里小跑来的歌声。一阵春雨雷声深情呼唤,地老鼠从泥缝窜出来“吱吱”浅唱,忙着找异性朋友,准备生养下一代;冬眠的小草也春醒了,“窸窸窣窣”迸出嫩芽轻微低吟;跳脚麻手的蟋蟀也按捺不住寂寞,纷纷逃出黑暗的洞穴“ ”歌舞起来。父辈们也忙着驾牛犁田,锋利的犁刀插入春泥,蛰伏一冬的泥土扭转过来,发出“哧噗哧噗”律动的浅吟。听到泥土翻身快乐的声音,父辈们高兴地朝天抽响牛鞭:“叭!——驾!”随口唱起山歌野调:“挥舞的鞭子震天响哎,使牛哥哥心爱爱个妹子啊。这庄稼地种了一茬又一茬,哥哥和妹子生了一个个娃……”歌声飘荡田野村庄,唤来了母亲们一阵流连张望。
担任通讯员的报春鸟也来了。头天寂静的山里,没有丝毫的踪迹,更没有任何的声响,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公鸡“喔喔”仰天报晓,似乎早躲藏在山林里的报春鸟像狙击手猛地蹿了出来,“找工找工”不断发布春天的讯息。茫茫山林里,报春鸟起先是清脆悦耳的独唱,接踵而来是三四个、八九个组合演唱。待红彤彤太阳从东方升起,聚集山林的报春鸟像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千万个大合唱,有着像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村民惊喜了忙下地春耕春种。想偷懒不想下地的男人,在报春鸟又发出“布谷布谷”一声比一声急促的催种声,他们不得不披衣起床,怨声载道:“咋有这催命鸟啊!”忙着赶紧下地劳作去了。
有着“群雄盖世”的报春鸟称谓不少,有的叫“布谷鸟”“催工鸟”,还有的叫“杜鹃鸟”“咕咕鸟”,五花八门,名分甚多。这位名扬四海的“金嗓子”,多唱法多声部演唱,除了能唱“布谷”“找工”,还有“李贵阳”“老倌好过”,就像一个复活性歌唱家,具备真假声演唱的最高技能,既能驾驭民族、通俗唱法,又可以摇滚演唱。
小花燕也是春天最出彩的“歌手”之一。当春妈妈发出邀请,小花燕就相约一路“唧唧喳喳”唱着歌走来了。它们摇滚似的歌舞翩跹于村庄之上。父辈们看着燕归旧巢,回来娘家,喜上眉梢,赶紧下河堤割柳条、砍竹子,编箩箩拴在能遮风避雨的屋檐下。燕子也知感恩,欢唱着来歇脚安家的地方,就忙着衔来秧泥筑巢。没几天燕巢垒起,又衔来绒草铺床。它们为给农家添喜气,又忙生一窝蛋,不出一月就孵出八只十只嗷嗷待哺的雏燕。这生于农家的小花燕,也有任性犯浑的时候,只要头年哪家侵犯或是恶性伤害着它们,第二年那家编再多的箩箩拴在屋檐下,也没得一只小花燕来问津,安家落户,弄得那家在村里好没面子,甚至给那家蒙上一层阴影,生怕一年有不祥的兆头。小花燕是村民的宠儿,也是村民心灵殿堂上祈福的小神灵。每年小花燕落户家中,大人小孩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小花燕、布谷鸟是春天代言人。这两位小精灵亲密抚摸得村庄春心荡漾,丰腴性感。但遗憾的是,这两位又是春天大合唱的领唱家,每一年留足山里太短暂,像匆匆过客,前后不到3个月,它们就收起春天的歌唱,在夏天的节骨眼上,悄无声息地走了。弄得多情的村庄心里空荡荡的,一度时期情绪十分低落。村民也会留恋顾盼地说:“那几只布谷鸟、小花燕来年春天还会回来吗?”
轮到演唱夏的乐章。村庄最害怕的是雷公的“雷楔子”了。当夏的帷幕才徐徐展开,雷公就带着夏天的强烈信号,在一团遮天盖地卷起的黑云里,突然“轰隆隆”惊天咆哮的雷声从苍穹直插下来,打得村庄像劈成几瓣似的瑟瑟发抖。家人也吓得胆战心惊,关门闭户。随之“轰隆隆”的雷声伴着“咔嚓”的闪电,震耳欲聋。瞬间,“刷刷”如柱的大雨倾泻下来。久旱直冒烟火的村庄立马没了被雷电劈打的伤痛,倒又像个温柔的妈咪幸福地沐浴在瓢泼大雨里。
一阵雷电暴雨上演后,新月悬挂,宁静夜晚,“呱呱”碧绿油亮的青蛙抖开清亮的大嗓门上场,助演还有蚊子、萤火蟲、飞蛾、蜻蜓,一介草民“小歌手”。青蛙们相约来到池塘、稻田里引吭高歌,就像年轻的男歌手女歌手点燃爱情。雄性青蛙“呱呱”的歌声更浓烈迅猛,一声比一声性急,一声比一声煽情,声声都传递着深爱雌性青蛙的信息,声声蕴含雄性青蛙想与雌性青蛙性交的强烈愿望。雌性青蛙在雄性青蛙不停的骚扰中,也把持不了自己,“哇哇”迎合上来,瞬间坠入爱河,“扑通”钻入水中游到另一个僻静的地方,在秧苗水稻的掩护下,尽情交欢去了。一对偷偷入了“洞房”,其他“单身”的雄性青蛙更心慌得狂飙“叫春”的高音,整个池塘、田野、沟箐上,青蛙的欢唱,像汹涌的涛声一浪高过一浪。村庄,这个夏天陶醉浓绿的泥土老人,不再烦躁,屏住呼吸竖起耳朵,静静地聆听青蛙的歌唱。它也枕着蛙鸣慢慢地入眠了。难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偏爱夏天的蛙鸣,不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咋会留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绝美词句呢?
当青蛙把夏的乐章完美地演唱结束,上演秋的乐章的歌者,就忙着闪亮登场。大南瓜,金灿灿的玉米、稻谷,塞满了山箩箩、村口袋。首先跳出来的是身着金色的稻子,它们沉甸甸地笑弯了腰,满怀丰硕的喜悦,一粒粒一穗穗,手牵手,心连心,亲密地紧紧搂抱。经风婆子轻轻抚摸,它们春心荡漾,兴奋地“嚓嚓”溢出轻微歌吟的同时,一队队一片片,带着满满的金色笑脸,荡起秋波,漩出酒窝,激情地轻歌曼舞起来。
对歌声的认识,我小时候就受父母的启蒙。父亲吼一嗓门野调便逗得我破涕为笑,母亲幽幽哼几句歌谣就能哄我入睡。幼小心灵微微略知,从父母嘴里发出的声音,既可以逗乐,又能催眠。到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一次在家里做作业,又聆听到母亲的话:“娃儿,村里村外歌遍地是,这村得歌养着,不然会没得呢。”母亲的这番话,活像一把尖刀刺进我心里隐隐作痛。乃至后来我跳出农门当了兵,又转业回乡在县城工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往事如烟,但母亲当年的话仍然敲打着我的心鼓。深知山里生灵们每一天说的话,唱的歌,都为村庄出诊、疗伤!
生灵们的歌唱,按时序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春的部分,是生灵们演唱的序幕。当春天使者拉开大幕,春天演唱的歌手踏着节拍,从四面八方唱着通俗歌曲向村庄走来。最撩拨心弦的是从泥土里小跑来的歌声。一阵春雨雷声深情呼唤,地老鼠从泥缝窜出来“吱吱”浅唱,忙着找异性朋友,准备生养下一代;冬眠的小草也春醒了,“窸窸窣窣”迸出嫩芽轻微低吟;跳脚麻手的蟋蟀也按捺不住寂寞,纷纷逃出黑暗的洞穴“ ”歌舞起来。父辈们也忙着驾牛犁田,锋利的犁刀插入春泥,蛰伏一冬的泥土扭转过来,发出“哧噗哧噗”律动的浅吟。听到泥土翻身快乐的声音,父辈们高兴地朝天抽响牛鞭:“叭!——驾!”随口唱起山歌野调:“挥舞的鞭子震天响哎,使牛哥哥心爱爱个妹子啊。这庄稼地种了一茬又一茬,哥哥和妹子生了一个个娃……”歌声飘荡田野村庄,唤来了母亲们一阵流连张望。
担任通讯员的报春鸟也来了。头天寂静的山里,没有丝毫的踪迹,更没有任何的声响,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公鸡“喔喔”仰天报晓,似乎早躲藏在山林里的报春鸟像狙击手猛地蹿了出来,“找工找工”不断发布春天的讯息。茫茫山林里,报春鸟起先是清脆悦耳的独唱,接踵而来是三四个、八九个组合演唱。待红彤彤太阳从东方升起,聚集山林的报春鸟像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千万个大合唱,有着像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村民惊喜了忙下地春耕春种。想偷懒不想下地的男人,在报春鸟又发出“布谷布谷”一声比一声急促的催种声,他们不得不披衣起床,怨声载道:“咋有这催命鸟啊!”忙着赶紧下地劳作去了。
有着“群雄盖世”的报春鸟称谓不少,有的叫“布谷鸟”“催工鸟”,还有的叫“杜鹃鸟”“咕咕鸟”,五花八门,名分甚多。这位名扬四海的“金嗓子”,多唱法多声部演唱,除了能唱“布谷”“找工”,还有“李贵阳”“老倌好过”,就像一个复活性歌唱家,具备真假声演唱的最高技能,既能驾驭民族、通俗唱法,又可以摇滚演唱。
小花燕也是春天最出彩的“歌手”之一。当春妈妈发出邀请,小花燕就相约一路“唧唧喳喳”唱着歌走来了。它们摇滚似的歌舞翩跹于村庄之上。父辈们看着燕归旧巢,回来娘家,喜上眉梢,赶紧下河堤割柳条、砍竹子,编箩箩拴在能遮风避雨的屋檐下。燕子也知感恩,欢唱着来歇脚安家的地方,就忙着衔来秧泥筑巢。没几天燕巢垒起,又衔来绒草铺床。它们为给农家添喜气,又忙生一窝蛋,不出一月就孵出八只十只嗷嗷待哺的雏燕。这生于农家的小花燕,也有任性犯浑的时候,只要头年哪家侵犯或是恶性伤害着它们,第二年那家编再多的箩箩拴在屋檐下,也没得一只小花燕来问津,安家落户,弄得那家在村里好没面子,甚至给那家蒙上一层阴影,生怕一年有不祥的兆头。小花燕是村民的宠儿,也是村民心灵殿堂上祈福的小神灵。每年小花燕落户家中,大人小孩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小花燕、布谷鸟是春天代言人。这两位小精灵亲密抚摸得村庄春心荡漾,丰腴性感。但遗憾的是,这两位又是春天大合唱的领唱家,每一年留足山里太短暂,像匆匆过客,前后不到3个月,它们就收起春天的歌唱,在夏天的节骨眼上,悄无声息地走了。弄得多情的村庄心里空荡荡的,一度时期情绪十分低落。村民也会留恋顾盼地说:“那几只布谷鸟、小花燕来年春天还会回来吗?”
轮到演唱夏的乐章。村庄最害怕的是雷公的“雷楔子”了。当夏的帷幕才徐徐展开,雷公就带着夏天的强烈信号,在一团遮天盖地卷起的黑云里,突然“轰隆隆”惊天咆哮的雷声从苍穹直插下来,打得村庄像劈成几瓣似的瑟瑟发抖。家人也吓得胆战心惊,关门闭户。随之“轰隆隆”的雷声伴着“咔嚓”的闪电,震耳欲聋。瞬间,“刷刷”如柱的大雨倾泻下来。久旱直冒烟火的村庄立马没了被雷电劈打的伤痛,倒又像个温柔的妈咪幸福地沐浴在瓢泼大雨里。
一阵雷电暴雨上演后,新月悬挂,宁静夜晚,“呱呱”碧绿油亮的青蛙抖开清亮的大嗓门上场,助演还有蚊子、萤火蟲、飞蛾、蜻蜓,一介草民“小歌手”。青蛙们相约来到池塘、稻田里引吭高歌,就像年轻的男歌手女歌手点燃爱情。雄性青蛙“呱呱”的歌声更浓烈迅猛,一声比一声性急,一声比一声煽情,声声都传递着深爱雌性青蛙的信息,声声蕴含雄性青蛙想与雌性青蛙性交的强烈愿望。雌性青蛙在雄性青蛙不停的骚扰中,也把持不了自己,“哇哇”迎合上来,瞬间坠入爱河,“扑通”钻入水中游到另一个僻静的地方,在秧苗水稻的掩护下,尽情交欢去了。一对偷偷入了“洞房”,其他“单身”的雄性青蛙更心慌得狂飙“叫春”的高音,整个池塘、田野、沟箐上,青蛙的欢唱,像汹涌的涛声一浪高过一浪。村庄,这个夏天陶醉浓绿的泥土老人,不再烦躁,屏住呼吸竖起耳朵,静静地聆听青蛙的歌唱。它也枕着蛙鸣慢慢地入眠了。难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偏爱夏天的蛙鸣,不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咋会留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绝美词句呢?
当青蛙把夏的乐章完美地演唱结束,上演秋的乐章的歌者,就忙着闪亮登场。大南瓜,金灿灿的玉米、稻谷,塞满了山箩箩、村口袋。首先跳出来的是身着金色的稻子,它们沉甸甸地笑弯了腰,满怀丰硕的喜悦,一粒粒一穗穗,手牵手,心连心,亲密地紧紧搂抱。经风婆子轻轻抚摸,它们春心荡漾,兴奋地“嚓嚓”溢出轻微歌吟的同时,一队队一片片,带着满满的金色笑脸,荡起秋波,漩出酒窝,激情地轻歌曼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