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数学的兴趣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家长谈论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我经常谈到学习兴趣。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主动去学,是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在我教学的这几年里,经实践和总结,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注重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工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和0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在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二、 注重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引入时注重问题与情境的设计。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3.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让学生准备一张日历,然后任意圈出横排上相邻的三个日期,老师会根据学生圈出的这三个数的和说出它们分别是哪几号。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数学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经历观察、实验、操作、验证、推理、证明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既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懂得团结协作,与他人分享。
  三、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要认真对待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试着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更正。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这样会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如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拼图游戏、统计调查中学生做家务情况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培养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今后,我将继续研究和探讨新教材的教学改革,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经验。
  (庄河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交互式电子白板把传统教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教学。新基础教育指出:要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追求师生共同发展。要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
《新课程标准》指出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并且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精心预设好每一节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与教案,或者说学生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和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情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不能提供生动、形象、丰富的实际情境,很难激发学生的联想,很难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生困难。
摘 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作为教师要勇于探索,激发阅读课堂活力,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促进学生成才。教师要从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精读精讲等方面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成才  为了切实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
材料工具:一次性纸盘,彩色卡纸,丝带,线绳,彩色水笔,废旧钥匙,双面胶带,剪刀,打孔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