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浸润癌的诊断标准差异及临床意义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生浸润、转移的能力,微浸润是肿瘤发生侵袭的第一步.但实际工作中各肿瘤微浸润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不同,造成很多困惑,因诊断标准的不同,对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研究很难取得共识,并直接导致治疗方案不一.本文就几种临床常见上皮性肿瘤微浸润癌诊断标准做一简单综述,以期让同行更好理解不同肿瘤微浸润的标准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大型航天企业<60岁男性职工鼾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体检人群样本,对2355人以询问答卷形式进行调查,并对相关流行病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
目的:探讨护理队伍建设中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2名护士分为三组,对照1组(例)护士实施侧重人性化管理,对照2组(例)护士制度化管理,实验组(例)护士给予人性化结合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压力主要来源及对策。方法回顾相关文献,从工作特性、职业风险性、知识技能更新、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影响几方面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压力
目的:探讨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PKD)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个PKD家系共14名成员进行PRRT2基因检测及调查随访,其中患病2例(1例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孤立性PE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PEH表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6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进行HE染色和CK5/6、p63、CK8、E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IP)51
目的探讨伴有支持细胞样结构的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伴支持细胞样结构的子宫内膜样癌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由Jaffe[1]于1958年首先描述并命名。文献报道较少,儿童患者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儿童DF,结合文献
目的探讨伴有横纹肌样分化的前列腺间质肉瘤(PSS)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伴有横纹肌样分化的前列腺间质肉瘤的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
<正>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中枢神经系统极其少见的肿瘤,该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颅外转移的特点。其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非常相似,但两种肿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