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在批评中的正能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s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笑,是心情愉悦的表现;批评,是教育工作的手段。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思想的今日,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学生的心田,这种“愉快教学”正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微笑”的教育功能深信不疑。即使在教学效果“应试”受挫,领导埋怨“你总是心太软”,“学生一点也不害怕你”,“没有镇住学生”的精神压力下,我仍坚信:批评在微笑中进行,比在暴风骤雨式的责怪中,甚而动手动脚的威吓下,效果要好得多。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其本身就是不断探求新知,理解、肯定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的一种过程。犯错误、出差错是十分正常的应该理解的;而不犯错误,不出差错却是不可思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地对待学生的差错,用合适的方法批评指正。我认为,批评在微笑中进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应该的。
  记得有一次在四年级二班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在上“如何在网上申请免费邮件一节内容”时,正准备在黑板上写内容要点,忽然听到有学生喊:“老师,张明和李小勇(化名)打起来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就走到他俩跟前,厉声问道:“怎么回事?”张明说:“上次他用了很长时间,这次该我用了。”李小勇说:“老师讲得我听明白了,只是想先操作一下而已。”原来他们是因为用电脑的事而产生了争执(因为学校的电脑不够,在班上还有两人用一台电脑的现象。)为了不影响给班上其他同学上课,我想应该先对他俩进行“冷处理”。我说:“你俩先认真听课,老师没说让用电脑,谁也不要动,如果老师发现谁先动了,就取消他这节课用电脑的资格。”听我这样一说,他俩都消停了,安静地听完了这节课的内容。该用电脑进行操作的时候,我就叫其中一个同学用老师的机子练习,直到下课,我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授课任务。但是我想如果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必定就会给以后的课堂留下“后遗症”,于是我对他俩说“你俩跟老师来一下”,到了办公室,我先帮张明理了理他那凌乱的头发,又帮李小勇系上了敞开的扣子,微笑地说:“其实老师挺喜欢你俩的,抢着操作电脑,说明你俩挺喜欢上微机课的,是吧?”“是的,我已学会了在网上查各种资料了。”“我已会在桌面上保存漂亮照片了。”见老师态度很和蔼,他俩紧张的情绪立刻缓解下来,就抢着跟老师聊了起来。我说:“很好,但咱学校条件有限,还不能保证人手一台电脑,如果你们课堂上操作时间不够,可下课来找我,我给你们安排。但你们上课,这样抢来抢去,自己练习不好,还影响了全班同学上课,这不好吧?”我微笑着对他俩说道,他俩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并保证以后再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从此以后他俩再也没有为此而发生矛盾,并且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更高。上课积极发言,下课还主动提问。
  批评时面带微笑,并没有淡化错误,也没有降低要求,而是给了被教育者自新的动力,让他们在心平气和之中,从内心深处真正体味到错的危害,然后因势利导,才能使其在思想上受到冲击,心灵上受到触动,精神上受到感召。这样标本兼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微笑着批评,不是减轻批评的力度,也不是低层次的满足,而是要求批评者要有更高的批评艺术、更多的幽默用语,特别是具备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品格。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在这方面堪称楷模。他的批评常带着微笑,但在平静中饱含激情,让你心灵上受到震撼。这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心灵交流,是不辱被批评者人格,更显批评者智慧的流露,也是既保护被批评者自尊又激励其自强的方法。先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再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你就会理解他的想法。其实,多数学生犯错误都是因为其想法单纯、幼稚所致,这跟其年龄有关。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既要为人师表,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予以他们无私的父母之爱。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学生的错误。宽容他们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批评时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笑,是自我美好心灵的表露,是对学生“爱”的感情流露,是吹开学生美好心灵的春风。否则,会让人感到“皮笑肉不笑”,笑得难堪。“爱”是教育的灵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正说明教育工作的神圣和伟大。教师应成为传播人类文明的爱神,应用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的一切,面对一切学生。让他们从你的微笑中品读你心灵深处的爱的真诚,爱的永恒;让他们在充满爱的微笑中,如临春风,如沐春雨,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笑谈真理理更真,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生会幡然悔悟。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有极深的哲理。
  当然,如若学生违犯法规法绝,屡教屡犯,那是绝对不能再微笑着批评的了。这时一反常态的严肃会给犯错误者以触目惊心的震撼作用,让他深感错误的严重性,再加之有理有节的训斥,会让他顿悟,警醒。其实,这种一反常态的批评,绝少不了平时微笑的反衬,这从另一方面证明微笑的作用。最终,改过自新的孩子,还需要我们伸出友爱之手,用“微笑”去接纳他,去激励他,催其自新,教其进步,帮其走上健康的生活道路。
  愿爱常驻心田,愿微笑洒满校园,洒满人间。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之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改革关键,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缺乏新鲜感和活力,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降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求学欲望,同样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断的教学验证下将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师生互动环节,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针对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力阐述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质量 师生互动 新模式  
摘 要: 农村初中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只重视应试能力而忽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品德能力,严重影响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策略:从培养兴趣入手;重视学习方法的养成;开展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政治学科素养 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且是学科能力的自我培养者、建构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
摘 要: 智慧的生成,与教育密切相关。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的智慧积淀。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挖掘历史蕴藏的智慧,运用多视角的史观解读、反思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生成智慧,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语言 历史 史观  让历史课堂智慧闪烁,符合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历史课堂上,教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在锻炼中或者是在比赛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身体上的伤病,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发生的损伤类型及部位有所不同。运动员在锻炼中时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给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带来影响,有的甚至威胁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教练员、体育教师在预防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贯彻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具体的预防措施,是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技巧,若不合理锻炼和预防,就会造成严重的
摘 要: 《分子生物学概论》是园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通过对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问题 思考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示生物
摘 要: 本文探究了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具体论述中采用教学实验法,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为例,选取本校高一年级(5)班(实验班)和(6)班(对照班)为对象,展开对比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问题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作业质量都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  关键词: 问题导学模式 高中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
摘 要: 大饥荒爆发前的爱尔兰政治生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英国通过殖民活动逐渐确立对爱尔兰的宗主国权力;二是通过制定“刑法”限制爱尔兰社会经济的发展。二者成为爱尔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关键词: 爱尔兰 政治生态 殖民活动 刑法  谈及饥荒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爱尔兰与英国的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爱尔兰与英格兰的政治关系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最初,爱尔兰内部各个王国之间的冲突促成了这种政治关系的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从学、思、习、行四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和开展中的思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学 思 习 行  现今,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和使命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欣欣然走进校园、走入课堂。传承传统,实现对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朴素而现代的教育
摘 要: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它用大量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甚至不用文字完整表述一个故事,在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和艺术美感。我园较早涉足绘本领域,结合日常主题活动的开展,将一些优秀的绘本融入主题活动中,这是绘本课程与主题活动的嫁接,更是绘本课程在主题活动中的渗透。  关键词: 绘本阅读 幼儿园主题活动 《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  绘本作为一种
近期在微信群、在朋友圈、在各种新闻,看到报道日本、印度、德国等国的人们在候车室、阅览室、各种公共场所展示他们如何专心阅读全民阅读的新闻。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足1本,与日本人年均读40本,俄罗斯人年均读55本相比,中国人读书真是少得可怜。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国人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不要说国民,就是需要阅读的教师学生来说,阅读种类很单一,阅读书目很稀少,阅读时间很短暂,更不要说阅读习惯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