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将情感目标列为教学目标之一,高中体育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意义
(一)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更亲近教师,喜爱教师,进而喜爱教师的课,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二)在体育竞争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感
学校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适时加强情感教育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还能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部分学生直接参加,部分学生间接参与,无形之中受到一定的教育,起到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三)在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友情感
学校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多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增加了学生之间身体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为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必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使他们的心灵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深厚而广泛的友情。
(四)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体育课以室外为主要教学教学环境,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有其特殊性,体育课程中的耐久跑、单双杠等内容,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和努力去完成。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运动能力较差,,通过体育课的锻炼和陶冶,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会得到显著提高。在教师的共同参与中,学生的运动观念会加强,也会更有吃苦精神。
(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高中生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波动和调整期,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健康才是美,合理的锻炼和饮食也可以让他们美起来。当然,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美,通过这些表面的美,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美,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要给运动基础与体质较差的学生以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真诚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的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教师用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情感的投入
教师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更加融通。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各种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主体,示范与练习是教师掌握动作技能的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接受示范、讲解,到自己参加进去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心。以情感在学生中起到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让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去激发从事身体练习的积极性,其效果当然令人满意。
(四)以良好的精神情绪情感去感染学生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要有博大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完善自我,教师不断提高和超越自己
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发展对象,充分调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胜和自主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教师应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有时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最需要的是在民主、平等、信任、合作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使情感教育在自然中渗透。
参考文献
[1]刘海英.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2]周海防.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3]杨 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情感的沟通[J].
[4]祖 静.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情感的沟通[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