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及对其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
  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ADL评分、GCS评分以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应联合早期微孔手术,一方面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ADL和GCS评分,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早期微孔手术; 老年脑出血; 炎性因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9.004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毛细血管或者静脉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出血,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出血十分常见,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和多机制的过程[1]。该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病死率也高,炎症反应是该病的发病机制之一,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关。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脑出血占脑出血的40%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老年脑出血患者将会不断增加。老年脑出血与非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不一样,容易在安静中发病,呕吐和头疼症状不明显,发病较快,意识障碍比较严重,和病死率成正比[2]。研究表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更容易引发脑出血,而且出血部位相对广泛,对于该病医生一致认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即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尝试进行手术,许多学者认为,微孔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脑损伤較小以及操作方便简单等优点[3]。针对这种问题,本院在对诊治的老年脑出血进行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联合早期微孔手术,效果较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10例,上述患者均已颅脑CT扫描和影像检查手段予以确诊。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CT证实基底节区出血,同时经过西医诊断予以确诊;血肿量在18~40 mL。排除标准:心脏等脏器严重受损的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颅内多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出血量>30 mL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24 h之内予50 mg依达拉奉(生产厂家:江苏先声药业下属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42)+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次在30 min内滴注完毕,1次/d,连续治疗30 d[4]。治疗期间不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药,常规控制血压、预防感染、降颅压以及使用其他药物。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患者入院24 h之内进行术前CT定位,确定穿刺点,使用软管硅胶管进行微孔血肿清除手术,首次血肿清除量要小于术前CT测算的50%,操作时严格按照颅内血肿微孔穿刺引流操作常规[5]。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1)治疗后,两组患者统一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科学的评判,根据神经缺损进行评分。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评分减少90%~100%;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1~3级,评分减少50%~89%;进步:生活能自理,评分减少20%~49%;无效:评分增减或者减少20%以下;恶化:死亡,评分增加≥20%。总有效=痊愈+基本痊愈+进步[6]。(2)检测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6 mL,离心后取出血清送检[7],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操作期间严格按照试剂说明进行测定。(3)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ADL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好。GCS评分为3~15分,分数越高意味着越好,指标包括肢体运动、睁眼反应以及语言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4例,女31例,年龄54~77岁,平均(67.5±1.2)岁,其中浅昏迷16例,意识模糊20例,意识清晰19例;研究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2~79岁,平均(69.6±2.3)岁,其中浅昏迷24例,意识模糊17例,意识清晰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GC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依达拉奉可以有效地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使羟自由基浓度减少,同时抑制生成炎性介质白三烯,使缺血半暗带发展面积缩小,减少神经元死亡,避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9]。血脑屏障的穿透率在60%左右,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除此之外,依达拉奉还能减少出血危险,在清除羟自由基的同时,并不会改变溶解纤维蛋白、聚集血小板、凝固血液以及出血时间[10]。目前依达拉奉已经广泛应用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神经性功能,还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但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无法完全治愈。依达拉奉在早期微创术后使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早期微孔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行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状态影响比较小,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继发性损伤,术前进行立体定位,可以保证手术的准确性[11]。本研究中兩组患者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有研究显示,脑组织一些炎症细胞因子引起了炎症反应。免疫细胞产生炎性因子,脑出血急性期病理生理过程广泛而且复杂,存在着免疫系统的激活,患者体内一些炎性因子指标明显增加,参与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IL-6、IL-1β及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12]。IL-6及TNF-α炎性反应、机体代谢以及代谢反应有很大的介导和调节作用,是炎性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作用机制分为多个方面[13],一方面,能够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失调,释放多种活性因子,发生紊乱,比如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最终引起出血和血栓,另一方面,激活诱导黏附分子、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促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弹性蛋白酶和活性氧,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快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与坏死[14]。除此之外,会促进产生和释放一些神经毒性物质,比如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以及一氧化氮等[15-16]。对照组注射依达拉奉,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研究组在进行微孔手术以后,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老年脑出血患者GCS评分越高意味着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全身各种器脏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小,未进行微孔术的患者在语言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数值较低,说明恢复效果较差[17]。治疗方法以及术后干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能力较差,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佳,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18-2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对老年脑出血的治疗有不错的效果,一方面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ADL和GCS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等.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IL-6,IL-1β,MMP-9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1):4071-4074.
  [2]陈宏宝.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血肿引流物SOD、MDA及血清IL-6、TNF-α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3):1998-2000.
  [3]胡天义,周晓光,胥剑波,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择时微创手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1):24-27.
  [4]李秋霖,陈卉.微创血肿穿刺术后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5):45-48.
  [5]解晓燕,华秀芝,宋江庆.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炎性因子动态水平分析依达拉奉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1):28-31.
  [6]黄任娥,江耿思,黎俊红,等.综合护理在促进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7):86-89.
  [7]汪晓玲,倪志福,王云甫.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36(4):222-223.
  [8]李鸣,梁冲,吴鹤鸣,等.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对提高神经功能的效果[J].贵州医药,2017,41(6):605-606.
  [9]刘春岭,李慧,张超,等.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7(2):20.
  [10] Li X,Lu F,Li W,et al.Edaravone injection reverses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in a rat model of vascular dementia[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2017,49(1):83-89.
其他文献
对高职院校画法几何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高职院校生源特点及毕业生今后的就业情况,提出知识讲授以够用为主,注重练习,并应用板述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读
以多媒体辅助的化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化学知识的重点,扩大实验演示效果和
摘 要 根据现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关注宏观、缺乏微观”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基于项目的校企合作实施模式,该模式由教师牵头进行专业群建设。结合移动通信专业对实施模式中的具体步骤进行分解,并指出实施模式的注意事项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 校企合作;专业群;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89-02  2014年6月23—24日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成为21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育人环境,能极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完成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电子学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6-0120-02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Op
通信电子线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如何建设这门课程,对于培养"三重一高"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起着重要作用。从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课堂,而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显然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并且它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之广泛。多媒体信
围绕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现状,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引入FluidSIM软件仿真系统,提出基于典型装置的液压现场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