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类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的具体变化比较灵活。比如,有时“我”指“我们”,有时“你”指“你们”,有时“我”指“你”,有时“你”指“我”……这种在言语交际中用法发生变化的现象,我们可以用不对称性理论来解释,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人称代词;对称;不对称;类型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引言
  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共14个,包括我、咱、我们、咱们、你、您、你们、您们、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在言语交际中,“指示”和“称代”是人称代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它的语法功能和它所替代成分的语法功能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吕叔湘(1985)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提出了三身代词在转述他人话语时,需要经过转换。[1]何兆熊(2000)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主张用语境理解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2]沈家煊(1999)在《不对称和标记论》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了人称代词的转指实际上就是一种“语法转喻”。[3]
  二、人称代词不对称性定义
  (一)对称和不对称理论
  迄今为止,没有学者对“对称”作过明确定义。我们说某一语言单位有不对称现象,那就隐含它同时存在对称现象或者我们原先预想应该是“对称”的。讲不对称时总是预示着对称,因此我们不会说“大”和“红”在语义、构词上存在不对称现象。
  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不过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不像印欧语言有明显的形态标记,不对称现象相对明显。因此汉语里对称和不对称现象的界定,更多的是从句法位置、语义搭配、语用功能上来划定的。因此,本文只讨论三身代词的“换指”情况的不对称。
  (二)人称代词不对称性定义
  综上所述,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人称代词的灵活用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我”可以换指“我们、你”,而“我们”却可以换指“我、你、他、你们、他们”,“我”和“我们”的换指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呈现出不对称性。下面将具体分析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的类型。
  三、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类型
  (一)单复数互换的不对称性
  复数人称代词有时可当单数人称代词使用。
  (1)我校已迁往和平街三号,来信请寄新址。(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2)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普通名词记为Nt,把处所名词记为Nc,把包括普通名词和处所名词在内的体词记为N。(储泽祥《汉语空间短语研究》)
  第一人称单数“我”可以表示复数形式的“我们”,如例(1),这里的“我校”实指“我们学校”;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用来表示单数“我”,如例(2),这里“我们”实指“我”,常见于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中。
  玉米(人名)不说一句话,却一点一点揭开了她们的脸面,活活地丢她的人,现她的眼。(毕飞宇《玉米》)
  第三人称单数“她”可以表示复数形式的“她们”,如例(3)中的“她”与前面的“她们”相呼应,可以理解为“她们”。但第三人称单数“他们”却不能表示单数形式。人称代词在第三人称单数复数互换的时候呈现了不对称性。
  (二)指称替换的不对称性
  在有些语篇中,人称代词在陈述中还出现替换现象。[4]这些替换也不是相互对称的,也呈现了不对称性。
  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很好很热情,很诚恳的朋友,他把你当作朋友以后,他从不忘记你,他从各方面关心你;你有了过失,他一面耐心地劝告你,一面严厉地指责你。(冰心:《悼念罗常培先生》)
  (5)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予。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辽阔海天,不归何待?(廖承志致蒋经国信)
  (6)(对儿童说)谁欺负咱了,找他说理去。(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7)吓的,跟你们说着玩呢,咱公安局有哥们儿。(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
  (8)提意见的就是我,你能把他怎样?(周培兴《语法集解》)
  (9)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吵到最后我伏在床上大哭,他却沉沉地睡去了。(《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0)你不开门。大名鼎鼎的骡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他一声不吭。他不想见我们。(《你的行为使我们感到恐怖》)
  例(4)中的“你”指“我”,例(5)中的“我”指“你”,例(6)中的“咱”指“你”,例(7)中的“咱”指“我”,例(8)中的“他”指“我”,例(9)中的“你”指“他”,例(10)中的“他”指“你”。
  四、结语
  本文从对称和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了人称代词的不对称类型:单复数互换的不对称性和指称替换的不对称性。鉴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加上篇幅的限制,对于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的定义和类型也许还有许多模糊和遗漏之处,如人称代词不对称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称代词不对称的类型是否还有其他类型?这些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4]孟洋.人称代词活用研究概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二语习得都是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焦点之一。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描写,假设,实验……这些研究各有合理之处,然而却大多缺少生理层面的证据支持,致使某些问题仍然颇具争议。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神经能力,语言习得是神经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为二语习得提供一个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神经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二语习得理论  [中图
摘 要:“你说呢”作话语标记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在一些语料考察的基础上,概括出“你说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三种含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你说呢”;语境;含义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引言:  “你说呢”作为话语标记语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
摘 要: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都令人瞩目的瑰宝;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三方面着手,浅谈如何通过翻译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更好地融入到世界中去。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英译;翻译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如今,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
摘 要:受语言谱系等先天因素制约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通常面临众多困难。汉语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据基础地位,也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问题多发点。本文就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名词及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高其汉语名量词习得水平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名量词;策略  作者简介:蒲晓华(1978.7-),女,汉族,四川乐至人,硕士,塔里木大学人文学
摘 要:当前,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电影这一文化媒介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应运而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电影片名;文化;信息;审美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电影这门艺术融合了很多种艺术手段,其将信息传播出去,更是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在上
摘 要:人称代词是人类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和理解人称代词可确保交际过程的顺畅,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失败。  关键词:人称代词;变化;使用条件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人称代词  (一)人称代词的含义  词的一类,用于人的称谓。如:我、我们、你们、他、她们……
摘 要:语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些词表达的汉语意思相似但表达的日语意思仍有微妙的差异,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容词「うるさい」、「やかましい」都可以表示嘈杂的,喧嚷的,烦人的,麻烦的等意思,形容声音大而使人心情不好,烦躁的意思,表达人的心理时意思很相近,两词所表达出的意境不同,以外「うるさい」和「やかましい」分别也有彼此没有的意思。  关键词: うるさい;やかましい  [中图分类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