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物则诲,相机而教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提到教育,往往是对“高效”的顶礼膜拜,对“模式”的孜孜以求,对“现象”的大势吹捧,更多的是想随“旋风”扶摇直上。正因为这些“浮云”渐渐多了,教育原本的面貌和立场也就渐渐地模糊了,甚至被掩盖了。
  有位教育局长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面对他的“大面积丰收”,强调“因材施教”的孔子恐怕要汗颜了,强调“多元智能”的加德纳也要面带愧色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着改革的旗号,使我们的教育渐渐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还理直气壮地冠以理性和科学之名,用一个又一个的“再创新高”来证明自己的“高效”。
  南非土著有这样的习惯:他们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当人们诧异地问这是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更令我们无法理解:为的只是等一等,让灵魂能够追得上身体。面对这些没有开化的土著,我们是不是要回望一下我们是否已经走得太急了?疾行的路上,我们是不是早已丢掉了教育的灵魂?
  许多时候,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正是教育本身,在功利政绩浸淫下浮躁的教育既不能成为保护学生学习兴趣之伞,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驱动器。因为当我们心怀功利和政绩迈出教育步履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怀,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
  当我们被各种“旋风”刮得睁不开眼,被奉若圭臬的“模式”集体绑架时,我们是否还能想一想教育的本然和教育应有的底色呢?当我们被各种“指标”和“任务”堆砌成的“美好前景”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是否想过我们民族的未来正是在对“当下”的疏忽中一点一滴地流失?
  今天的教育,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或许本身就是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的确太过着急、太过痴迷、太过功利,为了追求某个具体的目标而精疲力竭,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力求达成,结果却是迷失了自己。
  疾行的教育是不是可以抛开种种功利的考虑,将视野重新拉回到地平线上,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当下,让我们在过程中体验人生,享受生活,寻找生命的乐趣呢?也许着眼当下的教育生活,会使我们明天生活得更好,说不定还会更精彩。
  古人早就描摹过这样的教育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生的,有其趣;为师的,适其趣。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在这样的场景下,师生间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互动的乐趣,不仅是对学生,而且也是对教育者渐行渐失的灵魂的濡染和润泽!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原有的建筑设计和用材中缺乏这一概念,导致存在大量不节能不环保的缺陷,其中极不保温隔热的单层玻璃窗就是其中的典型缺憾。为此我们通过对居民及建材市场的大量调查,并且通过实验,找到了一种在不破坏和不更换原有窗户玻璃的基础上将单层改为双层隔空玻璃窗的材料和方法,通过对效果进行测度,发现保温隔热效果
摘要:贾平凹散文以纤细的文笔、朴拙的语言、玩赏的情致,述说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散文的气象与胸襟是研究当代小说家散文的一个重要文本。  关键词:贾平凹 散文 意蕴     贾平凹散文是解读新时期中国小说家散文流变的标本,他的散文是其心迹、文迹、踪迹的坦露,是其才情、性情、心情的真实显现,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忧郁的灵气    贾平凹散文浸染着忧郁的灵气,病态的忧郁与做作、病态的旷达与淡泊,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工具。计算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既要重视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发展目标,这给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针对当前计算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与课题组成员对全校各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教学行为摸底调查。同时在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培养语感、训练默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扩大阅读面、读写结合等方面总结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发展思维
有人说,未来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只要“鼠标一点,江山即现”“按钮一按,一切皆棒”。的确,网络已经走近了每一个人,走进了每一个领域,给我们带来了高科技的便捷和喜悦,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教育领域,有的人为了追赶时髦,为了追求所谓的“档次”,不分青红皂白,一拥而上,大有“无多媒体不成好课”之势。因而,业内有些人士就有了疑虑:这样下去,多媒体教学会走进怎样的一个误区?    一、误区之一:视为鸡肋——左
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国际教育新构想,强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最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并学会合作”。《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育要“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
职高课堂可谓“色彩纷呈”,有的学生任凭教师把课讲得天花乱坠,也能睡得四平八稳,或玩得旁若无人。面对这些身经百战的“斗士”,笔者认识到,教学方法及内容只有适合学生的发展、适应企业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社会经济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多元化形态和学生现状,笔者整合了教材内容,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学期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构科学的时间观  许多新生不知如何规划职高
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只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梯度训练,才能使学生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  一、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描写,给学生以示范指导  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和记忆力强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他们摘抄所学过的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和段落,再归类比较,并汇集成册,学习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少年闰土》第1自然段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的动作,栩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有无参与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能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课 学习兴趣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笔者认为体育应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加强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
从教20年了,一直以来,我都误以为教育就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和领悟“真正的教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只是一天到晚孜孜不倦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工作。  很多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学习的希望,听不到老师的赞许,看不到老师肯定的表情,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哪一点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所以,教育就应该什么都让学生学一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目的就是让他们试一试、看一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