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iPad(苹果品牌平板电脑)发到孩子手上让他们带进课堂,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应该进行探索。”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厚庆说。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上数学课使用iPad,国内尚属少见,之后,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迅速地将iPad引入课堂,“iPad进课堂”已不再是新鲜事。
不会涉及所有学科
高端电子产品融入教育,必定是个渐进的过程。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说:“就像以往录音机、PPT进入课堂一样,iPad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并不意味着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更不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这也是绝大多数将iPad引入课堂的学校的观念。
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学生在iPad上做课堂练习题,学校有无线网络,任课教师可以在后台系统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全班答题情况的分析数据,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讲解。在使用iPad之前,学生在纸上做习题,做完后交给老师批改,用了iPad之后,纸这个媒介被取代了,教师面对触摸屏,批改习题的时间大幅缩短了,而且可以直接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北京市史家小学利用iPad上品德与社会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课前按不同主题找好资料,做成幻灯片在iPad上播放,同时讲述学习心得,课堂气氛很活跃,这门以前不太受欢迎的课也引起了学生兴趣。
史家小学信息中心主任汪忱说,iPad将被推广至英语、数学、音乐和科学等学科的课堂,但是,不会涉及所有学科,也不会代替板书。
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将iPad引进课堂的,但教育者也刻意地与iPad保持着距离,强调它对传统教育的不可冲激性。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悉尼北部的中性湾公立学校(Neutral Bay Public School)给六年级的学生每人发放一部iPad,让学生利用iPad进行学习讨论,并在iPad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该校副校长欧文·泰勒强调:“笔和纸仍然在起作用,我们并没有丢弃这些20世纪的东西,只是它们现在发挥的作用不如以前大了。”该校教师大卫·布朗表示,iPad需要进一步证明它的功效,如果学生们不能取得应有的进步的话,那么利用iPad进行教学和学习将不会在该学校维持太久。
技术现代化不等同于课堂现代化
上海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文革指出,iPad要真正走进课堂,平台支持是必须先行的,可不是像电子书包或者“学习机”那样把教材内容放到里面那么简单,那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作为一个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终端机器,需要有针对的教学相关内容,以及科学有效的教师切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反馈平台支持。而这些iPad还做不到,目前在国内也没有人或者机构做这样的开发。iPad充其量就是一个文本或者附加音频的阅读机,作为一种教辅工具还可以。“但这是不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而且可替代的低端产品太多了,没有必要非是iPad。”
美国目前并不支持小学采用iPad教学,进行试点的多是高校,或少数中学。在试点的同时,美国的舆论一直在呼吁:教学的中心始终是教师和学生,最有效的沟通是教师与学生的人与人对话,任何教学工具的采用,都不能让教师躲入工具的背后,都不能异化成人与机器的对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决不能把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简单等同于课堂现代化。拿教师使用PPT来说,国内教学普遍实行灌输模式,对着PPT“念课”,直接把整个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很少甚至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这并非对“一支粉笔,一堂课”传统模式的超越,反而可能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iPad进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的目光不能停留于iPad本身,而应该关注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iPad的教学短板
因为最理想的“教学iPad”还没有出现,目前的争论焦点是iPad究竟该如何应用于教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利用iPad做课堂练习题,取代纸笔,而很多学校却强调纸与笔的重要性。王文革说:“也许有人说声音、图像和海量的相关信息会提高人对某个知识的掌握,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但掌握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变式训练。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学习机远远没有纸笔的作用大、效果好。”有的学校不愿将iPad用于教学,理由是学生不再愿意认真掌握基础知识。有教师说:“有了电子产品后,孩子们基本的公式也不背了,简单的计算也不做了,原先用人脑进行的活动,现在全部被机器所代替。”实际上这并不是iPad的问题,任何一个联接了网络的电脑都给了学生“万能搜索”的机会,只是iPad使这种搜索更加便捷了。
非常多的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在课堂上玩iPad而耽误了学习,这仍然要期待“教学iPad”的出现。但是,娱乐无处不在,没有iPad还会有其他的娱乐产品来争夺孩子的眼球。王文革说:“只要内容和学习技术开发没有跟上,孩子玩iPad和大人玩是一样的效果,就是以娱乐学习为主。人的本性使然,即便教学功用为主也是一种一厢情愿。年龄不是问题!乔布斯生前已经开始着手视线识别等有利于低幼儿使用的技术探索了,即便这个孩子手功能受限也没有操作问题。如果一定要使用,那控制内容和时间就可以了。这之前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清楚,孩子的成长不是空耗时间的等待,而是一个能力和社会化的结合体。而这些机器是不能给予的。”
不会涉及所有学科
高端电子产品融入教育,必定是个渐进的过程。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说:“就像以往录音机、PPT进入课堂一样,iPad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并不意味着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更不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这也是绝大多数将iPad引入课堂的学校的观念。
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学生在iPad上做课堂练习题,学校有无线网络,任课教师可以在后台系统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全班答题情况的分析数据,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讲解。在使用iPad之前,学生在纸上做习题,做完后交给老师批改,用了iPad之后,纸这个媒介被取代了,教师面对触摸屏,批改习题的时间大幅缩短了,而且可以直接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北京市史家小学利用iPad上品德与社会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课前按不同主题找好资料,做成幻灯片在iPad上播放,同时讲述学习心得,课堂气氛很活跃,这门以前不太受欢迎的课也引起了学生兴趣。
史家小学信息中心主任汪忱说,iPad将被推广至英语、数学、音乐和科学等学科的课堂,但是,不会涉及所有学科,也不会代替板书。
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将iPad引进课堂的,但教育者也刻意地与iPad保持着距离,强调它对传统教育的不可冲激性。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悉尼北部的中性湾公立学校(Neutral Bay Public School)给六年级的学生每人发放一部iPad,让学生利用iPad进行学习讨论,并在iPad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该校副校长欧文·泰勒强调:“笔和纸仍然在起作用,我们并没有丢弃这些20世纪的东西,只是它们现在发挥的作用不如以前大了。”该校教师大卫·布朗表示,iPad需要进一步证明它的功效,如果学生们不能取得应有的进步的话,那么利用iPad进行教学和学习将不会在该学校维持太久。
技术现代化不等同于课堂现代化
上海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文革指出,iPad要真正走进课堂,平台支持是必须先行的,可不是像电子书包或者“学习机”那样把教材内容放到里面那么简单,那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作为一个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终端机器,需要有针对的教学相关内容,以及科学有效的教师切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反馈平台支持。而这些iPad还做不到,目前在国内也没有人或者机构做这样的开发。iPad充其量就是一个文本或者附加音频的阅读机,作为一种教辅工具还可以。“但这是不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而且可替代的低端产品太多了,没有必要非是iPad。”
美国目前并不支持小学采用iPad教学,进行试点的多是高校,或少数中学。在试点的同时,美国的舆论一直在呼吁:教学的中心始终是教师和学生,最有效的沟通是教师与学生的人与人对话,任何教学工具的采用,都不能让教师躲入工具的背后,都不能异化成人与机器的对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决不能把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简单等同于课堂现代化。拿教师使用PPT来说,国内教学普遍实行灌输模式,对着PPT“念课”,直接把整个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很少甚至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这并非对“一支粉笔,一堂课”传统模式的超越,反而可能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iPad进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的目光不能停留于iPad本身,而应该关注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iPad的教学短板
因为最理想的“教学iPad”还没有出现,目前的争论焦点是iPad究竟该如何应用于教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利用iPad做课堂练习题,取代纸笔,而很多学校却强调纸与笔的重要性。王文革说:“也许有人说声音、图像和海量的相关信息会提高人对某个知识的掌握,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但掌握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变式训练。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学习机远远没有纸笔的作用大、效果好。”有的学校不愿将iPad用于教学,理由是学生不再愿意认真掌握基础知识。有教师说:“有了电子产品后,孩子们基本的公式也不背了,简单的计算也不做了,原先用人脑进行的活动,现在全部被机器所代替。”实际上这并不是iPad的问题,任何一个联接了网络的电脑都给了学生“万能搜索”的机会,只是iPad使这种搜索更加便捷了。
非常多的家长非常担心孩子在课堂上玩iPad而耽误了学习,这仍然要期待“教学iPad”的出现。但是,娱乐无处不在,没有iPad还会有其他的娱乐产品来争夺孩子的眼球。王文革说:“只要内容和学习技术开发没有跟上,孩子玩iPad和大人玩是一样的效果,就是以娱乐学习为主。人的本性使然,即便教学功用为主也是一种一厢情愿。年龄不是问题!乔布斯生前已经开始着手视线识别等有利于低幼儿使用的技术探索了,即便这个孩子手功能受限也没有操作问题。如果一定要使用,那控制内容和时间就可以了。这之前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清楚,孩子的成长不是空耗时间的等待,而是一个能力和社会化的结合体。而这些机器是不能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