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玉米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人称呼玉米,总爱加个“老”字,曰老玉米。街上卖煮玉米的人却不这么说。大概有个划分,城圈内的人呼之为老玉米,城圈外的人们乐意称之为棒子。城里人对玉米面熟悉,可也没发明出个新词易俗,万法归一地从了城外,谁靠得近谁有发言权。于是“棒子面”一词大行其道矣。
  棒子登基坐殿,与棒子关联的一切便皆从此出发,禾秆称之为棒子秸,棒秸中秆儿甜若甘蔗可啖嚼者称之为甜棒,熟品称之为棒子面饽饽或窝头。有关棒子面,我听到最有趣的一个解释,是说之所以叫棒子面,那是因为磨面的时候连同棒子核儿一同都磨进面里的缘故。
  京人嘴里的棒子核儿,就是脱完粒剩下的那个植物学学名为穗轴髓类木的东西。这东西是烧炕、笼火佳品,连颗粒碾碎了同吃,即使食物匮乏大概那么干的人也不多。“核儿”在北京人脑子的概念是一种包裹在果肉之内不大而近圆的东西,为何把比较长的穗轴髓也称之为“核儿”呢?皆因旧时玉米的果棒不似今日的果棒,大约也就半尺不到比一个烟盒略长的模样。您想想,剥皮掰下颗粒之后的棒子,被京人称之为“核儿”真不冤枉它呢!
  连带着说说窝头。窝头是玉米的儿子与老玉米有着扯不断的血缘关系。窝头这东西好早就有,成书于万历十年至万历三十年之间的《金瓶梅词话》中提到了西门大官人所吃的食物中有玉米面蒸饼。那么大的财主为何与民同乐还吃糙粮呢?皆因玉米在当时的山东还没广泛种植,属稀缺价昂之物耳。
  窝头是旧京普通百姓的救命食儿,须臾不能离了。所以,穷哥儿们管工作称之为“挣棒子面(钱)”。棒子面的流行吃法大约有两种,一为蒸食,没馅儿的代表曲目为窝头,有馅儿的称为团子;一为烙食,巴掌厚大的代表作是贴饼子,锅盖薄加葱盐及其他菜蔬的为烀饼。间杂煮食,把棒子面用开水和了,连同菜一道煮熟,约略似白面的疙瘩汤,北京话中称之为“盆儿里碰”;还有熬食——棒子面粥。
  我一哥们儿,从来不吃棒子面,说小时候吃伤了。其实这也没啥奇怪的,社会进步了,允许有不同思想存在,譬如有人不吃胡萝卜,譬如有人不吃香菜,譬如我不吃窗框。不吃的先决条件是有得选择,我不相信不吃的说法,当饿毙在街头上与窝头狭路相逢的时候,窝头胜的概率大约大些。啃窝头有什么不好,粗粝难以下咽,想想草根树皮观音土,不难了吧?况且还有精神胜利法等着您——西门大官人都吃得,咱就一定吃不得?并且,咱所吃的窝头跟大官人的比起来属改进型很合科学发展的路子——他是饼,有个蒸熟蒸不熟问题恒久存在呢。
  窝头有个昵称叫做窝窝头,别看添了个字,“文化”的感觉立马来了,旧京人言说那些不大中空的小坑儿曰窝窝(小孩扣土玩儿的胶泥模子叫窝窝碗儿,棉鞋称之为毛窝之类)。窝头还有个外号,叫黄金塔,那是掌托该物伸臂远观其造型美生发之故耳。窝头为何要做成内空塔状呢,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机遇来了——如此易熟省火顺带节约笼屉里的面积。窝窝冲下,屉内的热气易于在“窝”内加热上部的实心部分,小环境内,均匀受汽,“脑袋”再大也不怕它不熟。
  棒子面很纯粹,就是玉米颗粒经碾轧形成的面粉,杂合面儿就不是,一般里面要兑入其他杂粮之粉,最典型的是豆面。混合面儿我没见过,据说是闹日本时候才出现的,阵容很复杂,玉米唱主角,围一堆小花脸——麸皮,高粱,稻糠,皆齑磨成粉,难以下咽都不是问题症结,关键是总堵下场门——亡国大戏虽热闹,不是啥好事儿,从吃食上就能瞅出来。
  除了变着花样不带一个脏字骂街属北京人的特长之外,我还特佩服北京人的另一项科技成果——玉米面饺子。玉米面饺子甭说吃,听、见过在世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了。很幸运,在下小时候亲眼得见家里比较馋的大人们包过。光是玉米面不成,要与榆皮面配伍。所谓榆皮面,就是榆树贴近树干那层白色的皮晒干碾碎之后的粉状物。在包玉米面饺子中,榆皮面的作用相当于刷墙涂料中所兑的乳胶——绿色环保黏合剂。老北京妇女还有把榆树皮泡水篦头当发胶用的,物尽其值,榆皮胶质的黏性滋养了贫穷爱美贪吃的北京人!
  在我的心里永远有一个情结,就是每逢夏日多雨的日子,我总会忆起煮玉米的香气贴着地面往鼻孔里钻的日子,让我想起奶奶,想起不富裕可绝对能称得起快乐的童年。说起来兴许您不信,咱们现在随意就能吃到嘴里的棒子,我小时候不是想吃就吃。买是不可能的,家里自留地中所种,大多都要等其长老磨面。能吃上嫩玉米的孩子绝对可称之为娇生惯养。大伙儿都有定量,京郊农民每月是8斤白面2斤米,居民的就复杂点,刚落生的孩子是6斤半,成人属首钢炉前工最多,每月60斤。其他行业惨了,30斤上下晃荡,不吃棒子面,你让那些人怎么活过来?
  我要感谢我奶奶,因她老人家总会第一个儿让我吃上嫩玉米——在一群小伙伴中,并且一直能吃到玉米老得再也煮不了。等那些棒子足够老,煮完也嚼不动的时候,奶奶也有办法,掰下粒子放盐水在铁锅里炒,足够鲜美。
  没种过玉米的人实在难以体会玉米秧青着去掰玉米那种复杂心情。是一种不舍,一种疼。
  旧时京郊人种玉米很少有现今那么大面积,大多都是垄上点种。刨坑撒三五粒种子,等小苗出离地面三五寸高的时候,留一株健壮的,其他全部拔除,这大约相当于植物学意义上的清君侧。然后培土,风后防倒伏,锄草,等玉米长到一人多高,天热起来,要钻到玉米地里打叶——把根部老叶劈去以加强通风。打叶子的人会被玉米叶子划,胳膊腿上留一些浅表伤,汗水一杀,微疼。夏夜,奶奶总是端一盆水帮光着脊梁双手撑住盆沿俯趴的我擦洗后背。
  看着棕红鲜嫩的须子从绿皮包裹紧凑的小棒子头上吐出,闻着玉米头顶雄花特有的花粉气味,每年一次我的玉米盛宴就要来了。
  我还能记起玉米稍老的时候,我跟妹妹吃玉米时比赛谁掰下纵行所粘连的粒数多,我还能记起不富裕的我跟妻子一同瞧电影数着镚子给她买下一包爆米花时候她的那种幸福和陶醉,我还能记起一个东北女孩跟我说起玉米称之为“一穗”时候我的那种新奇,我还能记起我逼着我小儿子吃下第一匙松仁玉米他那种欲哭无泪的扭捏以及以后点菜欲罢不能的那种执着……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提起徽菜,略知一二的人都会说“徽菜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正因为这“三重”的说法,让徽菜在很多讲究健康的现代人眼中,成了需要远离的菜系。更有很多人,提起徽菜就想起乡土菜,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菜系。  与之相悖的概念是一句流行话——“安徽多美女”。安徽美女皮肤白皙、身材纤细。而徽州人(黄山地区,正统徽菜原产地)一直很少得肠胃癌的,连得重负荷的大胖子也很少有,而且徽州人都肤色姣好,体质优秀。如
期刊
在北京的各大公园里,总有一些人用毛笔在地上表演或练习书法。它被人们称为地书书法。  它算得上是北京一景,其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至于谁是首创地书书法的人,很多人都不了解。  他就是李景生先生。1995年,英国图腾电影制片公司等单位在北京拍摄的电视系列片《滕龙》,及中央电视台体育部在北海公园拍摄了整整一个小时李景生先生的地书书法,并向全国播放。很多人正是从那时开始知道了地书书法,
期刊
一出手成千古恨  最佳的买房时机,总在错过,总是追悔莫及。这样的故事,剧情老套,但总在重复上演着……  一对50后的京籍知识分子夫妻,奋斗了大半生谋得了两房一车的家产。2008年奥运会前,他们抢着把位于学院路附近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卖掉了。那是他们单位分给他们的房改房,用不到3万元就拿到了产权证。这次卖价为80万元,他们兴奋异常,这是买价的26倍,他们等于一弯腰捡了一个硕大的金元宝。  其实
期刊
说起“打鼓儿的”,《残冬京华图》里随处可见。不仅是因为过去旧社会北京城里操这种行业的人数众多,就如同当今满大街的“收废品的”;还因为那年头家里穷,三天两头和“打鼓儿的”打交道,卖一些旧物件疗穷救急。因此对“打鼓儿的”印象特别深。  那年头“打鼓儿的”与现如今“收废品的”有相似之处,都是收购废旧物件。不同之处在于,“收废品的”以收购可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为主,兼收旧家具、旧电器。而“打鼓儿的”根据收购
期刊
今年4月12日,光线传媒“娱乐现场”在北京发布“娱乐权力榜”。在“电视剧权力榜”上,《甄传》名列榜首,独领三奖,夺得最具影响力古装剧第一名,成为最大的赢家。  激烈残酷的宫廷斗争与唯美伤感的爱情深深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就连其中的台词也成了大众竞相模仿的对像。之乎者也半文半白夹杂着诗词歌赋的语言被网友们戏称为“甄体”,一时间风靡了两岸三地。  笔者要说的,却是想再议议甄之“”字的读音。去年年底,一
期刊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推出的京剧 《少年马连良》,历经大大小小十多次改动,于2013年6月1日公演。这部戏充分体现了戏曲创作的艰辛和严谨,更是群策群力的典范之作。  在这一年来的创作、筹备、编排、演出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中,学院的领导、老师、导演、编曲、舞台、配乐、专家顾问等,每一个人都奉献了自己的热情和力量,缺一不可。在不断地改进中,《少年马连良》成就了新的京剧经典。在这里,每一位参与创作、演出的
期刊
狙击:掌声响起的时候,他们悄然离去  2012年6月12日傍晚5时许,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的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带着1岁多的孙子出门遛弯儿,快到观音堂桥下时,一名男子突然闯了过来,一把抱住孩子,左手卡住孩子的脖子,右手持刀顶住孩子的腹部。  情况紧急。接报后,北京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预案,调集特警、巡警、交警、属地分局等警力赶到现场,处置事件、维护秩序。  对峙、谈判,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十分不稳定,
期刊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是单身一族为傲。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而11月11日由于有4个1,所以被称为大光棍节。这不,过不了几天,2012年的大光棍节又要到了。  一年一度光棍节  人们对于光棍节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从南京的校园聚餐起源说,到麻将牌桌上四个“四条”的牌局说,
期刊
两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得了先天性胆道闭锁,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但双方家长却无法和孩子配型。庆幸的是,两个妈妈发现她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捐肝。于是,一个“80后”妈妈和一个“90后”妈妈决定“换肝救子”。  两个病重的孩子,两位瘦弱的母亲,两块温暖的肝脏——奏响了一曲强劲的生命之歌。  儿子你要挺住,妈妈带你上北京  2011年11月14日凌晨,天津北辰中医院妇产科内,刘明哲出生了。23岁的妈妈罗丹和22岁
期刊
↑文艺范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