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并济,让班集体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校貌。
  关键词:班级 班集体 班主任 生命活力 宽严并济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84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校貌。通过五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现和大家分享交流这份神圣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一、摆脱迷茫,树立目标
  接触学生后发现学生存在的各方问题表现在:一是有自卑心理,二是有心理负担。由于自信心的缺乏往往导致过低的自我评价。
  1.稳定学生的心,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
  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大都来自市外,90%以上是寄宿生,有的学生甚至是第一次离家远距离求学。为了尽快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利用晚自习让大家自我介绍,相互了解,开展娱乐活动(“卡拉OK大比拼”“发生在我身边的尴尬事”),让大家乐在其中。
  2.当机立断,选择无悔
  学生入校之后,存在很多的疑问,尤其是对所选择的专业及发展方向不甚了解。跟学生讲述当前教育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尽快对自己所选择的学校以及专业有所了解,从而有信心投入到全新的学习当中。
  3.当务之急,重塑信心
  “没有一个人是无用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失敗只是由于自己没能管住自己或一时的疏忽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是能吃苦,并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不为给任何人证明,只为我们自己证明。我相信,任何人都无法评判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内心知道我们自己是谁。”这是我第一次跟全班孩子见面时说的话,我还记得当我说完她们眼里闪烁的光芒。后来我们果然就拿了军训会操一等奖,他们内心里的自信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
  二、四位一体,协同管理
  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要善于协调好各种关系:同科任老师、同学校领导、同学生家长、同整个社会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各种信息得到及时反馈,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从而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的管理实质上也就是学生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经过努力,交通客运服务15班在校期间表演优异,从2017年军训会操第一名到2018年校运会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再到2019元旦晚会演出一等奖……
  经过努力,这群孩子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拼劲,他们看到了自己优秀的一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
  班级的管理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也需要师生、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参与。
  班主任任重道远,我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作下,班主任一定会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让班级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卫涛《搭建班级文化建设平台 铸造中职学生人格魅力——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1 N”方式的实践和应用》,《广东教育(职教)》2015年第6期。
  [2] 张玉玲《凸显中职特色 强化班级管理——中职班主任创新管理班级初探》,《速读(下旬)》2018年第12期。
  [3] 张文进、李双荣《中职学校新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八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7期。
其他文献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对于学生积累、建构语言能力,形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但现实中,“放牧式”的自由散读、“应试式”的以练代读等消极晨读现象较为严重。如何革除积习,使晨读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走上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之路值得我们探索。  一、开展课内篇目诵读活动,使晨读有法可循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人的一切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理,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而表达得
一、问题的提出:缘于“困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踐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应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自主情感,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尊
古诗词作为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是非常高的,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诗词的数量达到10首以上,数量多,且种类不一。但是,由于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足,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质量不高,导致了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低下,难以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因此,教师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是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练习的基础。现在的学生一谈到作文都是唉声叹气,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此,在我看来,一、二年级利用写话给孩子们打下写作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标准》还指出,要“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019年,我省中考就要求学生完成61篇古诗文的背诵。近两年,我省中考的语文试卷,不仅增加了古诗词的鉴赏题,古文阅读也有了新的考试形式。因此, 教学唯有落
王荣生老师认为,很多教师习惯从教法考虑教学,但较少考虑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合宜,因此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受困于教学内容。随着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笔者渐渐意识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审视高中戏剧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抓住戏剧文体特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从而彰显戏剧教学存在的价值。笔者以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戏剧单元三篇教材为实践依据,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方向,尝试确定戏剧教
摘 要:在作文课上建构语境,设置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和表达欲望,有效地落实写作目标的达成和思维的提升。语境的建构要普适化,让全体同学都愿意积极参与;语境的建构要生活化,让表达基于生活的真实需要;语境的建构要有情怀,了解学生心理,给学生温暖和关怀。围绕语境设置活动时也应该体现思维的梯度,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同时注意训练点的多角度,让学生在更丰富的体验中参与写作。  关键词:写作 建构语境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对于“真语文学习情境”仍处在摸索阶段。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真学习情境”的特质,并对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点评法在当下语文学习中的运用展开探索,以此来创新语文评点活动。  关键词:“真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 评点阅读活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50  一、什么是“真学习情境”下的评点阅读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改的先进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给处于僵局中的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转机。然而在这场教改的洪流中,很多学生在众多先进方法的指引下被搞得晕头转向、一脸茫然,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很多老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是肤浅的、盲从的,是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的,有人反而因此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老师的盲从必将导致学生的忙乱、迷糊。身为苏北农村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笔者探
科举制度为儒生们提供了步入上层的机遇,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界限,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然明清以降,以八股取士,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程式拘于八股,科举的落后性已暴露无遗。《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对之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露和鞭挞。从此切入,笔者比较了两作对八股科举看法的异同,审视八股科举的毒氛及文人的逐步觉醒。大而言之,蒲松龄是以“个中人”的心态,控诉着科举的不公,热腔骂世,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