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阅读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它的社会性。阅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民阅读是社会走向成熟和发达的标志。一个不能满足人民基本温饱生活需求的社会,谈不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前提。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性还表现为,它是大多数人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活动,而不能只是少数精英人士的阅读行为。全民阅读活动必须形成社会的、全民的阅读风尚。
全民阅读活动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自觉性。阅读行为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养成的。阅读者的差异主要是阅读自觉性的差异。阅读不能靠强制,不能靠灌输,而只能依托阅读者主观的自觉,以及客观的启发和诱导,使阅读者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由无知到热爱,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衣食住行一样,成为个人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方式。
正是千百万人对阅读的渴求和自觉养成的阅读习惯,影响和促进越来越多的人热爱阅读、自觉阅读,形成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又为一代又一代阅读者的成长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因此,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要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风尚的形成。它既是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发展的基础,又是检验全民阅读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试金石。
应该看到,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关方面大力倡导,舆论媒体积极宣传,读书活动经常举办,阅读书目大量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阅读风尚尚未充分形成,阅读习惯尚待大力培养,阅读自觉性尚需进一步提高。据“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9年,我国18至70周岁的国民阅读率为50.1%,这说明还有近一半的成年人没有阅读习惯。国人为何缺乏阅读习惯?识字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提高识字率还需要做大量的艰苦工作。然而识字率与阅读习惯并不完全成正比,识字不多者仍然可以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识字多者却往往没有或不能保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校教育中,读书仅仅被视为一种获取知识和技能借以谋生就业的手段,而没有同时使学生通过读书认识社会、领悟人生、提高境界、培养情操,以致学生只求“安身”,不求“立命”,有些人一旦毕业,实现愿望,读书便被置诸脑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也就成为空谈。成年人阅读率低近50%,说明社会中坚阶层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全民阅读活动任重道远。
全民阅读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成年人中努力形成阅读风尚,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和人生某一阶段的事,知识常新常进.阅读必须与时俱进。阅读是生活的常态,是一辈子也是每日必需的作业。钱钟书终身爱书,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以致把名字也改为“钟书”。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人人都能像钱钟书那样爱书读书,坚持学习,就能形成良好的阅读风尚,树立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形象。深圳市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从2000年起迄今十年,深圳市经常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举办读书月,为阅读提供各种周到的服务,如今读书已成为这座过去以淘金闻名的城市新的文化风尚,不仅全国人均GDP第一,人均收入国内大中城市第一,同时连续二十多年人均购书量全国各城市第一。是全国平均购书量的十多倍,个人藏书量以每年增加1000多万册的数量攀升,被誉为一座书香浓郁的城市(见2010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18版)。
每个人都有自觉的阅读习惯,每个地区、单位都有良好的阅读风尚,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整体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全民阅读活动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自觉性。阅读行为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养成的。阅读者的差异主要是阅读自觉性的差异。阅读不能靠强制,不能靠灌输,而只能依托阅读者主观的自觉,以及客观的启发和诱导,使阅读者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由无知到热爱,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衣食住行一样,成为个人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方式。
正是千百万人对阅读的渴求和自觉养成的阅读习惯,影响和促进越来越多的人热爱阅读、自觉阅读,形成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又为一代又一代阅读者的成长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因此,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要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风尚的形成。它既是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发展的基础,又是检验全民阅读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试金石。
应该看到,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关方面大力倡导,舆论媒体积极宣传,读书活动经常举办,阅读书目大量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阅读风尚尚未充分形成,阅读习惯尚待大力培养,阅读自觉性尚需进一步提高。据“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9年,我国18至70周岁的国民阅读率为50.1%,这说明还有近一半的成年人没有阅读习惯。国人为何缺乏阅读习惯?识字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提高识字率还需要做大量的艰苦工作。然而识字率与阅读习惯并不完全成正比,识字不多者仍然可以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识字多者却往往没有或不能保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校教育中,读书仅仅被视为一种获取知识和技能借以谋生就业的手段,而没有同时使学生通过读书认识社会、领悟人生、提高境界、培养情操,以致学生只求“安身”,不求“立命”,有些人一旦毕业,实现愿望,读书便被置诸脑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也就成为空谈。成年人阅读率低近50%,说明社会中坚阶层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全民阅读活动任重道远。
全民阅读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成年人中努力形成阅读风尚,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和人生某一阶段的事,知识常新常进.阅读必须与时俱进。阅读是生活的常态,是一辈子也是每日必需的作业。钱钟书终身爱书,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以致把名字也改为“钟书”。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人人都能像钱钟书那样爱书读书,坚持学习,就能形成良好的阅读风尚,树立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形象。深圳市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从2000年起迄今十年,深圳市经常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举办读书月,为阅读提供各种周到的服务,如今读书已成为这座过去以淘金闻名的城市新的文化风尚,不仅全国人均GDP第一,人均收入国内大中城市第一,同时连续二十多年人均购书量全国各城市第一。是全国平均购书量的十多倍,个人藏书量以每年增加1000多万册的数量攀升,被誉为一座书香浓郁的城市(见2010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18版)。
每个人都有自觉的阅读习惯,每个地区、单位都有良好的阅读风尚,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整体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就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