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与戏剧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的面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我们该做的应是试图通过戏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而不是只着眼于高考的功利目的。
  关键词:戏剧教学;问题设置;创造能力;写作能力
  近期我们在教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戏剧单元,对于戏剧单元的教学,我一直存有疑惑,戏剧到底重不重要?这一单元到底要不要上?上的话剧本到底该怎么讲解?其实功利性的讲,它不重要,因为高考不考;但是经过个人思考,我认为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功用很大程度上来说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我们该做的应是试图通过戏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更多的目的应该是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去品读文学作品的意蕴,从而获取美的享受与感悟,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多样性。那么,戏剧单元我们到底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授课呢?我进行了以下思索。
  一、 設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戏剧单元的教学,拿《窦娥冤》来说,学生读完剧本后,都说“窦娥真冤啊!怪不得人们喊冤时都会说‘我比窦娥还冤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抓住了一个理解戏剧剧本的突破口。我就接着问“为什么你们觉得窦娥冤呢?”学生立马就开始分析窦娥被冤枉的种种具体表现,都是立足剧本,从剧本里面找具体的情节,而且各个都说得非常好,学生已然进入了剧本的研读层面。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就学生的分析,指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无须深入,让学生掌握戏剧的语言、潜台词、人物形象以及戏剧冲突就可以了。其实这些要素学生在分析中就已经提到了,只是不能准确地运用戏剧的专业术语,老师从旁指点一二即可。这样,一节课就是学生自己在思考,自己在找答案,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能动性,课堂效果也很好,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所以,我从这里领悟到了,教师不能一味地自己讲,而是要通过问题的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多思考,自然会有所收获。
  二、 读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雨果曾说过:“原始的抒情诗可以比喻为一泓平静的湖水,映照着天上的云彩和星星;史诗是一条从湖水里流出去的江流,反映出两岸的景致——森林、田野和城市,最后奔流到海,这海就是戏剧。戏剧既像是湖泊,映照着天空,又像是江流,反映出两岸,但只有戏剧才具有无底的深渊和凶猛的风暴。”
  戏剧表演可以体现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感悟与理解,学生通过揣摩戏剧人物的言行举止,理解戏剧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戏剧情节把戏剧冲突演绎出来,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学生对戏剧剧情的演绎,其实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他们需要先把戏剧情节内化为自我的感受,再通过舞台语言与舞台动作把内化了的戏剧感受表演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锻炼,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每年的校园戏剧文化节,学生都很活跃,积极参加,热情高涨。
  三、 练写剧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对戏剧剧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够体察社会百态,感知风土人情,提高人文素养。那么,学生的这种体察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学写剧评,学生在对戏剧艺术的感知基础上,通过学写剧评,能够把自己阅读戏剧剧本的内心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在用文字表达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戏剧剧本中人物、语言、冲突等的认识。学生在学写剧评的基础上,还可以锻炼着学写短剧,结合自己对戏剧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把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融进短剧的创作中,还可以把我们学过的经典课文改编成戏剧。这样,一来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二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学写剧评,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戏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 小结
  在我看来,实施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关系上,应该表现为引导与帮助,老师不要试图去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师生关系上,应该表现为尊重与赞赏,对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老师要肯定学生理解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寻求学生回答的合理性成分,同时需要指出学生回答欠缺的地方。
  我遵循以上方法进行戏剧单元教学,总的来说效果是有的,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带着疑惑走进剧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反而活跃起来了,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比老师反复讲解好多遍要记忆深刻的多。学生的进步激励着我去进一步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希望我会有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谭邦和.关于高中“小说与戏剧”课程目标的问答[J].新课标,2004(5).
  [2]杨宇献.高中戏剧文学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1.
  [3]刘婷.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柯美胜.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沈新元.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法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6]袁和平.中学戏剧教学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7]李汉芳.中学语文戏剧选读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8]林隆芬.试论中学语文戏剧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10]朱华.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教育探索,2006(4):79.
  作者简介:
  马淑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及时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创新改革,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有效的引入一些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 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基础,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高。对此,本文简要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培养措施  一、 引言  现代教育的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教育领域之中,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如今,微课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校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文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由于其众多的优点而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推广使用。但是,在初中教育中,微课教学资源的运用不是非常的理想,未能将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美育、德育作用。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游戏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普遍教师经常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音乐游戏为教学手段。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猜歌名、歌曲串唱等游戏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力。本文通过研究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作用,分析提高教学质
摘 要: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尤其是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应用方面明确了要求。关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内容有很多,尤其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净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心灵。因此,我们应该挖掘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其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实现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方法创新;身体素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一、 引言  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对于
摘 要: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审美感知则是作为高中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最为重要的部分。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意义、存在的问题,来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与人文修养,陶冶情操,引导学生追求更为崇高的人文精神,增强其对真善美的塑造与讴歌。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班越来越大众化,重点化,因此社会对音乐
摘 要:艺术教育是美育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必须强调有效音乐教学实现。教师要围绕小学音乐学业质量测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高效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推进音乐课程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素养。  关键词:音乐学业质量测评;课堂教学;改进对策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可行的手段,科学测评班级音乐学业质量,在全面、深入剖析中优化创新音
摘 要:本文主要以新时期学前教育钢琴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研究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学前教育中进行钢琴教育的有效价值和在学前教育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主要途径为主要依据,从创新教学理念,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改变教学理念,渗透个别教学形式;革新教学理念,使用探究式教学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新时期学前教育中钢琴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