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7o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大关键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进而为小学生后续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优质课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205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是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综合提升其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素质能力。在新课程逐步推进落实的情况下,作文能力培养工作在原有的教学功能基础上,对学生自身全面学习发展进程愈发关注,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作文能力的培养工作,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够强烈。但是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容易受外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一旦有了他们感兴趣的氛围,其学习主动性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得到较大优化。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前提是要努力给学生营造写作氛围,用氛围去影响、调动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谓写作氛围是指来自周围的影响学生写作活动的气氛或者情调,良好的写作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联想方面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写作创作。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尽量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多尝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资源、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循。同时,在学生刚刚开展练习作文时要重视方法上的指导,特别是写作细节上的指导,如:如何确定标题,如何构架文章结构,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等,最好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写作有抓手。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与鼓励,从而使学生减少畏难心理,感受写作的收获与快乐。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才会增强,有利于凸显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二、引入生活元素,保证素材积累
  基于小学作文呈现出的“假、大、空”问题,缺乏生活观察与写作素材积累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能力训练中融入生活元素,是促使学生构建生活实际与写作表达联系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与专项写作训练活动相比,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自身生活内容的写作表达途径,让学生在写作任务驱动下主动观察身边事物,进而通过写作进行描述或调动自身想象力构建完整的故事内容,以此将生活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材料,让学生不断积累各类写作素材,在写作练笔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避免学生被各类写作模板限定了自身的写作视野。同时,以生活元素渗透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作文创作背景,比如倡议书等写作训练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创作方向,使其在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训练活动中,横向对比不同写作要求下的写作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作文写作中的各项规范,以此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围绕特定的写作表达主题,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文章内容,便于学生从不同生活观察角度出发,尝试利用不同素材进行写作,进而通过对比同类事物的不同写作方式与内容,思考各类写作技巧或词句应用方式的实际效果,逐步构建完整的写作思路,避免其在作文写作中出现“流水账”问题。
  三、强化阅读指导,发挥以读促写价值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将二者分开教学,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无法释放情感,在进行作文创作中又“无话可说”,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新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以读促写”的价值,让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在此期间,教师以课内阅读材料为基础确定作文的核心思想,让学生可以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拓宽思维,最终提高整体写作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一点,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中的修辞、写作手法、叙事结构等都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巧,最终在实践训练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创作出优质文章。
  以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上重点讲解作者在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特征等的描写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写作技巧,同时还要逐段讲解,深化学生对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憧憬之情,这一方式能成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会主动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小事,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表达欲望,教师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布置“我想对您说”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任意选择自己的亲人、师长来进行创作,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综合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水平,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重视作文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工作,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课程教学阶段目标出发,丰富写作训练内容,完善写作训练机制,让学生在良好的写作教学引导下,综合提升自身作文能力,有效提高文章写作质量,为其整体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谈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4}(08):6.
  [2]卞勤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0):101-102.
  [3]饶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4}: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3.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的优势在于教学时间短、内容具体、主题突出、传播高效等,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分解,然后以微课的形式进行统一展现,使微课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微课教学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微课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言,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大量的阅读促使学生针对积累自身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阅读方式,能够在自主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赏析,并且借助相关工具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灵活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的传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影响,降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难度,尤其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结合教学上,能够改变以往教学举例匮乏的情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99  引言
期刊
摘要:持续的脑力劳动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障碍。学生不仅要参与学习,还要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体育学习;身体机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200  引言  纵观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普遍缺乏竞争力,这不仅导致体育课堂气氛低下,学生参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整体难度偏大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绩,也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提分率,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模式,试图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认知。基于此,以下对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逆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207  引言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要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关键。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分析影响音乐教学的原因,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乐器助力音乐课堂。实践证明,乐器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情操,实现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器教学;兴奋度;调节分析  
期刊
摘要:汉字是语文教学的载体,不仅能够传达古人的智慧、思想、情感,还可以促进其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等。因此,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既理解汉字表面的意思,又深入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提高自身的识字、认字、写字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多种识字教学情境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多种识字教学情境;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学科,同时也是高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而课堂提问,是实现学生思维训练的重点路径。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艺术,从而使学生在具体数学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自觉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保障数学高效课堂的成功打造。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属于辅助科目,不是高考的 必考科目,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但其在当今生活和 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 在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培养学 生该学科核心素养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有竞争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儿园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年幼儿童的教学方式方法是非常紧要的。三到六岁的幼童正处于大脑开发的重要时间节点,语言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集中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将幼儿在本阶段成长发育所需要的语言和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我认知等能力融入幼儿园游戏教学课堂中,是当今大环境教育背景下有效培养幼儿基本能力的一次教育手段尝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融合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