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团队要想发展得好,必须有领头雁,在班级中,这个领头雁就是尖子生。因此,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尖子生至关重要。尖子生不但是学习成绩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动力等多方面的榜样。尖子生对班级形成浓重的学习风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辐射”作用。尖子生不仅能引领整个班级的方向,而且是关系到一个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效果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这对于高三复习备考尤为重要。尖子生不但可以发现,而且可以培养。尖子生的出现,既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而必然性又远远大于偶然性。那么如何培养这批“领头雁”呢?
一、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明确,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强化尖子生的学习动机的工作中,我采用了“理想大学”激励法、“感恩父母”回报法等有效方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搜集资料,初步选定一所自己的理想大学与理想专业,并确定其中政治学科要达到的贡献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强强联合,互利双赢
自然界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共生效应”。同样,在尖子生的培养上也一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把班上学生分成5至6人一个小组,让尖子生任组长和一般学生双向选择组成,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间进行竞赛,测试成绩捆绑起来以小组平均分进行比较评价。作为组长的尖子生对小组负责,他要解决组里提出的问题,另外再由小组长组成一个,讨论解决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让他们既有成就感,又有学习动力。尖子生小组经常进行讨论,让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为他们学习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营造一种尖子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此外,完成了一轮复习后,为调动尖子生的积极性,让尖子生给自己找一个合作伙伴。最好是互补型的,主观题做得好的与客观题做得好的配对,强强联合。让他们每次测试后互相交流,利用智慧的资源撞碰火花,解决难题,互相激励和借鉴,最后才找老师,从而互补双赢。
在准备最后一轮热点专题复习时可让尖子生组成的小组准备最难的专题,遵循思维“最近发展区”的认识规律,创设尖子生思想沟通与碰撞的平台,加强尖子生之间交往与合作,使学生成为能动的、互动的学习主体。在2003年高考中,本人所教的班级就出现了5位80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成绩分别列广东省第4、5、6名和并列第8名,进入全省100名的学生就有6位,其中有5位同学担任过政治科小组长。
三、会诊暗补,突破瓶颈
老师帮助学生找出他自己最短的木板在哪里,让尖子生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明白他的不足就是他的潜力所在,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唯有弥补不足之处。老师诊断学生最好时机是在每次测试之后,一方面是学生提供给老师的信息,发给学生考试诊断表。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属于哪一类,然后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制定复习计划。另外是以知识点为内容的政治知识诊断表,让学生查找失分的具体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另一方面是老师对尖子生进行面批,了解学生做题的思路、存在的问题,这实际是对尖子生的暗补,疗效显著。
四、滋润心田,树立信心
不要以为尖子生不需要心理辅导。我们应该带着敏锐的观察力,寻找内因,给学生的学习心态打打分,随时随地调整教育策略,相信会有收获的惊喜。回想起来花都区第一个省状元袁颖薇同学,当年我是她的班主任,她在高三“一模”考试时成绩退步了不少。经过我与她多次谈话,与她一齐回顾以往的成绩,坚定信心,寻找存在问题并进行家访争取家长支持。最终袁颖薇同学成了花都区第一个省状元,高考语文考了900分,且总分全区最高。从多年的高三教学、从我所教的多个政治科800分以上学生的心路历程让我领悟到,无论对待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要及时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弥补,及时滋润学生们的心田,树立信心。其实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能不能超越困难,实际上就是看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能否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我们身上,而我们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明确,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强化尖子生的学习动机的工作中,我采用了“理想大学”激励法、“感恩父母”回报法等有效方法。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搜集资料,初步选定一所自己的理想大学与理想专业,并确定其中政治学科要达到的贡献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强强联合,互利双赢
自然界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共生效应”。同样,在尖子生的培养上也一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把班上学生分成5至6人一个小组,让尖子生任组长和一般学生双向选择组成,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间进行竞赛,测试成绩捆绑起来以小组平均分进行比较评价。作为组长的尖子生对小组负责,他要解决组里提出的问题,另外再由小组长组成一个,讨论解决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让他们既有成就感,又有学习动力。尖子生小组经常进行讨论,让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为他们学习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营造一种尖子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此外,完成了一轮复习后,为调动尖子生的积极性,让尖子生给自己找一个合作伙伴。最好是互补型的,主观题做得好的与客观题做得好的配对,强强联合。让他们每次测试后互相交流,利用智慧的资源撞碰火花,解决难题,互相激励和借鉴,最后才找老师,从而互补双赢。
在准备最后一轮热点专题复习时可让尖子生组成的小组准备最难的专题,遵循思维“最近发展区”的认识规律,创设尖子生思想沟通与碰撞的平台,加强尖子生之间交往与合作,使学生成为能动的、互动的学习主体。在2003年高考中,本人所教的班级就出现了5位80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成绩分别列广东省第4、5、6名和并列第8名,进入全省100名的学生就有6位,其中有5位同学担任过政治科小组长。
三、会诊暗补,突破瓶颈
老师帮助学生找出他自己最短的木板在哪里,让尖子生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明白他的不足就是他的潜力所在,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唯有弥补不足之处。老师诊断学生最好时机是在每次测试之后,一方面是学生提供给老师的信息,发给学生考试诊断表。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属于哪一类,然后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制定复习计划。另外是以知识点为内容的政治知识诊断表,让学生查找失分的具体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另一方面是老师对尖子生进行面批,了解学生做题的思路、存在的问题,这实际是对尖子生的暗补,疗效显著。
四、滋润心田,树立信心
不要以为尖子生不需要心理辅导。我们应该带着敏锐的观察力,寻找内因,给学生的学习心态打打分,随时随地调整教育策略,相信会有收获的惊喜。回想起来花都区第一个省状元袁颖薇同学,当年我是她的班主任,她在高三“一模”考试时成绩退步了不少。经过我与她多次谈话,与她一齐回顾以往的成绩,坚定信心,寻找存在问题并进行家访争取家长支持。最终袁颖薇同学成了花都区第一个省状元,高考语文考了900分,且总分全区最高。从多年的高三教学、从我所教的多个政治科800分以上学生的心路历程让我领悟到,无论对待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要及时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弥补,及时滋润学生们的心田,树立信心。其实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能不能超越困难,实际上就是看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能否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我们身上,而我们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