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审计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要了解工程费用基本组成及其特点,对造价审计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安装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前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的项目投资者越来越重视投资的效果,因此工程造价已成为他们关心的重点。但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懂得基建管理,特别是工程造价,故大大小小的造价机构应运而生,其中有些是专以盈利为目的,给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水平和信誉带来了一定影响。为确保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并运用必要的程序和方法。
一、安装工程费用基本组成及其特点
1、安装工程的费用主要包括
(1)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试验等一系列需要的安装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与安装设备相关联的工作台面、工作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的费用,附属构架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的相关工程费用,以及安装设备时候,需要做绝缘、防腐、保温和油漆等系列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费和安装费。
(2)为检测安装工程的质量,对安装设备进行试运转,对系统设备进行系统联动,以及无负荷试运转工作等的相关的调试费。
2、安装工程除了具备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的共同特点外,它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具体如下:
(1)技术性强,涉及专业较多。
(2)材料品种非常多,规格也多,品牌更多。
(3)新材料新工艺新施工方法层出不穷,难于掌握。
二、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分析
1、全面审核法
所谓全面审核法,主要是指对安装工程所有层面的造价预算都加以核对与考察,过程与施工设计图纸预算有所类似。相比于其他几种审核法,全面审核法的全面性更高,所获得的审核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全面审核法唯一的劣势是审核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给审核人员增加的了工作量,所以导致全面完成审核工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对比审核法
除以上几种审核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对比审核法。即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有与现行建筑工程用途、标准都相似的工程造价审核对象,就可以在审核对象的基础上,整理与审核对象用途、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的项目,然后对比审核对象进行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
3、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审核工程预决算中的重点方面,它与全面审核法的不同仅仅是审核范围不一致。这种审核方法主要选择工程量大、项目较多的建筑工程有所侧重。它的主要优点是没有大量的重复劳动,工作量较少,这样相对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安装工程中难点——设备及主材费造价审计分析
从事安装工程决算审计的人都知道,安装工程中设备及主材费一般占安装工程总造价的60%~80%,有的甚至占90%以上。换言之,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是控制安装工程总造价的关键,应认真对待、重点审计。
1、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难度较大
(1)设备及主材市场价格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随着市场的放开,设备及主材具有品牌多、等级多、价格差别大的特点,市场价格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设备及主材,由于所在的销售地点不同,市场价也会有差别。同一规格、不同品牌的设备及主材市场价格差异更大。例如,格栅灯600×600(3×14W),不同品牌市场价有七八十元的、一百多元的、二三百元甚至更贵的也有,贵的比便宜的相差几倍。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以次充好、低档材料报高档价格等不合理报价的现象,审计人员要正确识别出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设备及主材价格,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也并非易事。
(2)设备及主材可参考的信息指导价少
安装工程专业性太强、设备及主材品种繁多,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中涉及安装工程材料的也仅限于部分通用材料(如水管、电线电缆、水管阀门配件等),很多专业上使用的设备及主材(如消防控制设备、高低压配电柜、给水处理设备、通风空调设备等)均没有可参考的信息指导价格,这使得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审计难度加大。
2、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审计分析
(1)早期介入、全过程审计
建设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应覆盖建设工程前期决策及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量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关键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75%以上。长期以来,审计工作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事前)和中期施工阶段(事中)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竣工验收阶段(事后)的决算审计上。这样做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应将审计工作前移、早期介入,认真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各阶段全过程的审计工作。
全过程审计的理念落实到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上,应重点从设计阶段设备及主材选型、优化,开工前的设备及主材费预算开始审计,从源头上控制设备及主材费;工程施工阶段,从设备及主材进场报验入手审计,认真审查所报验的设备及主材的品牌、技术参数、性能是否與设计、预算的品牌、技术参数、性能相符,做到前后一致。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甲方要求,部分设备及主材确需更换品牌、调整技术参数的,应及时办理签证变更、调整相应设备及主材价格。变更调整的设备及主材价格作为审计重点,应认真审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要“物有所值”,坚决杜绝低档产品报高价的情况发生。对一些设备及主材的重要变更,特别是一些涉及隐蔽工程的要实地查看和计量,进行跟踪审计,核实工程量;工程竣工验收后,审计人员对建设单位报送的竣工决算再进行全面审计。
(2)建立建设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平台,实现价格信息的资源共享
设备及主材价格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渠道收集:一是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中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资料;二是市重点工程竣工决算时所采用的设备及主材价格资料——有合同价的按合同价、招标的设备及主材按中标价、询价的设备及主材按询价确认价;三是造价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的市场调研、询价时所收集的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以上价格信息经整理、归类后录入到信息平台,录入时应分别注明设备及主材的品牌、技术参数、价格信息的时间、来源等。要定期、及时地更新信息平台设备及主材价格数据,不断扩充信息平台价格数据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已完工程设备及主材决算价、在建工程设备及主材签证价、拟建工程设备及主材预算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的公开更是必要。一方面可以使已完工程的竣工决算中设备及主材价格接受公众的监督;一方面为政府投资拟建工程同类设备及主材预算价格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价格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相同设备及主材的询价、定价工作。
四、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审计应该从审计工作的源头着手,针对审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具体的审计要求,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总各方面来提高审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秀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和决算资料管理[J].山西建筑.2010
[2]罗倩青.浅谈电算化审计[J].珠江水运.2010
[3]赵婧;赵晶.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审计[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
【关键词】 安装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前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的项目投资者越来越重视投资的效果,因此工程造价已成为他们关心的重点。但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懂得基建管理,特别是工程造价,故大大小小的造价机构应运而生,其中有些是专以盈利为目的,给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水平和信誉带来了一定影响。为确保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并运用必要的程序和方法。
一、安装工程费用基本组成及其特点
1、安装工程的费用主要包括
(1)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试验等一系列需要的安装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与安装设备相关联的工作台面、工作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的费用,附属构架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的相关工程费用,以及安装设备时候,需要做绝缘、防腐、保温和油漆等系列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费和安装费。
(2)为检测安装工程的质量,对安装设备进行试运转,对系统设备进行系统联动,以及无负荷试运转工作等的相关的调试费。
2、安装工程除了具备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的共同特点外,它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具体如下:
(1)技术性强,涉及专业较多。
(2)材料品种非常多,规格也多,品牌更多。
(3)新材料新工艺新施工方法层出不穷,难于掌握。
二、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分析
1、全面审核法
所谓全面审核法,主要是指对安装工程所有层面的造价预算都加以核对与考察,过程与施工设计图纸预算有所类似。相比于其他几种审核法,全面审核法的全面性更高,所获得的审核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全面审核法唯一的劣势是审核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给审核人员增加的了工作量,所以导致全面完成审核工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对比审核法
除以上几种审核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对比审核法。即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有与现行建筑工程用途、标准都相似的工程造价审核对象,就可以在审核对象的基础上,整理与审核对象用途、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的项目,然后对比审核对象进行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
3、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审核工程预决算中的重点方面,它与全面审核法的不同仅仅是审核范围不一致。这种审核方法主要选择工程量大、项目较多的建筑工程有所侧重。它的主要优点是没有大量的重复劳动,工作量较少,这样相对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安装工程中难点——设备及主材费造价审计分析
从事安装工程决算审计的人都知道,安装工程中设备及主材费一般占安装工程总造价的60%~80%,有的甚至占90%以上。换言之,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是控制安装工程总造价的关键,应认真对待、重点审计。
1、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难度较大
(1)设备及主材市场价格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随着市场的放开,设备及主材具有品牌多、等级多、价格差别大的特点,市场价格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设备及主材,由于所在的销售地点不同,市场价也会有差别。同一规格、不同品牌的设备及主材市场价格差异更大。例如,格栅灯600×600(3×14W),不同品牌市场价有七八十元的、一百多元的、二三百元甚至更贵的也有,贵的比便宜的相差几倍。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以次充好、低档材料报高档价格等不合理报价的现象,审计人员要正确识别出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设备及主材价格,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也并非易事。
(2)设备及主材可参考的信息指导价少
安装工程专业性太强、设备及主材品种繁多,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中涉及安装工程材料的也仅限于部分通用材料(如水管、电线电缆、水管阀门配件等),很多专业上使用的设备及主材(如消防控制设备、高低压配电柜、给水处理设备、通风空调设备等)均没有可参考的信息指导价格,这使得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审计难度加大。
2、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审计分析
(1)早期介入、全过程审计
建设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应覆盖建设工程前期决策及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量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关键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75%以上。长期以来,审计工作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事前)和中期施工阶段(事中)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竣工验收阶段(事后)的决算审计上。这样做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应将审计工作前移、早期介入,认真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各阶段全过程的审计工作。
全过程审计的理念落实到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费的审计上,应重点从设计阶段设备及主材选型、优化,开工前的设备及主材费预算开始审计,从源头上控制设备及主材费;工程施工阶段,从设备及主材进场报验入手审计,认真审查所报验的设备及主材的品牌、技术参数、性能是否與设计、预算的品牌、技术参数、性能相符,做到前后一致。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甲方要求,部分设备及主材确需更换品牌、调整技术参数的,应及时办理签证变更、调整相应设备及主材价格。变更调整的设备及主材价格作为审计重点,应认真审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要“物有所值”,坚决杜绝低档产品报高价的情况发生。对一些设备及主材的重要变更,特别是一些涉及隐蔽工程的要实地查看和计量,进行跟踪审计,核实工程量;工程竣工验收后,审计人员对建设单位报送的竣工决算再进行全面审计。
(2)建立建设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平台,实现价格信息的资源共享
设备及主材价格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渠道收集:一是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中安装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资料;二是市重点工程竣工决算时所采用的设备及主材价格资料——有合同价的按合同价、招标的设备及主材按中标价、询价的设备及主材按询价确认价;三是造价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的市场调研、询价时所收集的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以上价格信息经整理、归类后录入到信息平台,录入时应分别注明设备及主材的品牌、技术参数、价格信息的时间、来源等。要定期、及时地更新信息平台设备及主材价格数据,不断扩充信息平台价格数据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已完工程设备及主材决算价、在建工程设备及主材签证价、拟建工程设备及主材预算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设备及主材价格信息的公开更是必要。一方面可以使已完工程的竣工决算中设备及主材价格接受公众的监督;一方面为政府投资拟建工程同类设备及主材预算价格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价格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相同设备及主材的询价、定价工作。
四、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审计应该从审计工作的源头着手,针对审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具体的审计要求,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总各方面来提高审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秀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和决算资料管理[J].山西建筑.2010
[2]罗倩青.浅谈电算化审计[J].珠江水运.2010
[3]赵婧;赵晶.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审计[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