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ong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创设存在着诸多误区,因而,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课改的误区,回归平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
  1.“轻效重形”:偏离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的过程。然而,许多教师在实践中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而对于其目的性却不够明确,情境中出现太多与学习目标无关的干扰信息,致使学生“雾里看花”,很难把握学习的目标。如教师在教《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e way这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读了一段兔子舞的一段歌词,然后随着兔子舞的音乐跳了两遍。这个环节的设计采用“兔子舞”来学习“left, right”,确实新颖活泼,但是有必要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两个简单易学的单词而花上几分钟时间跳“兔子舞”吗?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问路,会用“turn left”“turn right...”这些短语来指路,我们完全可以用“listen and do”的简单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三组短语,而后集中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兔子舞则可以放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伴随音乐节奏,在“跳”中再次复习知识。因此,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热闹而把简单的知识人为地搞复杂了,我们应该让学生“学鲜活的英语”。
  2.“生拉硬拽”:脱离生活实际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只有在“真实”二字上下工夫,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和运用语言。而有些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生拉硬拽,常常让学生费解。如教师把铅笔放在一个学生的笔盒里,用动作表示他在“找”铅笔,边找边说:“Where’s the pencil?”教师让学生从他的动作中猜出句子“Where’s the pencil”的意思。这种情境的创设基本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它不符合我们的真实生活。因为教师自己刚把铅笔放入学生的笔盒后马上就开始寻找钢笔,而且有个别眼尖的学生已经看到铅笔就摆在笔盒里,而教师仍找得满头大汗,这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3.“故弄玄虚”:背离学生心理
  由于小学生受特定年龄、心理和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不可能按教师预设的路径去学习,因为其注意力往往被动态的、形象直观的情景所吸引。所以,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除了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外,还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用最符合学生实际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实现学生关注的目标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谐统一。如有位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3 Hobbies这课时,首先向学生呈现了许多她拍的照片,让学生看后说出她的爱好是什么。在一系列照片播放后,学生只是猜测她喜欢拍照片和花,就是猜测不到她想要的答案:种花和旅游。这样的做法背离学生心理,学生无法参透教师要表达的意思。
  二、呼唤有效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难道仅仅是为了“有趣”,给英语教学“精美包装”?不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情境的创设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创设:
  1.追求自然,贴近生活实际
   情境创设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真实面对学生的起点,自然展现学习过程。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可见,任何情境创设都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力求自然。这样,才能让学生扎实地学习英语。
  2.情境要直观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大多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情境,这样能引起他们的参与兴趣。
   3.情境创设要有延展性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能在教学中自然延伸。教师要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有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使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比如,前不久听我区小学教研员李丹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她创设了一个整体的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情境,将各个小情境之间用一根线连起来了,使各环节产生关联,并且与情境相联系,课堂复习效果紧张而又有趣。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不是教学环节的点缀,也不是课堂上随意的摆设。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情境应是:寓生活于教学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明确情境的意义,促使其感悟和内化所学语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语言情境,使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其他文献
以《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倒,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掌握英语词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牛津译林英语教材也正是把词汇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呈现的,这充分体现了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词汇教学的技巧各种各样,但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却不容易,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情景会话中自然呈现词汇,融词汇教学于语言交际之中,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实践证明,巧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能够使整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合作学习是新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我们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文章通过分析合作学习在中学低年级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一、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教材的改革指引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种种弊蔫,笔者大胆地推荐一种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源于职业教育。适
教师“教”得怎样是以学生“学”得怎样来检验的。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边教,一边随时从学生中收集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得更好。抓教学信息反馈应当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采取形式多样的反馈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抓课前反馈,提高备课质量   影响教师备课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着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而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都同词汇、语法紧密相联,其中语法中的时态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大多数教师教授时态的方式都较为单一,因此,许多学生在时态掌握上有很大缺陷,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一难题呢?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一、初二的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对话掌握得非常好,原因是课本中许多对话的学习都是由学生自己参与表演完成的。通
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英语是一门学科融合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语言。   一、融合思想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教书育人,育人德为先。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找好德育切入点,适时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如学习“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等礼貌用语时,既可对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良好的体态使学生感到亲切,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体态语言优化课堂教学:  一、准确运用距离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
当前经济形势下.金魏专业人才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结构差异。对于独立学院的金融人才培养,更应强调实践能力而不是理论水平。本文针对独立学院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