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传教士相关论文
摘要:日语教育指以日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的统称,对不以日语为母语的人为对象,来教授日语的叫做日语教育。同时,对以日语为......
一有个女孩说,她暗恋一个男生许久了,却不敢向他表白,生怕被拒绝时的尴尬,该当如何?我告诉她,毋须犹豫,直截了当向对方表白便可。......
宋传典是近代山东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德昌洋行的老板,曾为北洋政府山东省第三届省议会议长。他的崛起与英国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库林有着......
本文从西方传教士英译中国传统经典不可避免的文化偏见出发,分析和评论了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的特色,即鲜明的基督教色彩和西方文......
19世纪中期以来,来华传教士越来越重视儿童读物的翻译和创作,作品包括大量喻言集、童话、故事及小说,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小说的......
中国在明清时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们的笔下有一个清楚的形象变化的过程:从模糊的轮廓到清晰的外表再到整体被乌托邦化最后到形象的突......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在“中西之争”、“古今之争”中,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教育也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
14世纪以后,资本主义文化在欧洲萌生,并渐次向东方扩展其影响。以基督教传教士为媒介,“西学”——西方近代意识形态、科学知识输入日......
近代以来山东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除了在直接布道之外,他们还从事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改良活动。引进与改良农作物品种、参与乡村建设......
近代以来,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开始关注中国穆斯林群体和伊斯兰教,传教士安献令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自清末以来就密切关注中......
近代广东女子教育,以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女子学校为开端.广东地处中外贸易要道口,是基督教来华传教的前沿阵地,也是基督教传教......
在笔者考察的时期(1928~1941)内,西方的汉学研究正经历着从传教士研究向学院化研究的转向。从范围上来看,传教士所阅读的汉学著作涉及历......
客家源流问题是客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客家是否源起汉族曾几次引发客家研究的热潮,许多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也加入了这一论争。本文......
文章以目前所知中国大陆最早设立音乐课的宁波崇信义塾、安格妮丝·郭士立与宁波男童学校歌唱班、海伦·倪维思1850年代在宁波的音......
叙言在既往的历史研究中,鲜有比对赛典赤·赡思丁生平及贡献的研究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进行这项研究的挑战不是来自于语言,而......
明末清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该历史阶段两个王朝更迭,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格外活跃,资本主义萌......
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1.序言传教士译者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末开始持续到20世纪初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是一个身份独特的译者群体,他们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清朝末年,西医西药由英、美两国基督教传教士,作为传播基督教的有效途径从西方带来,传教士免费为居民施医舍药,借机吸引民众,......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与基督教来华传教士的办报活动密不可分。从内容上看,传教士所办报刊整体上虽然宗教性内容并不多,而是以介绍......
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西方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所从事的一些活动,包括创办女校、提倡天足、主张婚姻自由、教会妇女识字读经......
<正>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
中国在明清时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们的笔下有一个清楚的形象变化的过程:从模糊的轮廓到清晰的外表再到整体被乌托邦化最后到形象的......
<正>三、传教士与学校音乐的制度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教会学校的增多,对教育热心的传教士逐渐认识到各自为政的弊端,从而开......
成立于1922年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华西边疆②研究为宗旨的国际学术机构,是近代华西文化史上一个具有独特意义......
1815年,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启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序幕。之后,传教......
<正>在中国所有的思想家中,孔子是西方研究和评论最多的一位;作为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自然也成为国外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典......
最早游历蒙古地区的西方人也是最具典型西方精神身份的基督教传教士,而柏朗嘉宾和鲁布鲁克又是这些传教士中最早到过蒙古地区并留......
明清以来苗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刘援朝苗族地区的制度化教育体系是从明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在明以前,只有部分开发较早的苗族地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