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理论相关论文
一、基础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1.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是中学化学中反应原理的重要考点,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下面总结如下。 1.两大理论 (1)......
摘 要: 本文通过不同的例题分析,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构建与应用,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明确化,并分析了电离理论、水解理论、电......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没有盐的概念.本文引入竞争平衡来处理电离理论中的盐的水解程度及影响因素问题,既拓宽了质子理论的应用又便于......
用具体事例说明某些教科书根据电离理论定义酸和碱是欠妥当的.指出用质子论定义酸和碱比较合理.......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大小比较的问题是高中化学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化学复习的重难点.此类试题,由于涉及电离理论、水解理论、守恒思......
【摘 要】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判断是新课标高考必考内容,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失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有关“粒子”浓......
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同,在实践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中存在对化学史的错误描述、过度简......
电离理论在众多科学家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电解质是电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高中化学对电解质的诸多判断成了部分试题甚至......
<正> 阿累尼乌斯是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庄园,父亲是乌普萨拉大学的学监(相当于总务长)和庄园的总管,......
<正> 以创立电离理论而蜚声世界的瑞典杰出的物理化学家斯万蒂、阿仑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是一位勇于突破创新、顽强捍卫科学......
在化学领域中,为开创物理化学而作出重大贡献的是1901年、1903年和1909年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不同国籍的化学家:范霍夫(荷兰)、......
文章主要阐述了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及学习原理,提供了电解质概念学习的任务.电解质概念是物质分类概念同时也包含着化学基本理论,电......
远在现代化学发展之前,人们对于酸碱的认识是从一些具体酸碱物质所显示的现象开始的。十七世纪后半叶,已经积累了大量酸和碱的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通过解读电离理论的发展史,挖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中的难点,探寻教学迷思,认为解决好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正>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还有人在研究它,发展它。为了更深刻......
无机化学是与高中化学联系比较紧密的后续化学课程。为了突破大一新生化学知识原地踏步走的无机化学学习现状,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概......
1887年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中是成就光灿、意义深远的一年。在这年,瑞典化学家S.A.Arrheniuu在充分的实验验证的基础上, 全面地阐述了......
科学史教学被认为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有效途径,科学争议能够从科学知识的持久性、个体性、证据的属性等方面很好地说明科学......
<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能有效地......
对中学阶段所学的阿仑尼乌斯电离理论和大学阶段所学的酸碱质子理论在解释盐类的水解问题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
<正> 1884年瑞典化学家阿伦纽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学说,是化学发展中的一次带有革命性的重要发现。它同原子论、分子论和元素......
说课提纲: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几点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已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
利用化学史教学是很多教育研究者一直鼓励的一种教学模式,渗透化学史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透彻领悟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表现......
1人们对溶液的早期认识人类应用溶液有悠久的历史,水、动植物体液、醋、酒都属于溶液.据记载,在4、5世纪时,希腊炼金术士辛内索(Sy......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特色 1.地位。高二化学第四章在化学新教材中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