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文学相关论文
饶芃子立足于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基础,不断拓展出新的学术视野,在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开拓出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用心耕耘,用心浇灌,尤......
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西古典文学的比较。导致中西古典文学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是两个最根本......
本文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能否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它的质,在于它有没有自己区别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苏联、......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内,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正式诞生的时刻已经临近。笔者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近两年来(七八年秋天至八○年......
<正> 香港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在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但大量的论著的出现,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的事。开始是多人合集,后来渐有个人......
"隐喻"和"寓言"是中西文学共有的古老修辞方式。在中西比较文学中,隐喻和寓言似乎是建立所谓"共同诗学"的理想切入点。但是,自20世......
<正> 自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洲诞生以来,比较文学史上接踵出现了三大流派:即一、注重文学之间“关系......
尽管《水浒》和《失乐园》两部作品著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也具有不同地位和影响力,但其具有共同的母题:不堪压迫,反抗强权,因此具......
<正>一九四四年,三月五日(农历二月十一),出生于浙江绍兴郊外的洋港村。祖籍萧山。排行第二,上有大其两岁的哥哥谢天健,后有三个弟......
<正> 一九七九年,或许是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进入"自觉期"的一年:钱钟书《旧文四篇》、《管锥编》前四卷,杨绛《春泥集》、范存忠《......
出身比较文学而从事中西比较诗学及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是众多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共同学术选择。近年来,北美比较文学界......
歌德当日所言之"文学的通性",今天更多指向"相异"的通性。这一新发展替比较文学带来了更多机遇,使之从传统的类比或影响研究狭仄限......
<正> 三十多年前,当代语言协会的比较文学研究小组——在弗伦兹(Frena)和安德森(Anderson)教授的倡导和努力下,在印第安纳大学举行......
【正】 比较文学在其漫长的百多年发展史上,主要而又大量的研究课题与成果,都囿于西方文学的领域之内。对此,只需浏览一下那些权威......
《嘉莉妹妹》和《德伯家的苔丝》这两部英美工业题材作品为我们展开了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广阔画卷,而包括我国重要工业题材作家胡小......
【正】 本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这期间,台港的比较文学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下我们......
【正】 比较方法是比较文学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正如雷马克所指出的:“总的目的、重点和处理都必须是比较的。”但是,这种比较又......
【正】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10月17日,是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大学,所设研究院提供博士课程六项及硕士课程二十九项,中西比......
在探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前景时,“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当代中国美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刊与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青年学术......
【正】 “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被采用。一八八六年,英国学者波斯尼特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的出版,......
刘若愚致力于以西方文艺理论新概念阐释中国文学及批评,其研究则主要借鉴艾布拉姆斯对于宇宙、作品、艺术家、观众之间关系的理论,......
1985年夏,我坐在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去出席比较文学会议。窗外,向后急驰的绿树远村,恰如我不平静的心潮……,80年代初,我虽然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