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现象相关论文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
物理规律和物理过程中存在着和谐的对称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来源于物质世界存在某种 对称性,使得物理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
现代电教媒体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
<正>《轴对称图形》一课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首次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小学阶段......
<正>"对称"(Symmetry),一个广为人知、应用广泛的词,其表意之丰富、之深遽,堪与物质、存在、规律等词同列上位;其在哲学、数学、人......
近日参加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轴对称图形》的公开课,对比小学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作如下分析思考:1初中课堂......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师: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6页例3、例4及"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亲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课前慎思】林清玄在《心美,一切皆美》中说:"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
<正>"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基本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该课内容简单,教学活动......
<正>《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内容进行分段安排。如何恰当地把握学习"度"的问题,显然是......
曲岸说案:“资源太多等于没有资源,有用的资源才是有效的资源”,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如何有效应用资源,增进整合效果,成为诸多研......
<正>教材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6-61页。设计思路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
<正>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中,笔者听了一堂二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对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感受......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7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外实物与镜......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第六册114页、11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设计理念: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实物图......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1.初步感知。(1)......
<正>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刘桂芹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刘老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元素,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
<正>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对称现象并不陌生。这节课,我首先创设了实验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
<正>北师大版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等。本单元的内......
<正>【课前思考】"轴对称图形"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知识,并将在四年级及今......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一、观察生活,感知对称现象1.欣赏对称现象。师:同学们,你们......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体现数学的本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第一学段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编排在一个单元,更好地凸显了图形运动的本质内涵,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
<正>【课前思考】"轴对称图形"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知识,在今后还会进一步......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
期刊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识别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
<正>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
<正>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
<正>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社会资源教学化开发"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成员校,我们在研修中心王彦伟老师的引......
<正>"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
<正>关于理想课堂的构建,人们往往会从教师主体的智慧引领、学生主体的亲历体验等维度展开探索。而事实上,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
<正>教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6-61页。设计思路: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
<正>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常常给人一种匀称美、......
<正>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轴对称图形"一课,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对解读文本与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