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相关论文
底边界层(BBL)是流体与底床相互作用的前线,经过底边界层的沉积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过程-产物关系是什么?发生各种现象的机理是什么......
入海河口的最大浑浊带一般位于河口盐、淡水交汇处,含沙量显著高于其上、下游,同时,近底层水域长期存在着高浓度悬沙聚集的现象。......
大河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也是海洋和陆地物质交换的过渡地带。近40年来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驱动下,世界上......
钴(Co)对海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河口是陆源物质进入海洋的重要界面,而Co在长江口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针对长江口北港、南槽生态航道的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和航道发展需求,梳理已建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生态化建设情况,提出长......
长江口沉积物总有机碳(TOC, Total Organic Carbon)含量会随着外源磷的输入而发生变化。采用泥(沉积物)水质量比约为1:1,周期为56d的室内......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河口区域的分布特征和环境行为对于研究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基于1960—2019年长序列实测径流、潮位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Theil-Sen估计分析了长江口径流变异和海平面变化趋势,结合MIKE2......
为了解长江口新成陆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对上海市横沙东滩71个采样点土壤中8种重金属(铜、铬、镍、锌、铅、镉、......
根据2018年5—7月以及2019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Coilia mystus)样本,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凤鲚的肥......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中华鲟幼鱼保护区水域(30°15......
基于对长江口徐六泾国控断面2014-2018年水质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选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6项水......
悬沙浓度是河口的重要自然属性之一。河口悬沙浓度变化与河流入海水沙通量以及河口潮汐、波浪等多种因素有关。河口悬沙浓度变化对......
基于2019年秋季长江口及临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要素调查数据,从水质和沉积物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水质评价综合模型,以了解长江口及邻近......
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江口水域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比,阐述长江口鱼类......
基于GNOME溢油模型模拟长江口外锚地发生溢油时的漂移轨迹与扩散情况,先利用FVCOM建立潮流场,并选用主导风作为常风场,一起输入GNO......
长江上游人类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河口地区洪枯季径流量,并进一步影响潮流不对称特性。而潮流不对称对......
长期以来,长江口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文章分析了长江口生态环境存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
径流是影响河口水沙输运的关键动力之一。以长江口为例,历史最大洪水为1954年的92 600m~3/s,但以往洪枯季水沙观测期间的大通流量......
河口最大浑浊带常位于入海河口的盐水与淡水交汇处,含沙量显著高于其上游和下游,最大浑浊带在河口地貌发育、三角洲演变过程中具有重......
潮汐河口泥沙运动复杂多变,科学划分泥沙运动形式并评估其对航道淤积影响,是厘清航道淤积泥沙来源、制定有效减淤措施的关键。基于长......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全球大型河口区低氧事件频发。近岸水体低氧、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赤......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发源自青藏高原,并向东经由上海入东海。长江口包括刀鲚在内的一大群洄游型鱼类提供了合适的......
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包括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渔场)在2007~2009年春、夏2季的调查监测资料,利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法......
潮滩是陆地与海洋之间重要的生态过渡地带,具有复杂的生态过程和重要的服务功能.受陆海交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滩处于高度动......
自上世纪80年代来,长江干流水沙输运量急剧减少,由此可能改变长江泥沙入海通量,并可能对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造成侵蚀,从而对长江口水......
通海河槽作为连接河流与海洋之间的“桥梁”,是河口地区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和主要载体。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对外开放最为发达的......
轮虫处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受到水体中盐度、温度、泥沙含量等非生物因子而变化,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
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是长江口中、高潮滩优势底栖动物之一,其种群行为对长江口盐沼湿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合多种......
基于长江口3个区域潮间带(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监测数据,对长江口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 表......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植被覆盖与潮沟网络间的关系对保护九段沙湿地意义重大.基于长时序Landsat和HJ-1A多光谱......
近年来,针对文物在海水中的细菌性腐蚀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域沉积,但关于咸淡水混合水域的腐蚀性细菌研究鲜有报道.河口及近海岸水域......
河口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该区域咸淡水交汇、径潮流相互作用。细颗粒沉积物的起动、絮凝、沉降和最大浑浊带形成演化等河口......
海水中的溶解氧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同时对稳定海洋生态环境及各个地球生物化学参数的正常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海水中......
海岸带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易受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抵御未来......
河口是河流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是一个高度动态且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河口潮间带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且物种多样性......
河口余水位是影响水深和水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河流、海洋、气象等诸多要素影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其主要取决于径流量、潮汐和风......
河口海岸带是陆海界面的动态地貌单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快速动态变化之中:一方面,河口海岸带感潮河流受到潮汐等因素的影......
河流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陆地通过河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陆源有机碳(OC),其中大部分陆源OC会在河流内沉积或转化为CO2释放到大气......
开展枯季河口悬沙输运机理研究对于揭示弱径流条件下的陆海相互作用、河口季节性冲淤和水沙关系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根据201......
夏季,长江口底层极易发生大面积低氧甚至缺氧.比较2016和2017年夏季长江口缺氧区(DO160μm)特征发现:2016年群落丰度和生物量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