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传统方言学的框架下利用历史地理、音系学、实验语音学、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对广东、海南闽语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如下成果:
首先解决广东、海南闽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的历史发展,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看出广东、海南闽语的成型大约在宋代。
其次解决闽语声母系统到底有哪些成分,它们在分布上的特点和格局,将广东、海南闽语的声母放在整个闽语声母的大格局中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解决一些辅音语音的性质究竟如何——对他们进行了实验语音学的研究,对海南、粤西、粤东的一些声母作了研究,看到了它们的特色。
第四解决语音成分的语音价值和角色的问题——以成摄至统摄的韵母演变情况为例。主要的观察点有两个:元音、鼻音及相应的塞音韵尾。它们与本土闽南话的联系情况怎样?因为出去的变了,留守了照样也变了,也许变得会更大。
通过几个专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粤东、粤西、海南、隆都等闽语方言岛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总的来说粤东与海南的差别较大,粤西则是系统上与海南接近,但是有许多与粤东闽语相关、相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