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菌交配型及其有性生殖对群体多样性作用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威胁世界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病害。合理选用和布局抗病品种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经济、有效、环保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新的小麦条锈菌毒力小种的产生常常会导致抗病品种抗性的失效,造成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近年研究表明,有性生殖是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产生新小种的重要途径。担子菌的有性生殖包括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大类,其中异宗配合又包括二极性交配型系统和四极性交配型系统。担子菌的交配型基因主要包括两类,即编码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的A交配型基因(HD基因)以及编码脂肽信息素和信息素受体的B交配型基因(P/R基因)。目前,小麦条锈菌的交配型基因以及交配型系统尚不十分清楚,有性生殖对其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作用也仍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通过克隆条锈菌HD1基因,鉴定小麦条锈菌的交配型系统和转主寄主小檗(Berberis spp.),检测和分析中国条锈菌自然群体以及构建的小麦条锈菌有性群体的HD1基因组成,并基于检测结果对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分析,对小麦条锈菌的交配型得到进一步认识,揭示有性生殖对小麦条锈菌变异和流行的作用,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条锈菌HD1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保守性。本研究从条锈菌自然群体中共克隆获得11种HD1基因序列,其中10种来自于小麦条锈菌,1种来自于大麦条锈菌。从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以及自然群体的HD1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小麦条锈菌的HD1基因具有一定多样性和保守性。基因PstHD1-e8是当前中国流行的小麦条锈菌中主要的HD1基因类型;相比于小麦条锈菌,基因PshHD1-e1是大麦条锈菌所特有的HD1基因类型。2.小麦条锈菌交配型系统为四极性交配型系统。含有相同HD1基因类型的性子器间交配后产生锈子器的概率为0%,含有不同HD1基因类型的性子器间交配后产生锈子器的概率为45.5%,且基于0-1分布参数区间估计,后者产生锈子器的概率小于100%的置信度为99.5%,表明小麦条锈菌HD1基因在其有性生殖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同时还存在与HD基因不连锁,且在有性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因。3.有性杂交是小麦条锈菌群体HD1基因组合类型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小麦条锈菌菌系间有性杂交产生的后代菌系HD1基因组合类型异于亲本,而有性自交产生的后代菌系HD1基因组合类型与亲本一致,不生产新的HD1基因组合类型的菌系。4.西北越夏易变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的HD1基因组合类型丰富,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中国11个省份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中至少存在25种HD1基因组合类型,其中甘肃省和陕西省最为丰富,甘肃省至少存在14种,涵盖了除新疆和西藏外的其他9个省份大部分的组合类型。在该地区,相同HD1基因组合类型的菌系之间以及不同HD1基因组合类型的菌系之间的毒力表型均存在差异,表明该地区的小麦条锈菌自然群体中存在复杂的遗传物质交换和变异。5.西藏和新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基于中国11个省份采集的小麦条锈菌HD1基因检测结果的群体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西藏和新疆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群体组成均具有独特性,且与其他地区群体的遗传相似度较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西藏小麦条锈菌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菌系的HD1基因组合类型为T1(PstHD1-e2和PstHD1-e4),该组合类型的菌系仅在西藏分布,新疆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T4(PstHD1-e3和PstHD1-e8)菌系仅在新疆分布。6.云贵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小檗资源,该地区8种小檗被鉴定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云贵高原的49个调查地点中有43个地点发现了小檗。8种小檗是首次被报道可作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包括B.julianae,B.tsienii,B.veitchii,B.wilsonae,B.wilsonae var.guhtzunica,B.franchetiana,B.lepidifolia和B.pruinose。
其他文献
由布氏白粉菌(Bgt,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大麦区常见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小麦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良。挖掘白粉病抗性新基因,培育和种植具白粉病抗性的小麦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本课题组通过染色体工程和远缘杂交等方式创制了一批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经过初步的白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5个抗性材料
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时滞板模型非自治吊桥方程和非局部阻尼梁-弦耦合吊桥方程解的长期动力学行为.论文第一部分,考虑带有非线性阻尼和时滞的以板为模型的非自治吊桥方程一致吸引子的存在性.首先,我们应用算子半群理论证明了解的适定性.其次,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获得了过程族{Uσ(t,τ)}(σ ∈Σ)一致有界吸收集的存在性,进一步证明了过程族{Uσ(t,τ)}(σ∈Σ)是一致渐近紧的,从而得到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一类具H(?)rmander象征的拟微分算子和CMO函数生成的交换子在广义权Morrey空间上的紧性,同时也研究了该类拟微分算子和BMO函数生成的交换子在广义权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对集合E={[b,T]f:f∈ F}在加权Lp空间上的估计,得到了集合E={[b,T]f:f∈ F}在广义权Morrey空间上为完全有界集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权不等式等
小麦条锈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小麦生产。其病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依赖其侵染结构“吸器”分泌效应子抑制植物防卫反应并建立寄生关系。因此,鉴定条锈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效应子、探究效应子的功能,对开发持久抗病种质资源有着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鉴定到两个多糖去乙酰化酶基因Pst_13661和Pst_13662,二者相似度为80%,发现
本文研究了如下形式的非齐次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爆破解的存在性和驻波解的稳定性iut+Δu-V(x)u+|x|-b|u|2σu=0,x∈RN,t≥0,其中V(x)=Σj=1N aj2xj2,aj∈R.当a1=a2=…=aN=0时,该方程在L2超临界的情况下,利用构造的不变集以及Gagliardo-Nirenberg不等式建立了爆破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且证明了对任意大的μ,存在u0∈H1,使得E(u0)=
本学位论文借助Kurzweil-Henstock积分理论和广义常微分方程理论,利用滞后型测度泛函微分方程y(t)=y(t0)+integral from n=t0 to t f(ys,s)dg(s)和受到扰动后的滞后型脉冲测度泛函微分方程y(t)=y(t0)+integral from n=t0 to t f(ys,s)dg(s)+integral from n=t0 to t p(s)du(s)
近几十年来,非局部扩散系统的行波解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行波解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平移不变解.在数学理论的研究中,行波解可以揭示系统本身的很多重要性质.在实际应用中,行波解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有限速度传播和振荡现象.在行波解的研究中,行波解的稳定性和波速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课题.本学位论文将主要研究三类非局部扩散系统的行波解的稳定性和波速.首先,研究了时滞非局部扩散方程的双稳波前解的波速符号.借助单调半流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分数次极大算子及其交换子分别在齐型Orlicz空间、广义齐型Morrey空间、广义齐型Orlicz-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估计.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通过齐型Orlicz空间、齐型弱Orlicz空间、齐型Lipschitz空间的定义及性质,结合齐型空间上的Holder不等式及Minkowski不等式等工具以及函数分解方法,利用Hardy-Littlewood极大算子M分别从LΦ
本文首先基于离散时间正规鞅平方可积泛函空间L2(M)上的量子Bernoul-li 噪声 {(?)k,(?)k*:k N},定义了 L2(M)上一族有界线性算子((?)σ,(?)σ*:σ ∈Γ},讨论表明,该算子族满足典则反交换关系、幂零性及复合可交换性,此性质与量子Bernoulli噪声相似,故称之为Γ-指标集量子Bernoulli噪声.这里Γ是N的有限幂集.接下来讨论了广义计数算子Nh与Γ-指标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是由麦二叉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病毒病害,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小麦黄矮病病原为BYDV-GAV,感病小麦呈现植株矮化、分蘖减少、叶片倒V字型黄化等一系列症状,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发病严重的麦田产量减产可达到60%左右。病毒的运动蛋白(M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