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援助作为二战后影响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在国际政治冲突的善后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也深入影响到相关国际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然而学术界对对外援助在国际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援助国援助的动机与受援国所受影响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从国际政治理论的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当下主流的三大对外援助理论流派: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论、理想主义的国际道义论、世界体系论的剥削论。美国作为二战后崛起的超级大国,在面对一系列国际地区问题时,它除了利用传统的手段如:外交、军事、政治等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外,还经常利用援助这一方式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在有关美国利用援助实现其战略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中,美国对埃及、以色列的援助是其对外援助政策的典型代表。对埃及、以色列的援助作为美国中东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它不仅对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全球能源安全,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政治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1945年到1976年这段期间美国对埃及、以色列援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届政府时期美国对埃及、以色列的援助政策,从而总结出这些援助是如何为实现美国中东战略服务的。尽管美国为实现其战略目的,分别对埃及、以色列实施了一系列援助政策,然而对两者的援助政策则天差地别。本文试图从美国对埃及、以色列的援助政策中概括出这种政策的差异性特征。同时追本溯源,去探讨影响这一政策差异背后的因素,即战略利益、犹太利益集团、决策者的个人偏好。美国出于一系列因素考虑,对埃及、以色列实行截然不同的援助政策。然而这一援助政策,在国际政治现实中虽然曾一时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可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恶果。例如,以色列在中东的强硬政策,美国软实力的削弱、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兴起。这种政策不仅让中东地区实现永久和平过程更加复杂化,而且给世界和平与发展抹上了一层阴影。最后,本文通过追溯1945年到1976年这段时间美国对埃及、以色列援助历史,借助相关对外援助理论,来比较分析美国对埃以援助政策差异。同时研究其形成差异的相关因素及这种差异政策带来的影响,从而探究美国如何通过运用对外援助这个工具来实施其对埃及、以色列的外交政策,最后达到维护其中东战略利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