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武汉市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平战转换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梳理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的关键要素,结合扎根理论分析构建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为我国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方法】(1)以“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战转换机制”等作为检索关键词,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归纳总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武汉市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平战转换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梳理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的关键要素,结合扎根理论分析构建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为我国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方法】(1)以“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战转换机制”等作为检索关键词,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及平战转换机制相关研究现状。(2)邀请40名武汉市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医院管理、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专家教授进行关键知情人深度访谈,了解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的关键要素。(3)运用扎根理论对定性访谈内容逐一进行编码,构建平战转换机制关键要素的相关概念和范畴,共有5个核心范畴,12个主范畴和29个次要范畴。(4)随机选取武汉市江汉区、黄陂区、武昌区、江夏区及东西湖区共20家医疗机构论证平战转换机制关键要素的有效性,发放问卷138份,保留有效问卷118份,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5)选取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对武汉市59所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战转换的经验措施进行深层次剖析,为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构建提供实证参考。【结果】(1)总结武汉市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实践经验疫情初期武汉市应急医疗救治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应急人才队伍不足、核酸检测压力大、应急医疗物资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筹指导,各医疗机构通过构建应急管理体制、集中医疗人才队伍、强化核酸检验水平、保障应急防疫资源和实施分级分类诊疗等平战转换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2)构建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本研究构建的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由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专科救治和基础资源五个关键要素组成,从动态性的视角研究关键要素的变化,即组织管理从平时常规的应急预警和风险监测管理转换为集中的应急处置管理,人力资源从平时培养储备应急人才队伍转换为应急人员的集中调配,基础资源从平时的资源储备管理转换为资源统筹调配使用,专科救治要素从平时传染病的日常防控转换为重大传染病的专项检测和救治,医疗服务要素从平时规划设计医疗服务流程和建筑空间转换为基础设施改扩建及实施分级分类诊疗。重大传染病突发时,集中统一的组织决策作为行动纲领,组织运行保障制度措施落实,应急预案规范各工作环节,及时转换基础建筑设施和落实有效的分级诊疗保障患者收治,配备充足的应急人员,充分利用各类基础性资源,发挥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医疗救治。(3)提出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管理策略本研究主要围绕平战转换机制的五大关键要素,结合武汉市防疫实践经验,提出完善组织管理顶层设计、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提升传染病专科服务水平、压实感染防控责任,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加强专业应急培训、完善应急防疫物资储备、打通网络信息共享、强化应急医疗救治服务、优化应急设施布局等管理策略,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结论】(1)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保证应急救治工作更灵活高效平战转换机制是指政府及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并以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为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医疗救治工作的总和。依据重大传染病的自身特点及进展情况,由政府统筹调配现有医疗资源,组织实施快速高效的平战转换,把握平战转换过程中的各项关键要素,即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基础资源、专科救治及医疗服务五个方面,注重平战转换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间的协作与交互,保证应急救治工作更灵活高效。(2)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具备推广价值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摆脱了静态研究的束缚,从动态性的视角研究关键要素的变化,以平战转换过程为核心,兼具科学性和完整性。对比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初期以及后疫情时期,武汉市与西安、深圳等城市所采取的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措施都行之有效,并都聚焦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专科救治、基础资源、医疗服务等关键要素。因此,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3)通过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平战转换机制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反复爆发的当下,有必要对现行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巩固完善,强化各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即实施平战转换机制,以机制关键要素的多项具体工作为切入点,把握各关键要素在进行平战转换时所需的必要条件,能为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其他文献
我们国家国土幅员广阔,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人文条件差异很大,由此也呈现出不同的传统民居样式。从历史发展到今天来看,人们对民居的建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方面有很明显的特征。相对于现代建筑而言,传统生土民居是适应当地地理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及人居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生存环境却受到
军事绘画以战争、军队、军人生活为主要题材,展现不同时代的军人风貌,还原不同年代的军营风采。女性形象是建国后中国军事绘画中一道瑰丽的风景,呈现出时代意蕴所赋予的文化载体特征和意识形态表述策略。军事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一个从模糊走向清晰的演变过程,而这些变迁总是反映出与父权背景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女性形象在军事绘画中逐渐摆脱传统文艺作品中符号化的性别定位,彰显出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具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是考评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事件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缺乏应急快速检测和现场执法监测技术,对食品中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主要应用表面增强试剂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技术,重点针对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违规添加的碱性嫩黄Ⅱ、碱性橙Ⅱ、皂黄、二甲基黄
在新课标的推行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因此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思辨性阅读和思辨性表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设计的意义,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细节展开探讨。
慢性肾脏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归宿是肾纤维化,而肾纤维化的诊断目前依赖于有创的肾活检,因此寻找简便、无创的诊断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囊泡,内含蛋白质、mRNA、miRNA等物质。本研究以慢性肾脏病合并肾纤维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尿液外泌体含量,采用BCA法测量外泌体蛋白质含量和纳米颗粒跟踪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临床缺乏有效治疗的手段。近年来,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被证实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是一个广谱的肿瘤预后标志物。HDGF过表达与恶性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HDGF下调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策略。采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介导特定
研究目的1.实验部分通过建立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在细胞水平上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观察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否与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2.临床部分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研究方法1.实验部分实验一:H9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不同组织来源MSCs在免疫调控功能上仍存在巨大差异。但目前关于不同组织来源MSCs免疫调控功能差异发生的潜在机制尚未清楚。此外,有研究发现MSCs与成纤维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表面标志物表达、增殖能力、分化能力和免疫调控能力。但两者细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通常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尽管近年来对肾间质纤维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巨大进展,但是对其关键的机制仍不明确,并且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证明了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随后我们应用糖代谢基因微阵列检测方法发现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表现为代谢方式由氧化磷酸化向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的大量排放,给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是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机制,从而控制其排放量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山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莫能菌素和植物油对于山羊瘤胃发酵甲烷排放的抑制作用。研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