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内外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突变对预后分析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和EGIST(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预后的关系并研究EGIST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规律对预后的关系,以期为胃肠道内外间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胃肠道内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时间,根据生存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来评价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多因素对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EGIST的基因突变分析单因素分析各指标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法,Kaplan—Meier法绘制相应累积生存函数曲线。结果:(1)GIST组成功随访到患者330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3%;71%。单因素分析: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危险度、肿瘤是否破裂、是否侵犯周围组织、Ki-67%、是否服用格列卫与GIST患者生存率相关(P均<0.001);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是否破裂、危险度、是否服用格列卫与GIST患者生存率相关(P均<0.05)。(2)EGIST组成功随访到患者27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5-135个月,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5%;47%。单因素分析:核分裂像(P=0.017)、肿瘤破裂(P=0.044)、肿瘤侵犯周围组织(P=0.046)与EGIST患者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危险度(P=0.026)、肿瘤直径(P=0.045)、核分裂像(P=0.029)、肿瘤破裂(P=0.042)与EGIST患者生存率相关。(3)330例GIST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06.00±2.67个月,EGIST患者平均生存时间63.00±7.55个月。单因素分析核分裂像(P=0.017)、肿瘤直径(P=0.040)、危险度(P=0.022)、CD34(P=0.017)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中高危GIST相比,EGIST核分裂像更高,肿瘤直径更大,危险度更高,CD34表达更强。EGIST和GIST1/3/5年生存率比较,EGIST患者预后不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7例EGIST患者中检测到c-kit突变14(51.8%)例,PDGFRA突变6(22.2%)例,均为外显子18D842V突变。野生型7(25.9%)例。c-kit突变患者中,外显子11突变者11(78.6%)例,外显子9突变者3(21.4%)例。外显子11突变者平均生存时间75.26±9.25个月,外显子9突变者平均生存时间43.40±10.57个月,外显子18突变者平均生存时间29.67±10.87个月,野生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0.67±10.87个月。其中外显子11的主要突变形式包括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点突变。其中缺失突变6例(54.5%)是最常见的,其次是插入突变3例(27.3%),最后是点突变2例(18.2%)。其中缺失突变的患者较插入突变和点突变患者预后不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结论:(1)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破裂、危险度、术后服用格列卫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2)危险度、核分裂像、肿瘤破裂、肿瘤直径是影响E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3)相比GIST,EGST患者预后更差。(4)EGIST的基因突变频率和位点与GIST相似,最常见突变位点是c-kit外显子11,其中缺失突变类型预后最差。
其他文献
背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融合术具有很好的融合率和临床成功率,可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因此被视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术式。然而,这种内固定兼节段融合的方式丧失了病变节段的活动能力,致使相邻节段活动能力代偿性的增加,从而加速了相邻节段的退变。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和器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脊柱手术逐渐从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转变。内窥镜下颈椎微创手术主要分为后路内镜下颈椎椎间孔成形术(Posterio
学位
目的:探讨BMI联合腰围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因罹患结直肠癌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及治疗的18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统计患者BMI、腰围、伴随疾病、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发热、吻合口瘘等)基本情况。本研究结果将评价肥胖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为9人(5%)
学位
研究背景: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其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排名第三。骨肉瘤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然而,通过外科手术很难确保肿瘤细胞被完全清除,残留的骨肉瘤细胞可以在骨组织内和周围存活,从而导致肿瘤复发。为了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外科手术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已成为骨肉瘤的标准治疗策略。然而,全身化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脱发、呕吐和骨髓抑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
学位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模型在腰椎屈伸位片及腰椎CT轴位片上自动测量腰椎间成角、椎体间位移及腰椎CT横断面小关节角度的可行性,同时探究腰椎小关节角度与性别、年龄、腰椎节段的关系,最后探究腰椎小关节形态的变化是否与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有关,探讨腰椎小关节结构变化在腰椎滑脱及动态椎间不稳的发展规律。方法:使用选取解剖标志点的方法测量腰椎间成角、椎体间位移及腰椎CT横断面双侧腰椎小关节角度。每个标志点由人工进行
学位
研究背景:骨骼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事实上,小骨缺损通常通过自我修复来愈合。然而,严重的创伤、骨肿瘤切除和骨感染会导致大面积的骨缺损,超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依靠人工干预后的自体骨修复。此外,由于自体骨数量有限、骨移植部位受损和移植后骨坏死等并发症,科学家正在不断寻找有效的骨替代物。近几十年来,组织工程平台利用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生产骨替代品。随着骨修复需求的增加,骨组织工
学位
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病种之一,其中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为凶险,死亡率极高,手术治疗为目前唯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涉及复杂且吻合口较多的主动脉弓部重建,深低温停循环及较长的体外循环与停循环时间,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手术治疗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中仍是极
学位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个多发于青少年人群且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NSSI的治疗主要分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物理治疗和移动治疗等,但目前对NSSI干预理论尤其基于循证治疗基础上的相关证据不足。该文主要就近5年来青少年NSSI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背景: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见于老年人,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6%,约占髋部骨折的54%,多由摔倒等低能量损伤导致。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较为少见,约占该部位骨折的3%,多由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创伤导致。Pauwels分型为临床中常用的股骨颈骨折分型,其将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分为三种类型:Ⅰ型,Pauwels角小于30°;Ⅱ型,Pauwels角介于30°和50°之间;Ⅲ型,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PGP9.5标记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PTC的临床参数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指导PTC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为诊断PTC伴随颈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进行手术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共有104例标本,其中PTC组织共4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学位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逆行球囊扩张、腹腔镜、开放三种不同术式治疗上段输尿管医源性狭窄来了解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进而对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所有上段输尿管医源性单侧、单发狭窄、狭窄段≤2 cm、轻中度积水、狭窄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参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本次课题研究共纳入患者66例,术前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手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