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理智与情感》中的言语反讽翻译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论是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于1999年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语用学理论,顺应论主要论述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两大特征:一方面,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另一方面,语言的使用主要是从语境关系、语言结构、动态顺应及顺应的意识凸显性四个方面做出顺应的过程。  作为语言交际和文学创作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言语反讽长期以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言语反讽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具有丰富语言表达、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的功能。鉴于反讽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关于反讽的翻译业已成为翻译的一个热点。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反讽翻译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修辞学和文学的范畴,而是从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审视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反讽包括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及情景反讽等,本研究基于顺应论视角,对《理智与情感》中言语反讽的翻译再现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阐释顺应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从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两个层面对原文做出动态顺应;同时,研究展示了言语反讽翻译的效果。研究发现:1)言语反讽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顺应过程,故顺应论对言语反讽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2)在《理智与情感》言语反讽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中的各要素进行了合理顺应,因而成功再现了原文的讽刺风格,实现了反讽效果。  研究表明,将顺应论运用于言语反讽翻译,不仅拓宽了顺应论的适用范围,也为研究言语反讽翻译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因此,从顺应论这一语用学的理论视角剖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讽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的文学独具特色。历史小说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芥
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美国女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她一生学术兴趣广泛,涉及到文学、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桑塔格与西蒙·德·波伏瓦(1908-1986)、汉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从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颁布旨在增进劳动者福祉的《黄金诏书》开始,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已有近130年的历史。经过
后殖民主义旨在抵抗西方帝国主义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霸权,消除“中心”和“权威”,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一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翻译理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2006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由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汉译本中的词汇选择来反映翻译者的主体性。   文章首先全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两位重要的黑人女性作家。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被公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河之作。小说充分展示了黑人女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秀丽的自然风景,陕西境内的名胜古迹遍布各处,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景区介绍的英文翻译在旅游资源宣传过程中
对于所有职业DOTA2选手来说,一年一度的国际邀请赛是他们放飞梦想与展示自我的最高舞台。不过,对于BurNIng来说,今年的TI3对他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  TI3前,BurNIng已经决定在今年与DK的合同到期后退役,这也意味着今年的TI3是他最后一次站在这个梦想的舞台上。但是,由于在TI3中的失利,BurNIng的“最后”一次西雅图之旅显得并不是那么完美。  TI3后,各方都对BurNIng进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焕发异彩的三位女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她们各自创作出了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作品。在这三个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