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是濒海大国,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安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台风风暴潮作为海洋环境安全事件中典型的海洋动力灾害,每年都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现阶段针对台风风暴潮的应急保障工作面临多部门、多专业的融合难题,缺乏统一的应急保障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的课题背景下,本文探索了台风风暴潮情景推演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情景推演为框架,能够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濒海大国,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安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台风风暴潮作为海洋环境安全事件中典型的海洋动力灾害,每年都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现阶段针对台风风暴潮的应急保障工作面临多部门、多专业的融合难题,缺乏统一的应急保障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的课题背景下,本文探索了台风风暴潮情景推演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情景推演为框架,能够支持“监测—预测—分析—处置”一体化的应急保障平台搭建。本文从理论出发,深入研究模型算法,并将理论和模型工程化实现,应用到具体的灾害案例中。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了研究:(1)构建海洋环境安全事件情景推演理论体系,阐述情景定义、分类分级、演化模式及组织存储等相关理论。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情景推演总体技术路线,将情景推演分为情景构建、情景分析和情景可视化三大模块。(2)聚焦情景分析模块,从事件链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事件链综合风险分析方法。完善事件链的形式化表达,研究了事件链类型及构建方法;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承灾体敏感性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灾害综合风险计算方法;基于改进的模糊Petri网模型和GIS相关技术构建了台风风暴潮事件链风险演化模型。(3)构建台风风暴潮典型事件链,以2018年22号台风“山竹”为例进行面向事件链的情景推演。文章基于承灾体数据和台风案例数据构建了“山竹”台风风暴潮三个真实的关键情景和一个模拟的假设情景,对其进行事件链综合风险推演;并从保护承灾体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断链减灾分析,提出了减灾策略;最终基于构建的四个情景进行了最大危害情景评估,便于最大应急资源的配置。(4)构建台风风暴潮情景推演原型系统,将全文的理论思想落地应用,为综合性应急保障平台的搭建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一带一路”倡议。从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老挝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也是中国在东盟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同老挝经贸合作不断拓展,双方已经建成了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边境贸易作为中国和老挝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和老挝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
目前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已在多个省份展开试点,在试点期内取得了丰富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国家层面上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实践中无法可依是导致各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在多省试点期到期以及主张对跨省江河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共担责任、共享效益的政策大背景下,对在试点中积累的经验加以推广必须走法律制度化道路。黄河作为我国北方重要水源、经济纽带和生态屏障,其部分干流及支流
在侦查讯问阶段中引入录音录像制度是我国公安机关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公安机关提升执法权威、提高执法公正合理性及侦破效率的有效制度创设,主要体现于能够有效制约侦查讯问程序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录音录像技术与侦查讯问的融合,必然产生新的概念问题、制度问题、运作问题等诸多问题,对其适用问题进行有效厘清、全面剖析及对策完善具备现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首先,立足于现有
我国行政犯是指违反行政性规范,从而侵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一类犯罪。相较于刑事犯,我国行政犯具有行政违法性这一特征,行政犯认定的核心即协调好行政性规范与刑法之间的关系。行政犯的罪状多为空白罪状且罪状中存在大量的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行政犯的认定需以行政性规范为补充规范与解释依据。行政性规范广泛参与到行政犯的认定之中,对此,应当围绕行政犯中行政性规范的适用问题展开行政犯的研究,以求实现
正当防卫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重要制度,是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公民可对不法侵害实施反击行为。正当防卫基于捍卫合法权益的考量,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但在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认定易受“维稳”和“定分止争”的刑事政策影响,继而出现法外因素影响正当防卫正当性认定的情况,进而影响公众对于法律权威的信仰。为了进一步有效运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对未成年人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甚至对国家法治建设也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前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更加重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江西省司法机关与教育机关联合自2018年以来连续开展了一系列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发现,依然存在着权益保护意识不足、犯罪认识不清、法治教育环境不成型、制度的学习未成体系、未形
以房抵债协议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担保方式,在民间借贷中被广泛使用。以房抵债协议在实践中存在各种样态,涉及的法律关系颇为复杂,囿于立法上对其法律性质和效力缺少明确规定,导致司法裁判中呈现出同案不同判的局面,理论界对此亦未形成统一观点。新近出台的《民法典》中依然未见以房抵债协议的身影,本文在梳理相关法律规范、司法裁判以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合同目的为分类标准,研究以房抵债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其效力,
从时间维度对无正当理由不行使的权利予以限制是各国(地区)立法的普遍做法,这种权利的时间限制制度被称为时效。关于时效制度,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中规定了起诉期限,民事法律规范中规定了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作为公法与私法交融的产物,行政协议具有行政性和协议性的双重特征,起诉期限、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三种时效制度在行政协议案件中都存在适用空间。诉讼类型化制度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对诉讼程序的梳理,实现案件审理规则的体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关于“中华民族”的大讨论,也日益成为诸多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对于梁启超为何提出“中华民族”,其理论渊源、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又是什么,仍然有待于学界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笔者认为,梁启超对“中华民族”概念的阐释并不仅限于在文章中直接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当前中国正处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期望通过创新获取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需求比以往更强烈。近年来,国家为了激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保障经济高速运行的主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因具有知识与资本密集等特征使其将创新发展战略放在首位,并长期依靠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来提升内在价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