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硒、碘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参与体内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动物生长、抗氧化、免疫、骨骼代谢等生物学功能。而碘在甲状腺激素功能、动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两种微量元素对种禽繁殖功能和子代影响仍不清楚,本试验拟以蛋种鸭为动物模型,通过硒、碘营养素缺乏研究两种微量元素对母鸭及子代抗氧化功能和骨骼生长的影响,为种禽生产中微量元素营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的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碘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参与体内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动物生长、抗氧化、免疫、骨骼代谢等生物学功能。而碘在甲状腺激素功能、动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两种微量元素对种禽繁殖功能和子代影响仍不清楚,本试验拟以蛋种鸭为动物模型,通过硒、碘营养素缺乏研究两种微量元素对母鸭及子代抗氧化功能和骨骼生长的影响,为种禽生产中微量元素营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的140日龄龙岩麻鸭288只,采用2×2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母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1)缺硒缺碘饲粮(-Se-I):不添加硒和碘的基础饲粮(硒与碘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11 mg/kg,0.00 mg/kg);2)含硒缺碘饲粮(+Se-I):基础饲粮中添加0.24 mg/kg硒;3)含碘缺硒饲粮(-Se+I):基础饲粮中添加0.4 mg/kg碘;4)含硒含碘饲粮(+Se+I):基础饲粮中添加0.24 mg/kg硒和0.4 mg/kg碘。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鸭,单笼饲养,试验期为200d。母鸭试验期结束前10天,对各处理组种母鸭进行间隔3天的两次输精试验,并收集种蛋,按常规程序孵化。孵化出壳后,根据种鸭分组,从每组中选取48只健康雏鸭,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雏鸭饲喂含有正常水平硒和碘饲粮,试验期为7周。研究结果如下:(1)饲粮硒、碘缺乏对种母鸭繁殖性能、抗氧化和骨骼品质的影响饲粮硒、碘缺乏对种母鸭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等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硒缺乏对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而饲粮碘缺乏引起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蛋种鸭硒、碘缺乏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死胚率、健雏率等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硒缺乏降低了种鸭血浆和肝脏中GSH-Px活性(P<0.01),并显著提高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而碘缺乏降低了种鸭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并提高了血浆中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饲粮碘缺乏显著降低了种鸭胫骨长度(P<0.05),但对胫骨重量、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种母鸭饲粮硒、碘缺乏对子代鸭抗氧化及骨骼生长的影响种母鸭饲粮硒缺乏对子代1-7周龄鸭各周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种母鸭饲粮碘缺乏有降低子代7周龄母鸭体重的趋势(P=0.06)。种母鸭饲粮碘缺乏降低了子代出壳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P<0.01),但对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种母鸭硒缺乏降低了子代出壳鸭血浆和肝脏中GSH-Px活性(P<0.01),并导致血液和肝脏中MDA水平升高(P<0.05),种母鸭饲粮碘缺乏降低了子代出壳鸭血浆T-SOD活性(P<0.05),并有提高血浆Ox-LDL水平的趋势(P=0.07)。此外,种母鸭硒、碘缺乏对子代出壳鸭血浆中GSH-Px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交互作用(P<0.01)。雏鸭饲喂硒、碘充足饲粮后,各组间血浆和肝脏中抗氧化指标和脂质过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种母鸭硒缺乏对子代出壳鸭胫骨重量、长度等骨骼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而碘缺乏则导致子代出壳鸭胫骨发育受阻,表现为胫骨重量、胫骨长度、关节软骨管状直径、关节软骨正面直径等指标显著降低(P<0.01)。此外,种母鸭碘缺乏导致胫骨生长板软骨中X型胶原蛋白(Col X)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对软骨中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 P)无显著影响(P>0.05)。出壳后雏鸭饲喂硒、碘充足饲粮7周后,各组间胫骨重量、长度、管围、骨密度、骨矿盐含量等骨骼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试验结果表明,种母鸭饲粮硒缺乏或碘缺乏均可降低自身和子代出壳鸭的抗氧化能力,引起氧化损伤;种母鸭饲粮碘缺乏可导致自身胫骨品质下降,并引起子代出壳鸭胫骨发育障碍,而出壳后雏鸭提供充足硒和碘可使抗氧化能力和骨骼发育得以恢复。
其他文献
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多发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常规疗法对病情严重患犬效果有限。干细胞疗法是近十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以人或鼠为模型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种组织的损伤展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MSCs治疗犬AKI的研究甚少,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用庆大霉素处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神经系统紊乱、呼吸系统疾病、生殖障碍和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主要损害母猪和哺乳仔猪,主要症状是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呕吐及腹泻死亡。2011年底首先在天津暴发免疫过经典疫苗的生长育肥猪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现象,到目前为止,新暴发的猪伪狂犬病已在我国各个地区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猪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同时也是当今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严重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发展。猪败血型链球菌C群弱毒菌株ST171是生产猪链球菌弱毒活疫苗的专用菌株;PCV2的唯一结构蛋白Cap,包含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表位,刺激机体能获得保护性免疫反应,是疫苗和诊断试剂研究的靶蛋白。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
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oHV-1)是一种对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宿主种类较少,其中牛是该病毒最重要的宿主。该病毒感染人的情况尚未见报道,但是BoHV-1可以有效感染并杀死多种人类肿瘤细胞,包括来自肺、乳腺、骨骼及前列腺等肿瘤细胞。目前该病毒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的分子机制报道较少,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福利养殖的关注,交叉喙这一畸形性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通过传统选育无法将这一表型完全淘汰。本研究以惠阳胡须鸡交叉喙表型为出发点,分别从形态学、候选基因、基因组学3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交叉喙表型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解剖及测量交叉喙鸡面部表型的相关指标来分析成因,然后检测了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不同严重程度的
菌株筛选是微生态制剂研发的重点。具有宿主特异性的乳酸菌被认为是生产微生态制剂的优良候选菌株。因此,本试验旨在分离筛选对鸭益生作用的同源乳酸菌,从而为肉鸭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一:通过抑菌实验、耐胆盐实验、模拟胃肠实验、耐药性实验、生长特性等多方面实验,从健康鸭肠道中分离筛选乳酸菌菌株。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 RNA测序鉴定。然后进行室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sp.zooepidemicus,SEZ)属兰氏分群的C群链球菌,是引起多种哺乳类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SEZ在我国主要引起猪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炎症小体是调节caspase-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激活的先天免疫系统受体和传感器,激活后的caspase-1可促进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病
鸡的快慢羽性状是描述初生雏鸡羽毛生长速度的性状,由性染色体上4个等位基因(Kn、Ks、K、k)和常染色体上3个等位基因(T、ts、t)控制,影响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的生长。因快慢羽等位基因作用的不同,构成了快慢羽雏鸡羽毛表型的多样性。在雏鸡出壳24 h内,可用肉眼自别雌雄。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相对差值,将快羽分为2类亚型:R1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 mm以上)和R2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2-5
巴马香猪是原产于中国巴马县的特色地方猪品种,具有风味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但在生产上也表现出瘦肉率低、脂肪含量高、饲料转化率低和生长速度慢等不足。猪的传统遗传改良周期长、费用高,而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地对猪进行定向基因改造,因而在猪的遗传改良生产实践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目前已知的影响动物体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研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n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CIAV主要感染雏鸡,但所有日龄的鸡均易感。通过对广东省境内七个城市共14个养殖场进行CIAV血清学调查,了解广东省境内CIAV的流行情况,并对临床送检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