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r Task-based Instruction)是我国目前许多英语教学刊物讨论和推广的对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此,笔者谈谈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的具体做法。
一、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任务型语言教学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任务,避免采用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以任务为基础,设计的任务尽量活泼有趣。我在教学head、and、 ears、legs、arms、body……等身体部位的单词时设计了一系列任务,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

任务一:猜一猜。请猜出教师展示的是大熊猫身体的哪一部位。我先展示一个部位,用英语说一遍这个单词,学生便迫不及待说出了他们的猜想,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推动下学会了这个单词。
任务二:拼一拼。我把大熊猫的身体部位打乱,让学生小组合作拼出全图,边拼边说出英语单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所用的时间最短。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刚刚学会的几个单词得到了巩固。
二、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外语具有跨学科性,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趋势。《易进英语》的直呼式教学法就是把汉语拼音中的声母b、p、m、f、d、t、n、l……和英语的音标结合起来教学,如:

爸爸,汉语b,英语:[b]、[b]、[b];
婆婆,汉语p,英语:[p]、[p]、[p];
妈妈,汉语m,英语:[m]、[m]、[m];
大佛,汉语f,英语:[f]、[f]、[f];
……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很受初学者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我很注重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整合。如《易进英语》第四册Lesson8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
画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或物品,并涂上颜色。目的:练习使用句型:“What colour is your...?”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操作过程:1.让每个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涂上喜欢的颜色;2.用本课句型问别人所画物体的颜色。
在教学颜色的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色,完成以下加法题:
white+black= red+yellow=yellow+blue=
red+blue= red+white=
用这种方法掌握关于颜色的词汇,还能提高学生对色彩敏感度、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英语,目的是为了交际,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在《易进英语》第二册Lesson4的教学之初,我呈现了如下表格:
表格上的简笔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兴奋不已,为了能比别人先完成表格,他们争先恐后要学会 lift、run、kick、skip、swim、dig……之类的单词,当这些单词学会以后,“Can you skip/swim…?”这个句型的教学就容易多了。最后,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询问完成了表格呈现的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语言和技能训练,这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教学:“How old are you?”我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学生填写,根据学生的表格汇总,我了解到这些班级的信息:这个班级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多少?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人数最多?
四、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学习和生活延伸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可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在图书馆或网上找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带进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应积极研究并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灵活选择、开发和运用任务活动,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完善,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一、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任务型语言教学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任务,避免采用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以任务为基础,设计的任务尽量活泼有趣。我在教学head、and、 ears、legs、arms、body……等身体部位的单词时设计了一系列任务,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

任务一:猜一猜。请猜出教师展示的是大熊猫身体的哪一部位。我先展示一个部位,用英语说一遍这个单词,学生便迫不及待说出了他们的猜想,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推动下学会了这个单词。
任务二:拼一拼。我把大熊猫的身体部位打乱,让学生小组合作拼出全图,边拼边说出英语单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所用的时间最短。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刚刚学会的几个单词得到了巩固。
二、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外语具有跨学科性,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趋势。《易进英语》的直呼式教学法就是把汉语拼音中的声母b、p、m、f、d、t、n、l……和英语的音标结合起来教学,如:

爸爸,汉语b,英语:[b]、[b]、[b];
婆婆,汉语p,英语:[p]、[p]、[p];
妈妈,汉语m,英语:[m]、[m]、[m];
大佛,汉语f,英语:[f]、[f]、[f];
……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很受初学者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我很注重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整合。如《易进英语》第四册Lesson8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
画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或物品,并涂上颜色。目的:练习使用句型:“What colour is your...?”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操作过程:1.让每个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涂上喜欢的颜色;2.用本课句型问别人所画物体的颜色。
在教学颜色的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色,完成以下加法题:
white+black= red+yellow=yellow+blue=
red+blue= red+white=
用这种方法掌握关于颜色的词汇,还能提高学生对色彩敏感度、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英语,目的是为了交际,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在《易进英语》第二册Lesson4的教学之初,我呈现了如下表格:
表格上的简笔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兴奋不已,为了能比别人先完成表格,他们争先恐后要学会 lift、run、kick、skip、swim、dig……之类的单词,当这些单词学会以后,“Can you skip/swim…?”这个句型的教学就容易多了。最后,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询问完成了表格呈现的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语言和技能训练,这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教学:“How old are you?”我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学生填写,根据学生的表格汇总,我了解到这些班级的信息:这个班级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多少?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人数最多?
四、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学习和生活延伸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可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在图书馆或网上找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带进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应积极研究并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灵活选择、开发和运用任务活动,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完善,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