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和敢于创新,并且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创新有很多的指导,提出了很多的具体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组织、活动安排都要结合新课标进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就要针对学生主动学和敢于创新进行教学,力求通过各种有效策略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快速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则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力保障,简要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提出创新性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策略
  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思维状态是起伏不定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思维活动非常活跃,掌握知识的能力和速度都有显著的提高,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学生学习上表现出很低的效率,思维停顿,制约着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可重点创造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在学生的作文创作过程中大力鼓励学生发展思维,努力探索,创造性地进行创作,用新颖的作文思路和写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用丰富且有趣的作文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然后通过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创新和创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个摇篮般的创作环境中成长为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观念、兴趣、创新教学这几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效。
  一、引导学生创新观念的树立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比较活跃,也容易引导,教师因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在传统课堂的影响下不容易转变,教学中不能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保持创新的思想意识,就不能把握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而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表面化的东西当作创新而自以为是,比如让学生胡乱地对一个问题发表一些古怪搞笑的看法,这是流于形式的假创新。事实上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有根据的见解或独特的看法,那才是创新,而不是发表玩笑话。对待同样的作文教材,同样的教学例题,在讲解中教师用类比的方式变换进行教学这也是创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保持创新性,才能用教材或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去探究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把学生作为创新主体,教师作为辅导
  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往往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及时根据新课标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围绕学生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创造性教学,那么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只能成为空话,也就不能促进学生进行作文实践活动。当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的思路都是他们写作创新的表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对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视而不见,而是要多鼓励,加强对学生的學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
  三、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大胆的改变,发展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主角,教师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关注学生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参与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想法和写作思路,打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多向交流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作文写作的全面创新。
  四、克服思维定势,敢于想、敢于写
  在写作课堂上保持想法自由、写作自由,使学生敢于在教师权威的影响下发现写作问题,教师适当从独特的角度组织教学,激励学生通过恰当的形式提出疑问、讨论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練,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质疑他人的写作思路,并形成了创新意识。另外,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写作要求或者看法时保持辨析能力才能使思维活跃,从而提出建设性、创造性的解决意见。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在每堂课中创造探索活动,激励学生学会合作,在相互发表的意见中学会求同存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维和写作风格,并在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保持思维的活跃,防止出现走神等分散思维的行为。教师在每节课上要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的写作指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组织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际写作中学会利用各种技巧,实现创新。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使发散思维和总结能力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得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实践的呈现[J].亚太教育,2016(4).
  [2]赵万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2015(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导策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
【案例背景】  音乐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由作曲家吕冰创作于1956年,是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以下是我对同一个教学片段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  2.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我们一起来看
摘 要:教师被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要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他们的认知、做事、交往、学习、生活、明辨是非入手,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为将来做人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必须思考和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小学生这块净土上,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
摘 要: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传统的语文课堂过分地注重照本宣科,强调的是死记硬背,这就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参与度很低,教学效率也提不起来。以新课改精神为基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引导小学生通过体验学好语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体验;问题启发;互动交流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语文,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他们学习和认
摘 要:情绪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同一般,对教育教学也是如此。作为社会的教育者——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努力做到“高高兴兴进课堂,快快乐乐下课去”。  关键词:情绪;教学;课堂  情绪是指一个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它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同一般,情绪的好坏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健康等问题。教育教学更是如此。试想,如果一
现代社会里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惊人,各个国家都把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如何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也需要大力改革和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生活、学习中有效地去应用他们的所学知识。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是起步阶段,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户户普
人们常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可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对学校是多么重要,所以如何管理好班级,做一名轻松的班主任,是每个班主任都关心的问题。  我现在教的学生比较聪明,但调皮好动,班级纪律一直困扰各科老师。一个班的纪律不好,将直接影响老师讲课,影响全班学生听课的效率,进而影响整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因此,抓好班级纪律至关重要。上了二年级以后,通过采取有一些有效的举措,班风班貌有所好转。下面就介绍一下本人的
【案例背景】  阅读教学中要渗透识字写字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进入第二、三学段后要逐步将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字义的推敲与揣摩上,而将认读字音、分析字形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并逐步提升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与水平。  【案例题旨】  在课标引领下,选择了六年级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两首》,
摘 要: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构建既是满足培养足球人才的需要,又是满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构建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体系以优化运动场地、设施和培养师资力量为前提,继而优化教学实施,科学组织活动,让足球演绎小学生的快乐童年,用“校园足球”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校园足球;体育教师;足球比赛;运动场地  校园足球是近年来我国提倡、扶持和实施的一项以校园为教育主体的足球运动推广政策,它以小学校园为起跑线,
摘 要:有效引导是教师与幼儿互动、不断激发幼儿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1 X创意美工活动;教师;有效引导;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引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