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很重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进行更要大大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接收式的学习变为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途径,符合现代教育的方向。笔者就如何展开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做了简单阐述。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简单介绍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产物,在新课改的大力进行下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和应试教育都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具有新型的学习特点,但研究性学习决不等同于科学研究。这种学习方式与科学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其次,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把研究性学习看成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要把它看成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数学思想。教师引导学生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有以下优点:第一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因为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第二可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的提高。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研究和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此方法的同时也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做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策略:(1)确定目标,数学研究性学习要以旧导新,激活原有认知结构。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新知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法时,要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接触点。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导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对一些问题做分组讨论。所谓目标就是看我们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最终的结果如何,每位同学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会促使自己不断地向着目标指的方向去努力学习。(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不断地去发现新问题和新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问题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思考问题。教师作为一堂课的引导者,提问题是需要技巧的,要让学生有兴趣回答问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与新现象、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兴趣。(3)协作交流,积极反思。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学生作为每个个体当然都有所不足之处。所以教师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写作交流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使原来多种意见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步明朗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协作交流精神很重要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是数学解题思维和解题技巧,学他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过程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进步与提高。(4)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新事物的创造和更新。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并且逐步使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双主性原则。首先,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可以进行。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是一个整体,在课堂二者缺一不可。
  2.适应性原则。数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要服从于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数学这个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与数字在接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和指导数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只要这样他们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研究性行学习在适应大前提的情况下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要求在讲课的时候难易适度。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太难了,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3.问题解决原则。数学这个学科的核心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与灵魂,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学研究性学习应建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不难不易的问题让学生去回答。问题的提出要有智慧性,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然后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合作中促进师生发展。
  总之,研究性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这种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有待我们去进行完善与提高。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我们要不断努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能尽快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做好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大胆地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表现出对学生充分的放心,大胆给予学生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单纯地由教师自己去演讲,去解释,去传送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认识和运用,使他们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冰心说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以指导,不能
摘要:特异性结合在高中教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注重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关键词:特异性结合结构吻合    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些知识点,比如: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酶的专一性;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不一样,这是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在免疫反应中,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激素调节中,某种激素只能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相
主要介绍了反应挤出合成聚乳酸的技术特点和脱挥技术应用;分析了反应挤出合成过程中脱挥处理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相比传统的聚乳酸合成技术,因其具有突出的优势,预计是今后聚乳
摘要:本文基于两起发生在某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案例,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现象和成因进行分析,对辅导员工作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生 辅导员 心理分析    一、案例一的过程简介    毕业班某男生C经常缺课,才工作不久的女辅导员在当天又发现课堂上没有C。根据C以前的表现,辅导员认为他此时应该在宿舍睡觉。为督促该生上课,辅导员亲自去C宿舍检查,见该生果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认真分析,真正做到边学边实验,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学习要从兴趣入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兴趣也。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
一、美育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且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等特点,学校中的各门课程无不渗透着动人心弦和激人向上的美育因素,它可以激勵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学生智力。美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