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思想,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对生物概念的教学比较粗略,忽视概念教学或是概念讲解简单,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对概念把握不准,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渗透,教师转变了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过程的体验。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高中生物钟的概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3
  在生物教学中,离不开概念的教学,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发现,概念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概念的教学主要是讲解概念,但是结果是,往往学生掌握的不牢固,讲解后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都离不开概念的教学,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在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的考察方向都是建立在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基础上。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好生物概念是重中之重。
  1.注重概念的导入过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与生物知识的衔接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高中生对生活中的常识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借助生活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物概念的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引入,重视学生对概念引入过程的体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理解生物概念。例如在染色体组概念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身边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来导入,准备一盒彩色粉笔,在讲课前随机抽出红、黄、绿不同颜色的铅笔,每种颜色的铅笔取两支(要注意保持同种颜色铅笔长度的相同)。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这两组每组都有这三种颜色的铅笔各一支。将这种分法下所形成的组作为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然后让学生观察染色体组的特点,学生会发现一小组三种颜色的不同粉笔中,它们的大小和颜色是不相同的,继而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染色体组组内无同源染色体,而每组粉笔中包含不同颜色的染色体,即表明一组染色体可以携带本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教师这种导入方法是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学生日常所见的粉笔来导出概念,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从生活中的实例概括出生物概念,更加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直观认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2.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教授学生概念时,会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并知道其原因。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是为了从根本上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环境容忍教学中,首先,根据不破坏环境条件概念的约束,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能力是否会改变,如果环境受到破坏会发生什么。例如,在生态系统教学中,学生已经可以通过概念内容学习来书写和谈论生态系统的元素。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蔬菜市场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让他们用他们对生态系统概念的了解来判断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是由整个营养关系形成的。其成分可以是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
  3.注重概念的迁移过程
  高中生物内容涵盖很多,但是生物知识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和对新知识的接受,教师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之间联系的把握。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对新授课要充分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借助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控,以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4.注重概念的归纳过程
  传统的概念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先概念,后练习的方式讲述概念。但是往往学生对概念的模糊造成在练习中,频繁出错。因此,新课程理念实施后,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的教学除了上述的重视过程教学、重视概念的迁移教学后,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自主总结。学生在了解概念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考试中,学生应该重视的考点。这样,在结合练习的基础上,最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完整的概念教学过程才能最终让学生赢得考试。
  总之,生物教學中,对概念的把握是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概念的导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程;其次,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再次,重视概念的迁移过程,引导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课本中章节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有机结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不断的总结是学生进步的天梯。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学生对概念把握准确,才能开发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幼儿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幼儿园是学生入学校生涯的起步阶段。在教学中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释放幼儿的天性,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有很多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时出现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引起关注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更好培养幼儿的先天品格,不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自主游戏;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世界上有很多种艺术形式是跨越国界的,是跨越语言障碍的,而音乐就是这些艺术当中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程的开展成为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音乐课程当中,乐器和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两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口风琴”作为一种乐器最早发现于十五世纪的荷兰,因为它演奏出的乐曲清脆、悠扬,又可以随身携带,不受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因而被引入到了小学音乐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引下,要求教师注重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适用新的且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要想让小学生习得必要的语文知识,则必须要向课堂要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就应当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科学活动就应当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去进行科学活动的探索和科学知识的捕捉。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活动;探索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改进。在这其中,肩负着重要职责的小学数学教学也焕发起了新的生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积极探索,进行创新地教学,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0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小学德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在对以往的德育方式进行改善的同时,不断进行德育策略的创新,以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關键词:互联网+;小学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0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一个崭新的网络社会已呼之欲出。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拓展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影响了人们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班级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各有不同,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参差不齐。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差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均衡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个性差异;分層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要有更形象的教学情境,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8  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除了将多媒体教学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6  中国古建筑磅礴大气、富丽堂皇,承载着历史和中国人的智慧。但细细欣赏,它的美更多地体现在了细节处的精美与讲究。雀替与牛腿,便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  牛腿和雀替都是汉族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重点,主要功能为支撑屋顶出檐部分。中国古代牛腿由撑栱演变而来,由于撑栱很好地解决了支撑屋顶出檐的问题,但撑栱在艺术层次上无法达到许多建筑的要求,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环节,在灵活简约的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4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