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情景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景教学目前是课堂教学中出现最频繁的教学方式。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是因为教育教学发展越来越“人性化”。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重新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向进行了审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高中学段的历史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可以“治愈”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实现历史本色教学,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应试教育下的高中学生各方面的压力就更大了。知识的灌输并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只能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罐子”。这样得到的知识,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也不会在其成长发展中产生真正的作用。只有使学生“乐学”得到的知识,学生才会真正的将知识内化为成长资源的一部分,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学、趣学就更为重要了。而如何让高中学生乐学、趣学历史知识呢?就要在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
  一、定义解读
  情景教学是目前各个学科中应用较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很多资源可以应用于情景教学。不过什么是情景教学法呢?对一种教学法的有效施用,必先基于对这种教学法的理解,因此,在我们针对如何让情景教学模式走入高中历史课堂进行讨论之前,先要对“何谓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情景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要求构造一种“情景”,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使我们整个教学过程都笼罩在这种“情景”之中,以此达到传播课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应用方法解读
  1.应用情景剧,实施角色扮演
  演员在演出之前一定会认真揣摩角色,才能“演活”人物,在情景教学中的设计情景剧活动,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认真揣摩“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都可以以历史人物进行串联式讲解,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角色模拟来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比如在我们讲解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第五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个知识点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洪秀全”“孙中山”等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有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组织人物台词,进行任务诠释。中学生能够对“洪秀全”的心理进行揣测,使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心理,体会到革命党人崇高无私的革命精神,品味革命对人的洗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角色情境中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能够从中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之中,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应用情景再现,体会历史背景
  历史毕竟是距离学生“很远的事情”,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如何引领学生跨越时代“代沟”呢?就可以应用情景教学“再现历史”。历史是对过去事物的记载,如果我们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情景重现,学生就能够从中进行最为直接的历史学习,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传统的历史讲解,往往是通过教师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导火索、意义等进行说明,学生往往感触不深。如果能够对事件进行重现,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实地”观察和分析历史,对历史形成一种自有的体会。比如,我们在讲解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十六讲《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和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再现历史事件《苏格拉底的审判》,中学生们能够对“主权在民”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学生在体验“民主”的同时,理解“泛滥民主”的危害,从中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历史思考。再比如,我们在讲解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时,通过重现“公车上书”事件,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在“上书”的情境中感受到封建思想的腐蚀性与封建势力的压迫性。通过这样的事件情景重现,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能够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透析能力,提高历史学习技巧。
  3.应用情景考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资源中,有一类资源备受重视,那就是历史文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历史文物资源创设情境,进行历史考证。历史考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对历史文物的考证,因此,可以说文物就是一本本活的史书。通过提供文物模型来构建历史课堂学习情境,将能够有效的让学生们沉浸于历史的氛围之中。比如,在讲解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十四讲《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们展示《秋郊饮马图》《富春山居图》等艺术作品的赝品,以及《兰亭集序》,《金刚经》等名家书法作品的仿品来为学生们构建文物情景。通过文物的展示,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文物图片等的观摩中,学生能够感知历史,触摸历史,品读历史。同时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创设情感情景,内化思想
  研究历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与发展,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应该是辨析问题的能力。营造情景情绪情绪赋予感染力,通过情绪情景的构建,往往能够使历史触及到学生的精神情感层面,而对历史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除以上方式外,创设问题情境,从问题中构建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具体的情景构建还需要教育者从班级历史学习实况出发,予以选择性的使用。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是思想,让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客观的认识世界与生活,形成辨析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情景构建就是以增加学生历史学习体验,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法,教育者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学会情景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与具体的教学方式调整,切实让情景模式作用于历史学习中,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实现真正的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的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应用价值。小学生只有有了数学应用意识,才能逐步建立数学意识,形成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呢?  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借助数学知识这个载体的学习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通用教学工具,物理教师应该学习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使运用到物理课程教学中来,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加深。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堂  我校曾组织教师进行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和多媒体白板应用的学习,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带给我清新的感觉,紧张而又充实,它对我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
期刊
这是个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要求人才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越来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影响,促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去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显示出了它强大的优越性。它对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适时运用“点拨”的方法,也给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自身素养提出了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何种情况下“点拨”,发挥“点拨”的真正功效,及如何“点拨”,就成了运用“点拨”技巧的关键所在,在学生对问题模糊不解时点拨。 语文是一间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性人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口若悬河地讲解,下面学生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课堂死气沉沉,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除了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更主要的应该从自身找出对策。  一、巧设民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思想“活”起来  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音乐的独特功效,音乐能激活人的思维,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从而潜移化地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
期刊
摘 要: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