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00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几年以来,如何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大问题。作者从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出发,提出自己对于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的一些看法,然后提出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一些措施,希望对担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线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有效教学 内涵 基本措施
  
  福建省于2006年开始在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程。这几年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上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兴趣不高、没有学习积极性等。我从事通用技术教学多年,每年都为如何提高通用技术的教学有效性烦恼。现在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新课改一直在强调有效教学这个理念,因此,我将有效教学理念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一、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产生至今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是双向的,有教师也有学生,不能仅仅考虑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自身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追求的是教学相长,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1]通用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它实践性非常强,技术素养和思想方法是整个课程最核心的部分。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认为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下。
  1.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
  部分学生学习非常被动,而且没什么兴趣,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由于通用技术课程学科自身的特点,非常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因此通用技术课程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上课时,是带着愉悦的心情来的,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乐于与其他同学合作,能一起探索不清楚的问题,上课时乐于跟着老师一起思考问题,提出有自己见解的东西,乐于把自己的一些新想法用身边简单的材料展示给大家,能真正地参与课堂。课外能利用空余时间探索课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这是通用技术课程追求的有效教学,即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提高成绩。
  2.学生能获得比较全面而且可持续的发展。
  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习得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提高技术素养,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与他人合作,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并且,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眼前的发展,而应考虑学生终身的发展,应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这才是教育所应该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否则,教学就是无效的。
  3.教学层次较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非常大。他认为,人的发展有两个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在现有发展水平里面,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而在最近发展水平里面,学生需要一定的指导才能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任务就处于最近发展区。因此,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先弄清楚,你所准备的知识内容处于学生的哪种发展水平,如果处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会了,你还继续教授,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非常注意知识内容的选择,尽量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内容,然后在教学中不断把不会的变成会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才有用,学生才能不断地发展,教学也才能处于较高的层次。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
  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发展,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现在教学追求的是“教学相长”,而不仅仅是教促进学。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实践,首先教师要有实践能力,因此在准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后如果能及时反思,写一些反思的小文章并加以创新,专业化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在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也要发展自己,否则教师就落伍了。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长也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体现。
  二、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措施
  有效教学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它不是具体的操作措施,因此有效教学的措施不可能非常具体化,它仅仅是一种指导思想。
  1.教学目标清晰。
  新课改非常强调三维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能割裂开来。通用技术课程当中,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非常清晰,教师除了挖掘知识、技能的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这个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现在的教学,知识、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只要智力正常的人,就能掌握,但是思维、价值观等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非常明确这堂课的三维目标,要注重挖掘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比如,在上《设计的一般原则》这堂课时,备课时就要想到怎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等内容。在上《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这堂课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懂得勇于探索外,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等等。非常清晰、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大前提之一。
  2.教学内容具体,有学科特色。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比如课本里面每章节的案例非常多,再加上网上的资源、生活中的资源,等等,资源多少不是问题,而是怎样选择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根据教学目标,非常慎重地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学生不能解决但又很关键的教学内容,使得每堂课都有中心、有重点,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有所收获。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学科特点的资源来进行教学。
  3.创建多元的学习环境。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现在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室。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环境,对于通用技术学科来说,这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来扩展学生的学习环境。这可以根据每个学校周边的情况来分析,比如,在莆田仙游,有很多红木家具厂,在教学技术与设计2中的《流程与设计》这一章节的时候,有机会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指导学生流程在生产生活中怎样具体应用。
  其次,可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网上学习环境。比如,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尤其虚拟实验室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通用技术学科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很多实验没办法在现实中完成,就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来进行,提供真实的模拟,不过受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目前的虚拟实验室只在小范围里使用,比如物理实验等。目前有个虚拟软件,虚拟试验场(VPG)能进行有关整车系统全部试验项目仿真,这个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虚拟实验室虽然目前没办法完全实现,但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的热门问题是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这也是通用技术教师的一个改革方向。
  总之,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出多元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通用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用网络探究、讨论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很适合通用技术课程。当然,要具体内容具体选择,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设计的时候还要尽可能采用分层次的方式,比如分层次提问、分层次任务、分层次作业,等等,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机会,让大家都有学会的机会。
  在教学当中还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比如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开展辩论、讨论等活动,还可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举办科技节活动,等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5.教师要不断地反思。
  教师要在教学后也能获得专业化成长,就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和创新。每节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写点东西,做些总结。
  给自己定计划,每周看点东西,写点东西,然后坚持几年,自身肯定会有所发展。
  三、结语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实践中面临很多问题,我从新课改理念出发,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促进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措施,希望对通用技术任教教师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1.
  [2]李洪山.国内有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概述[EB/OL].http://res.hersp.com/content/789191.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27.
  [4]崔允漷,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5,(2):5-7.
其他文献
当前,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已达成普遍共识,同时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我校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需求实际,按照可操作、可检查、可量化的工作要求修订校本培训内容。积极探索校本培训模式,确立了“骨干引领,制度保障,形式创新,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逐步构建起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强化过程管理,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载体、有记录、有检查
摘 要:为了探索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无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在08级高职护理班随机选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讲解—示范—训练—考核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法中贯穿“支架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无菌技术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无菌意识、无菌操作成绩、拓展应用时的应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最后得出结论:“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无菌技术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如果教师情绪紧张、烦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山羊、绵羊、小鹿瞪羚及长角羚等,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为重大跨国传播的动物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报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会议的形式,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对一个问题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争论辩解的一种民主议事方法。它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学习和应用这一方法
绵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能够负向调控肌肉生长,通过MSTN抗体阻断其功能能够促进肌肉生长。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绵羊MSTN纳米抗体文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和筛选MSTN纳米抗
对待问题生,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恨铁不成钢”而一味训斥。这方面我深有感触,刚毕业时由于年轻气盛,虽然热情有余,但是由于方法欠佳,转化工作往往半途而废,甚至陷入僵局。经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磨炼和总结,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善于驾驭感情的野马,如果让“野马”任意驰骋,就必定会“伤害”学生。诚然问题生有时的确让人生气,但尽管如此,教师也不能凭感情用事,向学生“施威、进攻”,甚至“怒发冲冠”。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开发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网络平台的必要性,阐述了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网络平台开发的原则,并初步构造了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图,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关键字: 中职学生 个性化学习 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个性化学习平台正成为一种趋势。我从构建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网络平台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一种重要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能够引起人类感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生频率极高,我国每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