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规范的伦理义务:从“抽象泛化”转向“具体聚焦”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师德规范中的伦理义务条目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多为抽象的原则性表述,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性,这导致规范在实践中的操作性、指导性较弱。以公平对待学生为例,我国师德规范中的表述是“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而美国教师准则中则有具体的描述,例如,不能排斥任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能为任何学生提供便利条件等。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五国在学生、同事、家长、专业四个维度上存在重叠共识的伦理义务条目,而在个人、社会、国家与政党三个维度上没有重叠共识的条目。在重塑我国师德规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那些在不同维度的规范中重复率较高而在我国师德规范中缺失的首要伦理义务(如,在对学生伦理义务维度中“尊重学生隐私”),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在我国师德规范中占比较大却没有达成任何重叠共识的伦理维度(如,对个人的伦理要求这一维度在我国师德规范所占比例为72.72%)。師德规范中的伦理义务条目应以教师专业为圭臬,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为教师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
  (陈黎明:《如何完善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于对五个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质性内容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人民教育出版社78年版、88年版、03年版和17年版统编德育教材目录的语言风格,发现教材语言的风格越来越倾向于儿童化、生活化,对话性也越来越强。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即教材编写新理念的影响、儿童观的影响、教材内容对教材语言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教育者们应关注儿童的需要与认知水平,并坚持教材语言的儿童化立场。  关键词 德育教材;教材语言;语言风格  作者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推进,手机“这块屏幕”已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养成。通过手机媒体,微博、微信、QQ以及各种App的功能被最大化,也把對德育的正向引导与负向冲击扩展到极致,如何优化手机“这块屏幕”的德育正向功能、避免消极影响,是时代交予我们的德育“大考”。
《裴氏家训》十二条主要是正面引导,形成道德高线;《裴氏家戒》十条列出负面清单,是纪律底线。正可谓《家训》传千古,《家戒》醒后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知礼义、重家风是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家风家训指引着家族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社会的稳步前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活发
今天,教育部在京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抓好以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和思政课建设巡察为主要内容的“三巡”活动,在教育战线推广形成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模式,实实在在解决思政
金生鈜,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和价值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太地区道德教育学会首任主席,《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编委、《Open Education Journal》编委,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价值教育”外聘审查专家。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庄重、严肃的话题:儿童的灵魂及其哲学教育的问题。也许只有“灵魂”这样一个听起来遥远而抽象的概念,才能触及儿童哲
要说我的家风,提笔之间,好像连几个字都总结不出,但它犹如一条无形却又坚韧的纽带,把上一辈与下一辈连接起来。家风不但影响家庭,也会感染身边的人,进而影响更多的人。温暖和爱就像一滴墨汁滴入清水中,会慢慢晕染开来。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家风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家庭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
摘 要存在主义教育家在生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目的、生命教育的路径、生命教育的特色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是建构于生命哲学之上,同时又超越了生死,拷问存在之价值与生存之意义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你自己”,促使学生自我生成和“成为你自己”。设置死亡教育的课程、创设非连续性教学形式、构建“我与你”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生命教
法国当代教育家米歇尔·法布尔撰写的《问题世界的教育》,虽然只有17万字,但读来倍觉辛苦。这种辛苦来自于作者描述自己想法的语言结构,更源自该书大量的叙述内容。这些内容横跨欧美,既有古代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又有近现代的杜威、笛卡尔、巴什拉尔。并且,对风行欧美的哲学如启蒙哲学、后现代主义、整体主义、相对主义与教育的关联和设想作了具有作者本人思考风格的诠释,最后提出了关于问题学的教育主张。读来十分
摘 要具身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身设定的纲领、预期效果和评价模式。具身德育的总纲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纲下辖十大要领。具身德育的预期效果分积极行为发展和消极行为减少两大类。具身德育将评价视为德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和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关键环节。具身德育从教与学两方面分别构建了道德教育立体评价模式和道德学习立体评价模式,并指出了克服自评的“自我高估”的科学方法。  关 键 词具身德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探索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传递科学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促进学校、家庭协同育人落地生根,济南市天桥区滨河左岸小学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依托“泉家共成长”课题,以“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左岸学子”为育人目标,不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改善家长教育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一、以育人目标为统领,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  学校坚持以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