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问题历来备受关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越来越高级化、复合化、知识化,与之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能力、专业知识越来越高。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迫切需要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才能配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高度技术转变的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
1、引言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制造技术与创新能力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人才结构能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迫切需要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2、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需求就是指国家、企业或者是个人对职业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根据需求主体不同,职业教育需求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
2.1职业教育社会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教育政策、社会就业失业状况等因素影响。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情况下,经济的持续增长会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和职业教育模式的变化。
(2)经济转型升级导致人才供需失衡
随着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劳动力资源向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经济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将随之而变,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将大幅攀升。产业升级后劳动力的素质还跟不上转型的需求,造成技能型人才供应上的不足和失衡。据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为105.8万人。
(3)教育政策助力提升供给
中央及地方各层面陆续出台了若干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规划等,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发展计划(2015-2018)》等,为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景氣行业存在用人缺口对职业教育需求拉动作用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给出的人才供求指数看,高景气行业供求缺口最大,说明产业的高景气度催生的用人需求并未被充分满足,对职业教育需求催生正向拉动作用。
(5)就业竞争压力催生需求
就业压力加大催生职教需求。从就业市场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10年至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由631万人增至795万人,2018年将达到820。但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调整尚未产生新的就业增长点,导致应届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激烈的就业竞争对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有推动作用。
(6)劳动力失业状况对职业教育需求产生拉动力
失业问题各国均有,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对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办法。这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就业者都应当积极地加强自身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2.2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个人需求受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意愿、教育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
(1)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费用支付能力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决定着劳动力资源接受职业教育的费用支付能力高低。逐年上涨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明对职业教育的支付能力提升,但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
(2)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制约了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培训渴望度高
经济转型人才背景下,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制约了职业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自己,比较清晰地表达出个人发展诉求。
(3)技能型人才薪金增长正向推动职业教育个人需求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之下,技能型人才与普通求职者的差异正在逐渐显现,薪金变化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使得职业教育对普通求职者吸引力加大。《新蓝领教育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众多接受职教培训的新蓝领在就业机会、职业技能、薪资收入、晋升空间等方面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3、结束语
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加强劳动力资源流动能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满足当地企业用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和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性意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有利于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经济转型升级既需要一批从事研发设计等工作的专门化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掌握一技之长、与相关产业配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他在2014年视察江苏期间强调要培育新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安江英,王利明等.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7):46.
[2]普艳秋.“四化同步”背景下湖北省职业教育的宏观结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3]姚树伟.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15.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BYE2017001)。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
1、引言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制造技术与创新能力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人才结构能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迫切需要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2、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需求就是指国家、企业或者是个人对职业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根据需求主体不同,职业教育需求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
2.1职业教育社会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教育政策、社会就业失业状况等因素影响。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情况下,经济的持续增长会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和职业教育模式的变化。
(2)经济转型升级导致人才供需失衡
随着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劳动力资源向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经济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将随之而变,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将大幅攀升。产业升级后劳动力的素质还跟不上转型的需求,造成技能型人才供应上的不足和失衡。据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为105.8万人。
(3)教育政策助力提升供给
中央及地方各层面陆续出台了若干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规划等,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发展计划(2015-2018)》等,为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景氣行业存在用人缺口对职业教育需求拉动作用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给出的人才供求指数看,高景气行业供求缺口最大,说明产业的高景气度催生的用人需求并未被充分满足,对职业教育需求催生正向拉动作用。
(5)就业竞争压力催生需求
就业压力加大催生职教需求。从就业市场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10年至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由631万人增至795万人,2018年将达到820。但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调整尚未产生新的就业增长点,导致应届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激烈的就业竞争对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有推动作用。
(6)劳动力失业状况对职业教育需求产生拉动力
失业问题各国均有,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对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办法。这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就业者都应当积极地加强自身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2.2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个人需求受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意愿、教育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
(1)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费用支付能力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决定着劳动力资源接受职业教育的费用支付能力高低。逐年上涨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明对职业教育的支付能力提升,但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
(2)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制约了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培训渴望度高
经济转型人才背景下,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制约了职业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自己,比较清晰地表达出个人发展诉求。
(3)技能型人才薪金增长正向推动职业教育个人需求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之下,技能型人才与普通求职者的差异正在逐渐显现,薪金变化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使得职业教育对普通求职者吸引力加大。《新蓝领教育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众多接受职教培训的新蓝领在就业机会、职业技能、薪资收入、晋升空间等方面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3、结束语
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加强劳动力资源流动能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满足当地企业用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和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性意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有利于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经济转型升级既需要一批从事研发设计等工作的专门化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掌握一技之长、与相关产业配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他在2014年视察江苏期间强调要培育新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安江英,王利明等.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7):46.
[2]普艳秋.“四化同步”背景下湖北省职业教育的宏观结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3]姚树伟.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15.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BYE2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