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增强其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厚植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境,乐于交际
  一定的情境会产生语言动机,具体情境为语言提供材料,促使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有助于他们听取和比较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智力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我们教师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发挥智慧,创新思维,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激发说的欲望,课堂才会灵动,孩子们才敢讲、会讲、善讲。例如“请你支持我”(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这个话题,要求说服别人并支持自己做一件想做的事。這个话题不仅要明确交际对象,还要达到“支持自己”的目的,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现实价值,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语用目标。我首先在班里创设情境——同学们极力要求在班里办作文展览,并希望得到老师帮助。引导学生思考说话的对象是谁?跟你关系怎样?怎样与之交流?怎样得到此人的支持?并作以下提示:1. 注意说话态度要礼貌诚恳;2. 简洁地说明来意;3. 把设想讲具体;4. 设想对方可能的担心问题并想办法打消疑虑。接着进行交际活动并且反思。最后拓展交际情境,把任务情境转移到家庭,迁移应对他人要领,内容改为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说服妈妈同意养小狗”等。教学时,我特意设置关卡,让孩子碰碰钉子,多想想办法解决问题,说服对方,从不同角度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由此让孩子明白,即使说服失败,不能获得别人支持,也不能咄咄逼人,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对孩子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
  二、阅读教学,渗透交际
  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同样是一种口语训练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孩子们说话详尽、有条理,这也是口语交际的目标。传统教学,师生一问一答,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新课标理念下,我结合班的实际,要求学生在回答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用近期时事论证自己的观点,听的同学可以完善回答或质疑观点。在上《有的人》这课时,我引导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抛出问题:举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句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孩子们思考片刻以后,纷纷举手。其一人说:“因为有的人死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他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比如课文中的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们会永远悼念他;而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做的事情背叛祖国,伤害人民的利益,人民憎恨他,他将遗臭万年。如卖国贼余茂春、高杏欣等。”另外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补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还有新冠肺炎的逆行者,如:钟南山爷爷、抗议医务人员、志愿者等,他们是我们新时代的孺子牛。”孩子们心系国家大事,侃侃而谈,这正是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有机融合,所应达到的目标。
  三、源于生活,强化交际
  教材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语文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教育资源最丰富的一门学科。利用学校校本课程(以下为校本课程主题:一年级上学期:礼貌用语;下学期:快乐自我。二年级上学期:身边的人;下学期:家乡特产。三年级上学期:我爱阅读;下学期:新会景点。四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下学期:感动中国。五年级上学期:祖国风光;下学期:国旗故事。六年级上学期:世界之最;下学期:六年同窗。),结合最近经历的趣事,让孩子们在短短三分钟内畅所欲言。发言者完毕以后,听者纷纷评议。刚开始,学生评议时一句起两句止,甚至哑口无言,无从评价,或前言不搭后语,但经过长时间训练,每个小评论员都说得有条不紊、头头是道。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写作能力是最能展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读写教学之间必须系上一根纽带,将读和写结合起来,以读引写,以读促写,就能为突破写作瓶颈提供很好的思路。  一、大量阅读,打好写作之基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必须开展大量课外阅读,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部编版教材
期刊
音乐的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动性,所以自主性学习应用到高中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音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这是高中音乐教学指的目的和方向。其中,积极组织、指导、评价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实践,尤其师生具有典型示范性质的课堂实践。  自主性学习法有很多特点,如更加尊重学生的自身情况,有效地提高学生自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名著阅读在教材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新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教材中也专门设立了“名著推荐与阅读”板块,其地位可见一斑。但在日常教学中,名著推荐与阅读课却被边缘化,平时连公开课都很少触及这个敏感课型,名著导读教学已然成为短板弱项。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
期刊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精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生态与时变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原生家教氛围、个性特征更具明顯的差异,学习品质也参差不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致力于关注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特征和成因。在社会氛围的辐射、家庭教育的缺失、科技产品的影响,当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习惯欠佳,创新意
期刊
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起点与关键。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每天要新学习识记十来个生字,存在较高的难度,遗忘率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性地激发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快乐的情境,让他们在识字中感受到快乐,收获信心与精彩。  一、视觉效应  向受众群体直观、生动、形象地提供生活图画,从而使受众群体简明便捷地产生审美想象的效果,在科学上我们称之为视觉
期刊
学习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慧学”真正发生。本文在诊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单运用的现状的基础上,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松鼠》为例,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运用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单运用的现状诊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单运用的基本定位是导学与助学,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然而,学习单运用效果并不显著,主要
期刊
支架式课堂教学,是指老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掌握和了解新知识点的“支架”。本文以“勾股定理复习课”为例,研究了老师怎样立足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为掌握好知识点概念的生长路线和重要节点搭建助学支架,并注重学生思维的建立与思维的生长,使学生在学习支架的指导下以小坡度慢慢生长,从而逐步掌握知识点,进而深入学习。   一、教学过程概述   (一)搭建实景支架
期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开展以学为中心的交互式课堂实践,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向交互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景中掌握数字化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积极乐观、理性判断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交互式课堂的优势  1.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交互式课堂,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水平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精心设计课堂交互环节,提供项目式学习的课程
期刊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优秀本土资源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挖掘其教育功能,在课堂中不断丰富它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让家国情怀融于学生心中并指引人生。  一、以“本土”资源,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  优秀的本土资源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最好的教科书,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软实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这些优秀
期刊
科学阅读中,教师可利用课内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与探究并行,延展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参与、发现与学习。科学阅读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好科学阅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科学阅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科学阅读的作用  科学阅读可帮助学习者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通过科学阅读还可以让学习者从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