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山的雪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yigesh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野一片萧瑟,阳光在云隙时隐时现,巍峨耸立的聚龙山,伟岸地伫立于荆楚莽原凛冽的寒风中,空林逶迤,溪涧清瘦,一切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就在这片清宁中,一场轰轰烈烈的雪悄然而来,像一场蓄谋已久的冬的盛会,“一夜风雪舞,万树梨花开”。一场雪,彻底改变了聚龙山的世界。
  莫道冬日叶凋零,聚龙山上有风情。清晨,我踏雪而来,我惊奇地发现,我已置身于一个如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了。此时,聚龙山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仿佛一夜之间,聚龙山丰腴起来,娇媚起来,在雪的装扮下,变得千般妖娆,万般风情,一股脱胎换骨般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我真的好想,好想张开双臂,把童话般的聚龙山拥进怀抱。
  此刻,除了惊奇,我更多的是震撼。极目远眺,大地冰封,苍穹雪舞。漫天飞雪,一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打破了聚龙山冬日的沉闷与落寞。被冰雪凝固的聚龙山,突然间便有了灵性和生机。望远山,山头有云雾掠过,群峰缥缈有如银色仙境;看近处,脚下是雪花飘飞,万壑凝滞一片清朗世界。而身边,云雾携着雪花,貌似尘烟一样在上下翻腾,左右旋舞,像一群欢天喜地的白色精灵,尽情地舞蹈着、歌唱着。
  此时,你可听懂雪的歌唱么?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站在聚龙山上望苍穹,飞雪飘飘,像鹅毛、像柳絮、像蒲公英,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群山早已被皑皑白雪笼罩起来,一如穿上了白色婚纱的新娘,妩媚娴静,楚楚动人。那些错落有致的松柏,像顶着一朵朵白云,镶嵌在聚龙山上,镶嵌在一望无垠的冬的原野上,漫山遍野一袭素装,既如苍茫云海,美丽壮观;亦如万千琼花,随寒风摇曳,散落在心间,散落在眉间,令人销魂。
  呵!这飞雪,是聚龙山之灵;这飞雪,是聚龙山之魂。飞雪漫舞,舞出一派素雅,置身这银色天幕间,我忘记了寒冷带来的郁闷和压抑。“云幕重封,风刀劲刮”,风雪把聚龙山雕琢成一个玉色乾坤。刹那间,我完全沉醉在这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童话世界里。我轻轻地闭上双眼,仰望苍穹,一任雪花温柔飘落,耳鬓厮磨。冰天雪地里,纷飞的雪花飘落在头上,脸上,衣服上。我情不自禁地捧一把雪细细把玩,品味“爱此飘飖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之闲情,或感悟“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之逸致,品之,赏之,感之,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全然忘却双手已被冻得通红。渐渐地,我仿佛听到了雪花在耳畔轻轻吟唱,轻轻地,悠悠地,像一首轻快的摇篮曲,也似一支温柔的情歌,动人心神。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冬雪飞舞,不知摇曳出多少琼花玉树?苍山日幕,不知陶醉过多少红男绿女?聚龙山雪野起伏,银树妖娆,不正是诗人笔下“长天远树山山白”的真实写照么?
  飞雪漫天,景色无边。站在聚龙山上,看不够千般雪景,说不尽万种风情。且不说把酒一盏,围炉而坐,饮酒赏雪时的那份惬意,单单行走在聚龙山厚厚的白雪上,聆听脚踩雪地“吱嚓吱嚓”的声音,你就醉了。
  “白雪纷纷何所拟,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此刻,我突然想起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文中意境。这雪,似乎比谢太傅笔下那雪更白一些。忽然,一丝惆怅悄然浸上心头,耳麦响起陆虎那首《听雪落下的声音》。淡淡的歌,柔柔的词,听着听着,却让人忍不住悲伤。陆虎的歌大多如此,看似美好,听到心里却让人默默地落泪。
  “——轻轻,落在我掌心,静静,在掌中结冰。相逢,是前世注定,痛并,把快乐尝尽。明明,话那么寒心,假装,那只是叮咛。泪尽,也不能相信,此生,如纸般薄命。我慢慢地听,雪落下的声音,闭着眼睛幻想它不会停,你没法靠近,决不是太薄情,只是贪恋窗外的风景……”
  聚龍山的雪,自有风情。
  张太学,作家,现居湖北保康。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将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的一种框架。在当前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但当前语文教师的知识集中于学科教学内容,单纯为了在语文学科中使用技术而使用,此做法并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亟待更新。本研究为了促进语文教育信息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出培养语文教师TPACK能力的三大策略,即示范技术的使用、重新架构教
初夏,龙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公路一路前行,透过车窗向外眺望,群山连绵,满目苍翠,阡陌交错,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景象。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高楼的压力,有的只是乡村生活的恬适和安宁。车子行驶到聚龙山下,在一个岔路口开进乡间小道,不远处即是朱砂村。  村庄不大,村道宽阔,树木丛生,花草摇曳,屋舍散落在山麓下。路边田野里,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地里整畦挖穴,挥锄铲草。唐代诗
期刊
在我小时候,姑姑在龙坪镇大水林场工作。有年春节,她带回了一些板栗给我吃,板栗特别的香糯。我问她,怎么这么好吃呀?姑姑说,这是大水的板栗嘛!第一次听到龙坪、大水这几个名字时,我的脑海瞬间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条大河汹涌奔腾,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光芒四射,非常美丽!于是,我央求姑姑带我去龙坪看大水,没想到姑姑听了我的话却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姑姑并没有带我去龙坪,反而
期刊
高山笔会期间,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次活动丰富多彩,与会者还观看了龙坪民俗表演。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节目是《拦车马》。一群轿夫在悠扬的唢呐声中,把一顶红轿颠颠晃晃地抬上舞台。道士手舞桃木剑,在轿子前后左右劈砍,口中念念有词,掐破白公鸡冠子,鸡血洒在轿子四角,又将白公鸡扔过轿顶,轿子即被抬下舞台。节目虽短,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拦车马是龙坪一带古老的婚俗,相传起源于楚文王。众所周知,楚文王有三
期刊
在龙坪镇龙坪村,有一支草根乐队。乐队的成员来自田间地头,最大的有72岁,最小的也有38岁。  他们白天忙种田,到了夜里,才聚在一起排练自编的节目。  周述远,是这支乐队的发起人之一,年纪最大的成员就数他了。与他交流,他的话题总离不开杨子荣、李玉和、郭建光等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别人一介绍,方知他曾是革命样板戏唱全场的男主角。  周述远说,他15岁那年,便加入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半
期刊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不同国家颜色词的隐喻义,帮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颜色词的理解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隐喻 颜色词 对外汉语教学   很早之前在我国的甲骨文辞中就有对于颜色词的记载。分别是黄、黑、白、赤、幽、戬。朱永燚在1959年写下《鲁迅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这篇文章开启了颜色词在现代的研究。虽然我国对于颜色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摘要:精神分析在现代西方思想中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有着突出且重要的地位。爱尔兰法籍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人生与小说均适合采用精神分析学进行研究,但国内迄今为止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小说《莫菲》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聚焦在小说《莫菲》的主人公身上,并运用弗洛伊德后期整合的本能理论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退居防御机制与认同防御机制,对主人公莫菲的荒诞行为进行剖析,指出莫菲的人格由本我主导,行为受本能驱力
在保康,但凡叫坪的地方,多地势不平坦,而龙坪,在地势不平坦的基础上,又多出一份气质上的不平凡。  平均海拔1350米,全年平均气温8.5℃,森林覆盖率高达80.7%,这里的气质绿色而清凉!  辽阔如先人额头的聚龙山,主峰竞起,超然卓群,1852米的海拔,隆起襄阳“屋脊”,提升龙坪“高度”。传说中由24条草龙幻化而成的240座山头向着聚龙山环卧拱卫,那样子,就像手足对头脑的俯贴,孩童对母亲的依恋。 
期刊
三伏天的烈焰在西天铺成半片天的旗帜,它们的燃烧带有猎猎的余响。  蝉发出类似于求救信号一样的尖利嘶鸣。没有一丝儿风的夏日黄昏,暮色像是一块经历烧红后缓缓冷却的铁块,炽热得烫手、灼心。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行道树,拉扯着发卷的、严重失水的暗绿叶子,像是在发出一连串无用的干渴呻吟。所用的空调都嗡嗡地响着,各自制造出的清凉与干燥让人画地为牢欲出不得。街道荒凉冷清,吹出冷气的商铺只好用音乐制造热闹,掩饰无人光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