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宣地妍 工事与时撕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fe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校以整合理念为指导,以“器道并重、心手相长、科艺联用、沿创同行”为特色办学思想,以“以工树德,以工启智,以工求真,以工育美”为特色教育目标,以“有专长、会工作、善研究、能创造”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学校的百工教育特色建设呈现出了精致化、有效性和内涵式发展的态势。
  
  一、落实于课程
  
  我校利用校本课程(八年级为劳技与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时,实施百工课程。在课程管理中,一是做到四个“推行”,即推行百工课程资源包,推行百工课程建设思维导图,推行百工课程导学案,推行“百工教育六认真”(认真开发课程资源、认真准备操作材料、认真制作示例作品与课件、认真撰写教学设计、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和认真反思教学活动)评估:二是做到四个“加强”,即加强师能建设,加强经费投入,加强课程评价,加强百工文化建没:三是做到四个“倡导”,即倡导做“双师型”教师,倡导学陶师陶,倡导提升课程能力,倡导打造工坊“小特色”。其中主要着力在以下两方而下功夫。
  
  1.一事三托七步走
  学校通过“一事三托七步走”的范式建设百工课程。“一事”是指一项“工事”,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和自身特长选好“工事”,以“工事”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三托”是指有助于学生项目学习的三项活动,即“课程超市”活动、假日亲子活动和“百工节”活动。学期初,学校会举办“百工课程超市”。学生通过阅读《百工课程超市选课指南》,观看课程成果展,咨询指导教师,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假日里,学校会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百工作品,研究百工文化,体验亲子之乐。期末,学校会举办“百工节”活动,进行师生的百工技能竞赛和课程展示,并组织师生与家长对各个工坊的课程建设成果进行评价:“七步走”是指在导学案建设工作引导下的教学的七个步骤,即知、备、察、仿、研、创和评。使用“一事三托七步走”的范式,突出了项目课程的优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整合了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合作。
  
  2.做研合一“双面绣”
  我们提倡手脑合用,行知相长,要求教师在开发与实施百工课程的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将技术与学术结合起来,将操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一方而。要以操作为载体,做到“做中学”。培养心灵手巧的学生。学生需要掌握与本工事有关的操作技能及其操作要领,并掌握木工事的工艺流程。另一方面,要以研究为线索,做到“研中学”,培养格物致知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从本工事的丁艺特色、历史文化、流行现状、技术难题、科学原理、创新设想、工艺发展和现代应用等方面确立课题,分工协作,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从而解决与工事操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制成创新作品,完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使项目学习走向深层次。
  
  二、生长于文化
  
  我校注意把百工特色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去建设,筑巢引凤。努力弘扬、传承与培育百工文化。
  
  1.“百”字文化——人由长上取
  百工教育不是全体学生整齐划一学习同一样东西的教育,而是在“百”字上做文章,以和而不同为文化理念,追求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多元教育。首先,我们面向社会产业设置百工项目,现有的百工项目分别是汽车、船舶、建筑、运输、冶金、家电、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食品、农林和商贸旅游等专业的基础。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通过“百工课程超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有专长的项目。最后,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努力使用各种课程资源,形成百川汇海的课程建构优势。
  至今,我们仍在努力追求百工坊项目的增加、各工坊学习内容的丰富和学习方式的多样。“百”字文化影响了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评价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不唯分数论英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终身发展,
  
  2.“工”字文化——事从做中学
  百工教育的“工”,是指工作、工程和工艺,因此直接指向实践领域。我校以“做中学,做中研,做中乐”为百工坊的优势定位,通过百工教育引导学生乐于动手,苦练手艺,以百工作品的精工细作、技艺水平的精益求精要求和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学生“纸上得来终党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中国历代“百工”劳动者的勤劳作风、科学精神及他们推动技术进步的意识和努力,引导他们走上“知工一会工一善工一乐工”的百工学习历程,在学习百工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虔诚,用人格锻造自己的技艺风格,从而提升人生的品质。
  
  三、提升于科研
  
  学校积极申报参加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组织课题理论学习和课题研讨活动,做好百工课堂观摩,做好师生调查工作,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性学习报告,认真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期末总结。
  
  1.“整合理念”聚力
  我校参与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8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通过研究百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教育理念的整合、师资力量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校本课程与特色建设的整合、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的整合、校本课程与德育活动的整合等,初步探索出百工课程开发实施的集约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确立了百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基础、课程标准、指导原则、评价制度,开发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体现学校百工教育办学特色的百工课程资源包系列,探索出百工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整合理念指导下。百工课程建设处处逢源,成于众力。
  
  2.“创造力培养”优教
  我校参与了科技部2008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暨中央教科所课题《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案例研究》。百工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心理品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技术创造的良好载体。通过研究依托百工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形成了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出适合本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形成与创造力培养相关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量的学生创造性活动案例,各工坊开发出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材料,学校编制了《创造力培养教育文集》。依托百工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题研究提升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因此,只有且行且研,通过科研解决特色教育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才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从而改进工作,更好地发挥特色建设的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百工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经验,点亮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意志,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作用。省内外的教育同仁对我校百工教育的青睐和支持正说明了这一点。今后,我们要在吴江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努力把百工教育的特色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相信经过努力,我们的“百工”品牌会更加出众,“百工”名片会更加闪亮!
  
  (责任编辑 刘颖)
其他文献
[摘 要] TELS主要通过科学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学习、评估和技术支持四个环节的研究和实践,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就水平。TELS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系统的研究过程以及浓烈的时代气息,期望对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TELS;科学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4-0014
编者按:南长古运河自南长桥至清名桥,以其“人家尽枕河”的吴地风貌被称之为“水弄堂”。闻名遐迩的古运河“水弄堂”凝聚了无锡3000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运河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的江南水弄堂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长期以来,以“成功每位孩子、满意每位家长、幸福每位教师”为办园宗旨,以“成长乐园、和谐家园、魅力校园”为办园目标,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配套学件》创造性地开发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功能强大的学习模块,为教师的教提供了大量可用资源,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我校积极探索此学件在学校环境下的应用,不仅探索了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的策略,还将其引入第二课堂,形成了应用学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件;自主学习;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四季是什么颜色?在“2015台湾国际天然染织交流展”上,编结、染织、绣艺领域的上百名学者、服装设计师、工艺师带来了答案。来自成都的设计师宫玉,将草木染丝绸再创作,推出“灰雾·四季”和“秋色·缤纷”两个服装系列。在裙底、腰间设计平川河谷,将艺术创作带入云染丝绸中,引导传统工艺向生活、文化、时尚的方向发展。
常听一些语文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偷。”“如果同学们不会写,可以抄范文。”结果导致很多学生懒于观察、疏于思考,写出的文章和例文几无二致。虽然我们不反对背一些好的范文,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可惜传统的教育体制束缚了老师,也束缚了学生。为使学生稳得高分,语文老师们煞费苦心地开展以下的教学。  第一,固定模式。记叙述文总是要求学生开篇明意,结尾点晴;议论文总要
近几年,由于俄罗斯推行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和部分学前教育機构老化,全俄范围内出现学前教育需求高峰,入学名额供不应求。2008年底时,平均每100个名额提出申请者为105人,城镇地区更达到100:111。2009年初,等待入学的儿童达171.6万。而到2010年9月,能够入学的儿童仅有83.2312万人。截至2010年9月,俄罗斯有学前教育機构47213所。其中,98%为公立。在学儿童547.3757
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何借助教材把相关的德育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思想、品德和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我是这样思考和尝试的。    一、找准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    如果单独在课堂教学中加一个“德育”环节,无疑会破坏一堂课的整体性,显得很生硬。教师要进行自然的德育渗透,必须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德育
摘 要: 中美术鉴赏课是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心灵世界、建构人文素養的重要学科,文章阐释了核心素养时代该体系之下的针对高中生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等特点。探析了核心素养本位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融入主题性等问题,并以北宋风俗画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为例,就如何避免高中美术鉴赏中教师单一向度的知识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注入核心素养理念,提高在美术鉴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了“尊重”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力,真可谓“四两拨千斤”!工作中我认真感悟着这一理念,结合自己的个性,一定要将“尊重的教育”进行到底!    一、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尊重是人
2005年,乐天陶社入驻景德镇。当时的景德镇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制陶工艺,而当地陶瓷制品却缺乏创意,乏善可陈,大多从陶瓷学校毕业的学生都选择了改行。创始人郑祎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这座瓷都。乐天陶社利用租来的土地和厂房,仿照国外的陶艺交流工作室模式,开设了景德镇第一家陶瓷交流艺术中心,提供国内外一流陶瓷艺术家驻场、展厅、设计工作室、实验工厂等多项服务内容,打开了一种新的陶瓷产业链模式和艺术陶瓷创作理念。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