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探讨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政治教学占据基础性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政治教育之中的德育越来越被教育界所关注。本文在分析政治教育中德育的含义、特征及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点出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意义,并提出实施德育的方式,旨在加深对政治教育中德育的探讨。
  关键词:政治教学德育
  
  一、德育含义及目的
  
  德育,顾名思义即是道德教育,这即是就其狭义所指。而广义的德育则是指将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教授给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一种社会理想型的人格,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从教育活动的层面来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变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建立并不断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人格等多方面素质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总而言之,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综合,其终极目的在于从思想的层面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人才。
  
  二、政治教学中的德育的特征及原则
  
  德育是政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学生道德品质好坏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教学成果取得与否的重要标准。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有着区别其他意识教育的特征。首先,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是具有有目的性的特征。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旨在以改造、培养、发展学生观念意识,使其思想道德等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其有目的性集中体现在教授者的教学过程中,教授者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是其有目的性的重要体现。其次,政治教学中的德育又有无意识性。这种无意识性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在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地接受者教授者的思想、观念等。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发展过程,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教授者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是辩证统一存在的。最后,政治教育中的德育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德育属于意识教育,这就决定了教授者无法强制受教育者接受相关观点。因而,该教育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三、政治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意义
  
  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的可塑性,这就决定了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德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道德品质与美好人格。首先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社会不断发展,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学生们也更加勤于思考,然而由于其经验缺失、生活实践不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并不善于思考。因此,政治教育中注重德育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思维方式,促进其人格的最终形成。其次,政治教育中注重德育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强调“少年智则国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少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少年德育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今天的少年是国家明天的建设者,给予少年良好的德育有利于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完善。再次,政治教育中注重德育有利于社会营造厚道重德的氛围及社会制度的完善。政治教育中重视德育,给学生培养“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观念,当他们走入社会后以这些观念对待周围的一切,那么他们所在的社会氛围--就会被营造得更为理想化。当社会道德受到尊重,其价值也就得以彰显。这样也就可以促进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四、政治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式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中注重德育意识。
  政治教学中,教师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俗话说“言传身教”,教师在课堂上“言传”学生政治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身教”。“身教”是运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式教育。学生在这无声的过程所获得的教育更胜教师的严厉斥责中所取得的效果。教师用自身形象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并以此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最终达到使学生模仿、效仿以致超越的教学效果。
  
  (二)依据教材联系生活。
  政治教学的理论性较强,若单单着眼于课本,必然会使得整个课堂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化中的实际事例教导学生,做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政治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过程中,教授者应引导鼓励学生用新近发生的事件解释所学的理论。教师自身也应有时事意识,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尽量运用新颖丰富的事实观点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三)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运用。例如故事法,用或传统或当下的名人故事等给予学生榜样。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中体会道德的力量,使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他们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讨论法。教授者将当下的时事热点或充满争议的事件拿出来,鼓励学生予以讨论。教师应明白“道理越辩越明”这句话,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辩论中明白是非,获得经验教训。
  
  (四)充分运用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即是除校园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观看爱国影片、听模范人物报告会、参观博物馆、进行学雷锋活动等等均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还可以培养学生意志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还会获得自身独特的感触。这些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达到思想的升华,最终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质与高尚情操。
  
  五、总结
  
  政治教育中的德育即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培养他们的社会文明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信息发达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求教育机构培养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于一身的全才,更要求他们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笔者相信,在政治教育中更注重德育,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菲,学校德育意义关怀研究:实践卷[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2009
  [2]王彩芳,隐性德育及其校园资源的育人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5,(02)
  [3]邱伟光,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理论一一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2,(z1)
其他文献
摘要:开放实验是一种新的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心理实验传统性实验可行性研究    以往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指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自己动手的机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受到时间限制学生来不及深入思考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阻碍了他们扩展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而电大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与传统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引领与推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作用    电大校园文化是电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保证。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与学中来,积极思考又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灵活性、敏捷性的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出大批数学素质优异的人才。  关键词:媒体教学有效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广泛地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且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知、能、意、行的结合,它与体育专业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健康观以及积极的情感世界。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教育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模式。  关键词:体育教学
期刊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备受青睐。用电化学的方法将质子还原为氢气是现代的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除了一些贵金属(主要是铂)以外,大多数的电极发展的进程缓慢。因此一系列廉价的、在较低的电极电势下具有催化反应活性的配合物材料正在被广泛地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来设计新型的分子催化体系用于析氢反应(HER)。目前认为,较为有效的分子催化剂是基于第一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如钴、镍、铁等的金属配合物。
  根据实验研究,金属双二硫配合物、金属双二胺配合物被认为是电催化析氢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也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奖惩机制,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如何适当、艺术性的运用奖惩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奖励惩罚    古人云:“刑法不可揠于国,鞭笞不可揠于家。”说的是家庭教育中不能没有鞭打,如同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刑罚一样。同样,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不能没有惩罚。从教育本身来说,他本来就是十八般武艺一一表扬批评
期刊
摘要:师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拥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照亮学生的火焰,是师生获得快乐的源头活水。教师就是要用爱唤醒学生内心的美丽,播下满怀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教育还需要教师不但有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行为,更要讲求爱的艺术。  关键词:师爱出色自信快乐感动    “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常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的确,班主任的工作就像
期刊
摘要:本人认为做好“潜能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帮助他们确立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善于倾听,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赖;给予支点,促成他们心理平衡;培养兴趣,使他们实现兴奋点的转移,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潜能生”,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键词:潜能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
期刊
摘要:江泽民同志提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关键词:学生老师品德
期刊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将来为祖国服务的基础,是成才的基础,而能否掌控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到来,让我们一同成为优秀的学生良好情绪的引领者吧!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良好情绪引领者    一、教师应使学生认识情绪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曹日昌主编的《心理学》教材及樊富珉、林永和主编的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心理素质: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等参考书籍告诉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