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泽民同志提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关键词:学生老师品德
  
  一、人民教师应具备爱生如爱子的高尚品德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儿童成长有两个影响源,第一是父母,第二是教师。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很自然地将他们与父母交往的各种思想感情与“爱的要求”转移到自己的教师身上,要求教师也像母亲那样关心、照料他们。此时,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还期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关注,使他们时时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感情的河流就不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了,而当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就自然而然缩小了师生间感情的距离,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愿意向他们吐露真情,自觉地接受教育和劝告,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他认为:“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他一再强调学生的可爱和关心学生的重要性。他曾提醒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教育者要象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陶行知自己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许多陶门弟子至今念念不忘他的音容笑貌,从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他的伟大的师德情操。
  
  二、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教师的坚强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能够百折不回,知难而进,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其次要有耐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因学生暂时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因为学生的反复而感到苦恼,而是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倾注心血,不把学生培养成材决不罢休的精神。教师还应懂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如果教师缺乏自制力,遇到学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或敢于“顶撞”时就暴跳如雷,以粗暴的方式随意辱骂和斥责学生,这不仅伤害学生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教师只有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响学生,才是为人师表的内涵。
  
  三、谦虚好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谦虚好学是教师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应该不自满自足,积极探求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司马光为了编撰《资治通鉴》,十余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含辛茹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为了夜以继日地读书,专门做了一个圆木枕头,号称“警枕”,以使在睡着时随时惊醒他。当然,教师即使学识渊博,也不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这样的教师自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爱和信服,对培养学生谦虚好、积极上进的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日本大学教授关中先生认为:“教师的性格特征应当具有明朗快活、朝气蓬勃的精神”。即使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也能正确对待,而不是随意表现出受伤害和悲哀的神情。具有乐观、开朗性格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与人为善,给人温暖,笑容可掬地对待他人。如果教师的性格孤僻,情绪反复无常,心胸狭窄那是与教师职业极不相称的。因此,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学生效法的模式,也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培养鲜明的个性心理品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才能为培养造就“四有”人才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他文献
摘要: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幼儿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幼儿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幼儿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家庭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写道:“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
期刊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着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降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管理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度完善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契约是教师和学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和教师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师管理。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职院校教师管理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蕴含着巨
期刊
摘要:开放实验是一种新的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心理实验传统性实验可行性研究    以往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指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自己动手的机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受到时间限制学生来不及深入思考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阻碍了他们扩展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而电大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与传统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引领与推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作用    电大校园文化是电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保证。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与学中来,积极思考又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灵活性、敏捷性的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出大批数学素质优异的人才。  关键词:媒体教学有效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广泛地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且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知、能、意、行的结合,它与体育专业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健康观以及积极的情感世界。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教育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模式。  关键词:体育教学
期刊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备受青睐。用电化学的方法将质子还原为氢气是现代的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除了一些贵金属(主要是铂)以外,大多数的电极发展的进程缓慢。因此一系列廉价的、在较低的电极电势下具有催化反应活性的配合物材料正在被广泛地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来设计新型的分子催化体系用于析氢反应(HER)。目前认为,较为有效的分子催化剂是基于第一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如钴、镍、铁等的金属配合物。
  根据实验研究,金属双二硫配合物、金属双二胺配合物被认为是电催化析氢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也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奖惩机制,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如何适当、艺术性的运用奖惩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奖励惩罚    古人云:“刑法不可揠于国,鞭笞不可揠于家。”说的是家庭教育中不能没有鞭打,如同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刑罚一样。同样,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不能没有惩罚。从教育本身来说,他本来就是十八般武艺一一表扬批评
期刊
摘要:师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拥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照亮学生的火焰,是师生获得快乐的源头活水。教师就是要用爱唤醒学生内心的美丽,播下满怀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教育还需要教师不但有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行为,更要讲求爱的艺术。  关键词:师爱出色自信快乐感动    “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常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的确,班主任的工作就像
期刊
摘要:本人认为做好“潜能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帮助他们确立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善于倾听,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赖;给予支点,促成他们心理平衡;培养兴趣,使他们实现兴奋点的转移,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潜能生”,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键词:潜能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