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认为做好“潜能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帮助他们确立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善于倾听,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赖;给予支点,促成他们心理平衡;培养兴趣,使他们实现兴奋点的转移,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潜能生”,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键词:潜能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潜能生”是指那些品质上、学习上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优秀,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教育下却有潜力可挖的的学生,是原来“后进生”的褒称。那么,如何对潜能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们要确立信心,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交往问题,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尊重别人的人格、习惯、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损于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处于爱别人和被人爱的环境中。特别对于那些人缘不好的学生,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中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受欢迎的心理气氛,吸引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增加他们与同学友好交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其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同时要为他们寻找合格的场所,让他们的才能、特长有表现和施展的机会,以利于增强其自信心。
师生关系也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学生一般都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情感态度,将其看作是一种评价。当其感受到教师喜爱、信任自己时,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肯定、重视,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二、我们要热爱学生,使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潜能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的、最娇嫩的花朵。”因此,对潜能生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潜能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由于潜能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遭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冷谈、歧视,缺少关爱,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自卑、自傲,对老师对立的情绪;对集体疏远;怀疑老师的真诚爱护和关心。因此,对他们应多关心爱护,使他们感受生活的温暖。
记得有这样一位学生,脑子灵活,但由于父母的离异对她造成重大的伤害,慢慢地,她变得很孤僻,说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我们老师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她、关心她,课堂上鼓励她,发现她的点滴进步表扬她;课后,拉她一起活动……无论课上课下,都注意从各个方面对她表现出关心,让她感觉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她。俗话说“日久生情”,这种母爱式的教育,使她改掉了不少的缺点。
三、我们要善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给我们创造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潜能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他们的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向他人倾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正如人际关系的权威戴尔卡内基所说:“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值得人敬仰的最简易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认真地听学生讲话,尤其是潜能生,他们会感到老师尊重他,对所说的话有兴趣,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四、我们要给予支点,促进他们心理平衡
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平衡和失衡的对立统一。一般人的心理处在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动态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基本平衡的。潜能生由于经常遭到各方面的失败,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氛围的冷遇、嘲笑和鄙夷,心理往往容易失衡。这种失衡的结果是使他们越变越差,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潜能生,为此,我们应给予他们支点,充分信赖他们,让他们有满足感。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信赖和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以达到心理平衡。
我有这样一位学生,作业经常不做,还爱说谎。一天,我正在批改作业,课代表跑来说某同学又没有做作业,还说掉在家里了,大家都说他没做,肯定是说谎。我一听又是他,一下子就火冒三丈,说让他到我这儿来。他来后,我再三询问他做了没有,他坚持说我做了,我看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说:“今天老师相信你,下午请你把作业带来,好吗?”下午他果真带来了。不久后我无意在在一次的周记中看到:
“没想到这次老师竟然相信了我的话,我以后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的,再也不说谎了,不然的话我对不起老师。”以后,他果然实现了他的诺言,每次作业都按时完成。
没想到老师的一句“相信你”,竟然会对潜能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啊,潜能生需要信赖,需要平衡的支点,以达成他们的心理平衡。
五、我们教师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其实现兴奋点的转移
潜能生多数人胸无大志,对学习不感兴趣,兴奋点在吃喝玩乐上,常常是无事生非。但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果把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优异的活动上去,就能取得“磁石吸铁,驷马难追”的教育效果,与不良行为告别,班里可举行一些文体活动,并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角色,这样,不仅有机会使他们弥补学习不好的遗憾,还可以让同学认识其美好的另一面,同时当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时,可以使其不断进步。
总之,我们要对“潜能生”予以充分的重视。学习要给予辅导,微小长处要给予肯定,稍有进步要给予表扬,遇到打击要给予保护,遭到失败要给予安慰,出现反复要给予理解,交给任务要给予信任。总而言之,教师要以自己满腔爱心,去换取学生的爱,方能从根本上消除潜能生的心理障碍,还其良好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马志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潜能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潜能生”是指那些品质上、学习上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优秀,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教育下却有潜力可挖的的学生,是原来“后进生”的褒称。那么,如何对潜能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们要确立信心,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交往问题,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尊重别人的人格、习惯、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损于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处于爱别人和被人爱的环境中。特别对于那些人缘不好的学生,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中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受欢迎的心理气氛,吸引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增加他们与同学友好交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其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同时要为他们寻找合格的场所,让他们的才能、特长有表现和施展的机会,以利于增强其自信心。
师生关系也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学生一般都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情感态度,将其看作是一种评价。当其感受到教师喜爱、信任自己时,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肯定、重视,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二、我们要热爱学生,使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潜能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的、最娇嫩的花朵。”因此,对潜能生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潜能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由于潜能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遭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冷谈、歧视,缺少关爱,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自卑、自傲,对老师对立的情绪;对集体疏远;怀疑老师的真诚爱护和关心。因此,对他们应多关心爱护,使他们感受生活的温暖。
记得有这样一位学生,脑子灵活,但由于父母的离异对她造成重大的伤害,慢慢地,她变得很孤僻,说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我们老师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她、关心她,课堂上鼓励她,发现她的点滴进步表扬她;课后,拉她一起活动……无论课上课下,都注意从各个方面对她表现出关心,让她感觉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她。俗话说“日久生情”,这种母爱式的教育,使她改掉了不少的缺点。
三、我们要善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给我们创造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潜能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他们的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向他人倾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正如人际关系的权威戴尔卡内基所说:“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值得人敬仰的最简易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认真地听学生讲话,尤其是潜能生,他们会感到老师尊重他,对所说的话有兴趣,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四、我们要给予支点,促进他们心理平衡
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平衡和失衡的对立统一。一般人的心理处在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动态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基本平衡的。潜能生由于经常遭到各方面的失败,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氛围的冷遇、嘲笑和鄙夷,心理往往容易失衡。这种失衡的结果是使他们越变越差,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潜能生,为此,我们应给予他们支点,充分信赖他们,让他们有满足感。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信赖和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以达到心理平衡。
我有这样一位学生,作业经常不做,还爱说谎。一天,我正在批改作业,课代表跑来说某同学又没有做作业,还说掉在家里了,大家都说他没做,肯定是说谎。我一听又是他,一下子就火冒三丈,说让他到我这儿来。他来后,我再三询问他做了没有,他坚持说我做了,我看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说:“今天老师相信你,下午请你把作业带来,好吗?”下午他果真带来了。不久后我无意在在一次的周记中看到:
“没想到这次老师竟然相信了我的话,我以后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的,再也不说谎了,不然的话我对不起老师。”以后,他果然实现了他的诺言,每次作业都按时完成。
没想到老师的一句“相信你”,竟然会对潜能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啊,潜能生需要信赖,需要平衡的支点,以达成他们的心理平衡。
五、我们教师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其实现兴奋点的转移
潜能生多数人胸无大志,对学习不感兴趣,兴奋点在吃喝玩乐上,常常是无事生非。但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果把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优异的活动上去,就能取得“磁石吸铁,驷马难追”的教育效果,与不良行为告别,班里可举行一些文体活动,并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角色,这样,不仅有机会使他们弥补学习不好的遗憾,还可以让同学认识其美好的另一面,同时当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时,可以使其不断进步。
总之,我们要对“潜能生”予以充分的重视。学习要给予辅导,微小长处要给予肯定,稍有进步要给予表扬,遇到打击要给予保护,遭到失败要给予安慰,出现反复要给予理解,交给任务要给予信任。总而言之,教师要以自己满腔爱心,去换取学生的爱,方能从根本上消除潜能生的心理障碍,还其良好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马志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