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过程,在过程中舍得花时间,在过程中舍得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这是一本万利的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关键词]数学教学 过程中的教育 课堂投资 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31
  “过程中的教育”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为很多数学知识是学生在“过程”中自己想会的、悟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教会的。前几天,听了我校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听后我恍然大悟:“‘过程中的教育’是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走进教室,此时课还未开始,好多学生围着我,我问:“你们能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盒子吗?”“能。”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找一个矮个子的学生问:“怎么做?”他说:“我先在硬纸板上把长方体展开图画出来,剪开,再折起来就成了。”我追问:“什么叫展开图?”他翻开课本第23页,指着图2说:“这个图就是长方体纸盒展开的样子,它就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我听后惊讶万分。
  上课了,王老师按照练习课的结构模式,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生活实际应用问题依次展开教学,先后练习用铁皮做邮箱、给长方体饼干盒贴一圈商标纸、给游泳池贴瓷砖、给教室刷涂料等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练后讲,互相补充提醒,王老师再予以提炼总结,每一个环节都互动热烈。学生不仅人人会做,而且能讲清为什么这样做,并能迅速地判断出图形展开后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与原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我听后甚慰。
  在课后,我出示如下两题让几位不善发言的学生做。
  题1:请在白纸上画出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展开图。
  题2:下列展开图,能围成正方体吗?
  结果大出所料,两位做题1的学生3分钟时间内均正确地画出了展开图(如下图)。整个过程,学生没有翻书,偶尔有询问他们,都能说出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能讲清理由。而对于题2,5个学生中有4个能很快地进行判断,有1个学生稍微慢一点,但也能准确判定图①③④⑤⑦能围成正方体,而图②⑥⑧不能围成正方体。我追问:“能围成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学生想了一会儿后说:“先把4个面拼成一排,再把剩下的2个面上、下各放一个,这样的展开图一定能拼成正方体。”……
  太震撼了!因为前一节课,我才用同样的问题考了另一班级的学生。那个班级学生的手中只有牛奶盒、墨水盒,我问他们会做长方体纸盒吗,90%的学生不好意思地摇头。我出示题2给学生判断,他们许久无法回答,我当时就很担忧。再看看课堂上教师既讲解、操作,又不断地给予示范,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一副全神贯注之态,但一说到核心问题“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与原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时,就只有教师的声音了。
  同样是五年级,同样是骨干教师,同样是小学阶段难度最大的三维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学生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王老师告诉我,上节课她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先让学生制作长方体学具,再让学生利用学具改变方式去找图形展开后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与原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待学生都没问题了,又让学生自己去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她感觉自己花的时间有点多。我要赞扬王老师,因为她的时间花得值,因为她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回报——学生人人理解透彻。我要感谢王老师,她让我感受到了“过程中的教育”的力量,给我们广大喜欢多讲、喜欢不厌其烦地讲的教师作了最好的行动示范。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过程,在过程中舍得花时间,在过程中舍得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这是一本万利的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就是对学习、生活、现象等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这一过程体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迁移到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数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拓展,还获得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撰
儿童获得知识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依赖于个体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个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不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会在知识建构的初期产生错误的认知,这种错误认知如果没有及时察觉、纠正,就会给后继学习带来严重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预估,引导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反馈,而不能留待练习巩固的后期反馈,打响“先入为主”的第一枪。  一、从细节入手,让认知更准确  一些错误的先期印
基本信息  书名:《你一直与众不同:毕淑敏散文精选(青少版)》  作者:毕淑敏  ISBN:9-787-5387-6365-2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31页  定价:48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不知不觉,学生们背起书包,已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度过两个月的时间了。此时,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能有一本励志读物帮助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简朴的真理。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具进行操作,旨在促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变被动的学为积极主动的学、富于创新的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探究知识,推动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下面,简要阐述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利用学具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具棒是低、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这一板块内容以分散渗透的方式进行编排,在四、五年级教材中共安排了四个教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探寻数、式、形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着眼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尝试,探寻“找规律”板块中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力争使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收获和更大的发展。  一、由表及里——用表述让规律更明晰  学生只有真正弄懂规律的
在课堂教学从热闹花哨回归真实自然之后,“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这里的“教什么”就是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过程,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案例: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小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中教师频繁地强调“小数点对齐”,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
[摘 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思考如何进行总结:一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总结 丰富 经验 提升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9  总结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
纪录片《潮生》,首度将镜头对准内容生产者,记录了内容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思考。在“互联网 ”时代下,内容创作正在成为一项成熟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演变成为内容行业而存在。  而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发生巨大改变,造成了内容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好的内容得不到传播,而那些博人眼球的低劣之作却能迅速占据大众视野,这使得不少优质内容创作者在转型路上不断受挫,进退维谷。  对于大多数内容创作者而言,一方面,互联
[摘 要]数学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便捷的操作形式、有效的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改进了教与学。新媒体不能代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与新媒体的有机整合点,并合理运用。  [关键词]新媒体 七巧板 合理运用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预学后教”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预学单,通过对预学单的整理、分析掌握学情,再以学定教,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 面积 预学后教 细心解读 提升能力 掌握学情 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31  “预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