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诗魅力,探究教学模式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小学教师应该怎样进行古诗教学,形成怎样的教学模式,值得探索研究。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教学模式
  正文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枝奇葩,它装点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辉煌历史,古诗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新大纲还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让学生去感受古诗中的包罗万象,家国荣辱,玄思哲理,山水田园,人伦情义……
  为了让古诗的教学内容变得丰满,教学过程变得精彩有趣,我们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几个环节:一、解诗题,知背景;二、读诗文,明大意;三、细品味,解诗情;四、展想象,悟诗境;五、多朗读,成背诵;六、重迁移,巧运用。
  一、解诗题,知背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的题目也是如此。一般我们先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就知道了诗文的大体内容。理解古诗的题目,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题目按词语划分,弄懂每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把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诗题的意思。如《望庐山瀑布》,其题目可划分为“望”“庐山”“瀑布”三个词语,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李白在庐山看瀑布”,很明显这是一首写景诗。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其作诗时的特殊心情,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还要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做好铺垫。例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这首诗,学生通过了解他生活的年代背景,知道他一生爱国,一生戎马,就能真正明白他为何“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也能被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二、读诗文,明大意
  朗读是我们理解古诗内容的最好途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了解古诗大意;细读,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为了提高诵读效益,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听读、范读、领读,也可以齐读。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画出节奏,做到停顿正确。每教习一首新学习的古诗词,都先让学生自己读读,感觉出它的停顿应该在哪,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节奏再加上古诗本身原有的那些押韵,反复地读,让这些节奏感极强的诗词,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原有的音乐境界,促使他们对古诗词阅读感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大概意思。
  三、细品味,解诗情
  1.查工具书:对于古诗中的名词术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但是要注意查出的解释到了古诗句中有时不一定适合,甚至还会弄巧成拙,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去评判了。
  2.联系背景或插图:一看诗词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和境遇,再看诗词所写的物和景,如雪雨月,落叶流水大雁之类的,一般有固定的含义,将他们和景连起来组成意境,比如秋夜落雨之类的,再联系作者的境遇和内心的思想,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就可以理解古詩词的思想感情了。
  3.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词句字面义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一些词语在古诗中出现时,前面或后面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他们读,边读边思考,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及诗句。
  4.看注释: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三至六年级的古诗词进行了注释,共有149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解释地名的,注释古今异义的,有介绍词牌名称的,有注释古代物品名称的,也有描写事物样子的注释,也有和现代不同的语气词。我们要认真思考教材给予的一切资源,精心细读注释,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展想象,悟诗境
  (1)借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如何描写景物,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把诗句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在联想中再现作品的形象,才能悟诗境。
  (2)借曲。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创造条件。在教学中,用歌曲、音乐引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听乐曲,便置身于其中,犹如身临其境,这时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为学好古诗创设了一个艺术氛围。
  (3)借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往往诗情画意是融为一体的,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把诗和画结合起来,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的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用画的形式把诗意融于画面。
  五、多朗读,成背诵
  古诗文背诵讲究方法与技巧:1.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记住一首,就先要弄懂诗中每一句的含意,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反复地读,印象就深了。2.形象背诵法。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3.专注背诵法。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记忆的关键,可以限定时间,规定数量,按慢读——快读——特快的程序,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深刻,记忆效果就好。4.抓头字背诵法。背诵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本来记得很熟的诗,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或词),就会很快地接上。这说明每句诗的领头字,都具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5.接力式背诵法。在背诵古诗时,用接力竞赛的形式,几个同学在一起,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并不断轮换次序,学生也就会在兴味盎然的游戏中熟记古诗。
  六、重迁移,巧运用
  1.复习归类。学完古诗,要“趁热打铁”以“吟诗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同作者、同主题或同类型的古诗,加强对古诗的积累进行系统的梳理,融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提供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2.拓展延伸。古诗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新课结束后,引出一首写法类似的课外古诗,让学生自学感悟,检查“得之以渔”的情况,拓展型延伸。
  3.整合创造。古诗具有意境美、节奏美、韵律美等特点,如果将其与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结合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可以把诗配画、诗配舞、诗配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
  4.自主作业。作业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老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古诗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因为“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让我们引领着孩子们在本真的课堂里,直面文本、直面语言,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在诗词的国度中感其声韵,观其色彩,从而悟其真谛。
  参考文献
  【1】周琦玮. 品读诗词体悟人生——古典诗词的情境教学尝试[J]. 语文学刊(教育版), 2006(22):73-75.
  【2】赵春霞. “形式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诗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D].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初中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误区,以预习历史课本为例,试从预习时机把握、预习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两方面阐述如何有效预习。  关键词:有效预习、历史课堂、学习习惯  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一书中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即“预、预先”,指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谋虑,准备了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这个道理
期刊
众所周知,在语文考试中越来越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过,很多同学还没有养成自觉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缺乏阅读和写作的自信心。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不爱读书、没有阅读方法的现状,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指导阅读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从培养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营造阅读氛围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课外 阅读 能力 策略  正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新高考中愈渐凸显。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但当前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不高。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
期刊
摘要:调皮生不管是学习还是纪律都很是让人操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  们教师的职责,如何抓好对调皮生的教育工作,本人以德育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待和转化调皮学生的措施和方法,实现调皮生变为乖孩子这一目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调皮学生 养成教育  提起调皮生,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在每个班级中,几乎都存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他们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总是吵吵闹闹、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众多要求,强调了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理使用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成效,使今后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课堂气氛;口语训练;文章理解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學方法,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许多有效应用。从一方面来看,生动形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对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开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在平常与学生沟通以及黔南州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优质课的评比过程中发现:黔南州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不容乐观。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的开展情况,接着对黔南州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现状进行了举例论证、同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迫切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提出了黔南州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研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师生关系的改变,班主任的角色由原来的权威者变成了学生的辅导者。运用良好的管理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使其更好的进行学习成为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班级是由众多学生个体组成的大集体,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也要注重班级整体的发展。班主任优化管理的有效策略包括:加强课下师生互动,制定有效合理班规,树立班级榜样人物和严格执行奖惩机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加强
期刊
摘要: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取值范围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又是高考的重点,还是学生的失分点.圆锥圆线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般是以直线或圆锥曲线作为背景,以函数和不等式等知识作为工具,具有较强的綜合性;这类问题的解决对于解题者有着相当的能力要求,其解法灵活多样,本文将用实例来探究这类问题的解法。  关键词:问题探究;最值;取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而有关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又因综合性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其将来能独立面对世界打好基础。本文主要从树立新型的教学观,练就必要的基本技能;抓住课堂主渠道,体现文道统一,促进学生兴趣及能力的提高;看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搞好“作文起步”教学三方面出发略
期刊
摘要:不经意间自己从教20余年,这些年来对英语教学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小的经验总结。首先是对教材的使用上,个人认为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可以结合实际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