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转变”落实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政治课“课堂形式”的转变
  高中政治课课堂形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原因是我国培育学生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双基”目标、“三维”目标转变成为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素养”培育它不同于“知识”传授,课堂形式将要对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化了的班级授课制进行彻底挑战。
  1.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讲授教学,要真正让课堂“翻转”起来,实现“先学后教”。就像桑新民教授的“太极学堂”一样,课堂变学堂,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学,师生互补,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老师教和学生学双向提升的过程,是对传统课堂的一次革命。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高中政治课课堂学习,学生要坚决改掉一味聆听的习惯,更多的是积极主动参与,变“教”为“学”,把课堂“教学”变成课堂“学教”,先学后教。目前的导学案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最新的活动型课堂模式都彰显着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新课堂教学。
  二、高中政治课“课堂内容”的转变
  新一轮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将由原来的4本必修,改为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内容的变化,必将引起课堂教学形式、方式的改变。新一轮高中政治课课堂注重“活动即实践”“过程即学习”这种学习目标的培育,把“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往目标的路径,而不只是“内容”和“结果”,充分体现以“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
  建议新一轮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设计中,尽量做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让“活动型”课程的塑造,能够成为这次课程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在推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起到学科的独到优势。
  三、高中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对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经过甘肃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研究》和本次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在大量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认为,新一轮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现实教师角色的大转变。
  1.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向“引导者”
  新课程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做到关键时候能唤醒、激活学生内在的潜质;碰撞、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捕捉、挖潜学生学习的灵感。巧设问题和情景,要引在关键处、导在症结处。
  2.教师要从“传话者”转向“对话者”
  政治新课程强调问题、情景、活动,知识的结论不是预定的,而是靠“对话”生成。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对话”式教学,生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高中政治课“学生角色”的转变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目前教育环境下,亟待解决的一是教师问题,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发展、成绩的好坏当做自己晋升的法宝,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学习方式,从主观上做到课堂角色的大转变。
  1.学生要从“被动者”转向“探究者”
  传统意义上学生的政治课堂学习是通过教师的说教、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识记、理解,称为“被动型”学习。新一轮高中政治课堂要求学生主动探究、生成和创新。课堂以问题驱动,任务探究为主线,将学生转化成为发现式学习的“探究型”学生。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来学习,“问题”成为课堂的主线。
  2.学生要从“客人”转向“主人”
  现代性课堂要发生的“革命”,就是要学生从“客人”转向“主人”。尤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有能力选择和甄别他自己想要什么?课堂就是学生的,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快乐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作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同路人、合作者、指导者。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课堂除了要实现以上这“四大转变”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才能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承载的主体。
  一是学生要有“问题”意识。探寻未知、发现新事物是每个人的兴趣和问求的需要,自古至今都这样。因此,从小引导、培养和保护孩子爱问问题的意识,促进孩子探究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新的高中政治课堂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问题”意识。
  二是学生要有“个性”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和中国培育人才的方向都在于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让学生形成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仰、思想、尊严和担当意识,就必须要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学生有了个性意识,才能主动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是学生要有“性别”意识。恢复高考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教育长期处于性别意识淡化和缺失的状态。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占绝大多数,现在的学生明显存在女孩普遍个性强势,成绩优秀,但少东方女性的温柔贤惠;男性学生多数成绩平平,上进心缺失,没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性格腼腆,个性不够突出,没有了“争强好胜”的性别特点。因此,高中学生是青年的一代,應该具有社会分工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性别意识。
  四是学生要有“学习”意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主动学习的意识,选择学习的能力,高中学生“走班制”“选课制”,甚至每人会有一张不同于他人的课表,这客观上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互联网平台、微课等,将“以学为中心”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具有学习的意识。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可见,物理学科教师应树立把科学探究作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创建合理的科学探究平台,以期达到更有效地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上
期刊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方面:老师讲解内容太多,过分强调生词、语法的重要性,从而破坏了阅读的整体性;阅读活动狭窄,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训练单调,缺乏了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2)学生方面: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阅读效率低,阅读的效率主要指学生对阅读文章理解的正确率与理解的速度。在实际教学中,却频繁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
期刊
空闲之余与同事交流时,很多同事都这样认为:“语文课比较有情趣,数学课枯燥乏味。”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上,主要以传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重讲轻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学习被动,对数学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弊端,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与生活素材相结合,精心设计与组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把数学教学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是学生需求的、感兴趣的、喜欢参与的活动,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变得
期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以说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既是一种广泛的方式,也是可具体、细致的方式。这是广大教育者熟知的话语,但是当我们将之放在教学中,该如何授之学生以鱼并且授之学生以渔,而当前在采取此种方式进行教学时,还要符合当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应当是引起教育者们重视的问题。  一、何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可解一生之需。”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习题课《串联电路的动态变化》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提问、思维启迪、提炼方法、举一反三等微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效率 触类旁通 学习能力  时间是有限的,题海却是无垠的。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于是莘莘学子们“被”要求挤出时间跳入题海大战。学生们反反复复地做,教师们周而复始地讲,一道题目做过讲过无数遍,仍有学生
期刊
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全情参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是体育锻炼作用于学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是现状表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并不那么积极,有几点原因:一是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没有关注到个体差异以及班级学情,比如在讲授与篮球、足球相关知识的时候,女生的学习兴趣明显要低于男生,对球类的关注度也是很低;二是体育课堂缺乏有趣性和新鲜感,学生对于老师讲学生学的学习模式已经麻木了,很多
期刊
一日,我问学生:你们喜欢数学课呢还是语文课?有的学生说数学课,有的学生说语文课。我又问为什么。他们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可是六年级的学生,竟然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其实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他们只习惯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最不擅长的就是回答“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善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更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很聪明,解题能力非常强,但却不能说请分析过程。好的数学课,好的数学老师,是应该非常注意这一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地采用“类比”教學方法,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类比法 物理教学  初中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在学习和运用新知的过程当中,教师合理引导学生使用类比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既有知识,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构建条理性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联系旧知,巧用类比法进行
期刊
一、点拨教学的思想核心  《论语·子罕》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讲的是有步骤地进行教导。”“诱导”是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教导;点拨则是指点、拨窍的意思,它是在有步骤的教学过程中随时给予指点和启发。点拨教学,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期刊
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的碳二维纳米材料,它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二维蜂窝状点阵结构,碳原子的排列与石墨原子层排列相同。地球上不缺少石墨材料,为制备石墨烯材料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目前常用的石墨烯只要由两大类方法制备,一种是将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烯,再通过化学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另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或某些操作将石墨直接转化为石墨烯。在本文主要研究第一种方法中的绿色还原方法。本文中的石墨烯都是由氧化石
期刊